近期,国家电网用电负荷表现格外引人关注。自 8 月 4 日至 6 日,国家电网经营区用电负荷连续三天刷新历史纪录,最高达 12.33 亿千瓦,相较于去年 11.80 亿千瓦的极值,增长了 5300 万千瓦。和众汇富认为这一数据背后,反映出的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下电力需求的强劲增长,其对经济、产业以及资本市场的影响值得深入探究。
入夏以来,全国用电负荷已 4 次创新高,国家电网用电负荷则 5 次刷新纪录。不仅如此,华北、华东、华中、东北、西北、西南等 6 个区域电网负荷累计 16 次创新高,天津、冀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 17 个省级电网负荷更是高达 50 次创新高。和众汇富认为这一系列数字直观地展现了电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从原因上看,极端高温天气无疑是首要因素。全国多地持续的高温酷热,甚至部分地区气温突破 40 ℃," 桑拿天 " 频现,使得商业与居民空调用电负荷急剧攀升,在总用电负荷中的占比高达 48%。以 7 月的上海为例,当日空调用电量相当于三峡电站满负荷发电 4 小时,可见高温天气对电力需求的巨大拉动作用。
产业复苏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极大地刺激了电力需求。和众汇富观察发现,新能源汽车领域,像比亚迪、宁德时代的扩产计划,以及光伏组件行业中隆基、晶科等新基地的投产,都使得高载能产业用电同比增长 12.3%。与此同时,AI 算力中心的用电需求也在持续上扬,北京亦庄、上海临港等园区,单体负荷已超过 100 万千瓦,较 2024 年实现翻倍增长。这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复苏共同发力,成为电力需求增长的重要引擎。
面对如此强劲的用电需求,国家电网积极作为。一方面,充分发挥特高压大电网的资源调配与余缺互补优势,跨区跨省输电电力最高达 2.25 亿千瓦,有力保障了全网及重点区域的电力稳定供应。另一方面,在用电侧通过智能化管理与柔性调节技术,尤其是电力负荷辨识技术,精准掌握用电结构与实时负荷分布,辅助预测尖峰负荷与时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力系统在极端负荷下的响应与运行能力。
从财经视角来看,电力负荷的大幅增长对相关行业与资本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发电企业受益于电力需求增长,营收有望提升。煤炭等上游能源行业,由于火电在当前电力供应结构中仍占较大比重,也将迎来需求增长,带动煤炭价格与企业利润上升。对于电网企业,虽然面临供电压力,但长期来看,为满足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改造的投入将增加,相关设备制造企业将迎来业务增长机会。
在资本市场上,电力及相关板块的表现也较为突出。近期电力板块股票价格有所上扬,部分发电、电网设备制造企业的市值增长明显。投资者对这些企业的未来业绩预期因电力需求增长而提升,资金流入该板块的趋势较为明显。
展望未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电力需求仍将保持高位增长态势。和众汇富认为尽管本周后续受降雨降温影响,国家电网经营区负荷有望阶段性回落,但长期的电力供需平衡仍面临挑战。一方面,需要持续加大发电装机容量的投入,优化电源结构,提升清洁能源发电占比,以实现可持续的电力供应。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电网智能化建设,提升电力需求侧管理水平,通过价格杠杆等手段引导合理用电,也是保障电力稳定供应的重要举措。对于投资者而言,密切关注电力行业及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动态,把握其中的投资机会,同时注意防范因政策变动、能源价格波动等带来的风险,将有助于在这一充满变化的领域中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