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08-09
境内“黄金+”产品征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今年以来,黄金价格累计涨幅突破 27%,带火了 " 黄金 +" 理财产品。

Wind(万得)数据显示,截至 8 月 7 日,挂钩贵金属指数的华夏理财天工日开 8 号产品年内收益率达 31.38%,引发市场关注。

随着固收类资产收益率下行与权益类资产波动加大,越来越多境内资管机构开始加快 " 黄金 +" 产品的研发步伐,作为获取稳健回报的新来源。

招银理财总裁助理董倩此前表示,招银理财充分借助多资产多策略工具,构建 " 黄金 +" 等方面的含权策略体系,力争为投资者获取稳健投资回报。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 CEO 王立新表示,所谓 " 黄金 +" 投资产品或配置策略,主要是在资产配置策略里,黄金配置比例超过 5% 的理财产品或投资策略。当前,境内银行理财市场与 FOF(基金中的基金)产品领域均已出现 " 黄金 +" 产品,多数产品的黄金配置比例在 5% — 10%,也有个别产品的黄金配置比例达到 30%。

经济观察报记者注意到,境内保险资管机构对 " 黄金 +" 的配置比例甚至超过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一家保险资管机构发行的黄金驱动私募产品将上海黄金交易所 Au9999 为标的的黄金投资产品纳入业绩基准,占比达到 30%,令其黄金 ETF 的投资比例上限可达到 50%。此外,随着保险投资黄金试点政策的放开,保险资管机构探索发行 " 黄金 +" 产品的步伐也在加速。

相比欧美资管机构将 " 黄金 +" 纳入多资产投资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 " 黄金 +" 产品征途仍处于起步阶段。究其原因,是境内理财产品管理人与基金经理对 " 黄金 +" 的认知,与欧美同行存在差异。

具体而言,欧美资管机构普遍将 " 黄金 +" 配置策略作为应对极端状况下股债市场剧烈波动、对冲国际地缘政治风险与汇率风险的重要工具。然而,当前国内一些理财产品管理人与基金经理侧重将黄金纳入大宗商品投资范畴与抗通胀投资工具,导致他们尚未充分将黄金视为具备长期投资战略性的底仓资产,而更多以一种博取超额回报的战术性投资工具看待。

一家保险资管机构的投资部负责人胡君表示,要让更多理财产品管理人与基金经理重视 " 黄金 +" 的配置价值,仍需加强业界沟通,让他们了解到在固收类资产收益率下行与权益类资产波动加大的情况下,黄金在对冲股债波动风险与博取长期稳健回报方面的独特作用。

" 黄金 +" 的多重价值

近年来," 黄金 +" 已成为全球资管机构优化资产配置策略的重要工具。

除了众多国家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之外,全球大型资管机构也在加大 " 黄金 +" 的配置力度,比如日本日兴资产旗下多资产资管产品、桥水基金管理的全天候策略 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基金分别将黄金配置比例提升至 19.8%、14%、28.8%。

但是,不同于全球央行通过增持实物黄金以提高黄金储备规模,全球大型资管机构青睐高流动性的黄金 ETF,作为落实 " 黄金 +" 配置策略的主要方式。

一位长期配置 " 黄金 +" 策略的华尔街多策略基金经理张刚向记者透露,全球大型资管机构之所以热衷加码 " 黄金 +" 配置策略,主要基于四大因素考虑:一是对冲欧美股债市场波动风险,因为在极端情况下(比如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来临),黄金与欧美股债价格波动存在较高的负相关性,能起到较高的避险及资产保值作用;二是有效抵御汇率贬值风险,通常情况下,黄金价格与本国货币汇率波动也存在负相关性,即本国货币汇率贬值期间,以这个国家货币计价的黄金价格反而上涨;三是对冲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四是对冲通胀风险。因此,全球大型资管机构日益将 " 黄金 +" 配置策略作为重要的 " 宏观对冲 " 与 " 货币对冲 " 工具,按照不可或缺的一项底仓资产进行长期配置。

去年以来,黄金价格持续上涨,也给全球大型资管机构的 " 黄金 +" 配置策略带来了可观的超额回报。

过去一年," 黄金 +" 配置策略成为日本日兴资产旗下多资产资管产品的重要收益来源。其 19.8% 的黄金持仓实现了 4.84% 的产品收益率,高于全球股票(持仓比例 13.8%,收益贡献为 0.38%)与全球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持仓比例 10.6%,收益贡献为 0.03%)。

记者多方了解到,全球大型资管机构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现象:一是无论是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期间,还是 2020 年疫情发生期间,黄金的业绩表现远远好于美国 50/50 股债均衡投资组合,表明黄金在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来临时的资产保值效应更高;二是自 2009 年以来,黄金长期年化收益率约 8%,加之近年全球央行增持黄金储备导致黄金年化收益中枢 " 水涨船高 ",令长期持有黄金策略的实际回报不亚于某些高评级债券等资产。

张刚告诉记者,以往多数欧美宏观策略与多策略对冲基金的黄金配置比例约在 10%。随着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升级与全球贸易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不少华尔街投资基金计划将黄金配置策略提升至 15% — 20%,加大 " 黄金 +" 策略的底仓配置规模。

近日,瑞银发布的《2025 年全球家族办公室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计划增加对黄金 / 贵金属配置的家族办公室比例达到 21%,高于 2021 年— 2024 年的 10% — 16%。在亚太地区以及中东的家族办公室中,计划增加黄金 / 贵金属配置的占比为 33%,这一比例高于其他地区。

张刚认为,这将驱动全球大型资管机构持续加大研发 " 黄金 +" 产品与加码 " 黄金 +" 配置策略的步伐,迎合全球富豪最新的资产配置偏好。

境内 " 黄金 +" 蹒跚起步

相比 " 黄金 +" 配置策略在欧美金融市场风生水起,境内 " 黄金 +" 产品征途仍处于起步阶段。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6 月底,境内 " 黄金 +" 产品与配置黄金的 FOF 产品的总计数量超过 250 个,在理财产品及 FOF 整体市场仍显得相当 " 渺小 "。

一位理财子公司产品部负责人朱海向记者透露,受固收类资产收益率的下行与权益类资产波动加大的影响,他所在的理财子公司已计划将黄金纳入 " 固收 +" 产品增强收益部分的投资范畴。

但是,黄金投资策略能否落地与黄金投资占比能否超过 5%,一方面取决于民众对 " 黄金 +" 产品的投资兴趣是否强烈,另一方面也会参考当前黄金价格波动趋势,以及黄金价格波动对理财产品收益率与净值波动幅度的具体影响。" 若投研部认为未来一段时间黄金价格波动剧烈,我们可能暂缓黄金配置步伐,反之若投研部认为未来黄金价格将迎来新一轮牛市行情,我们不但落实黄金配置策略,还会将黄金配置比例调高至 10%。" 朱海告诉记者。

这背后是理财子公司仍倾向将 " 黄金 +" 策略视为博取超额回报的短期战术性投资工具,而不是值得长期投资持有的资产战略性配置底仓。

胡君向记者分析,保险资管发行的私募产品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后者更看重长期稳健投资回报、产品净值低波动、不同投资资产之间的低相关性。加大 " 黄金 +" 配置比例,可以帮助保险资管私募产品达到这些多重目标。

胡君直言,境内不少理财产品管理人与基金经理仍将黄金纳入大宗商品投资范畴或抗通胀投资品种,对黄金在对冲股债波动风险与货币贬值风险中的作用缺乏全面了解;二是当前境内众多银行理财产品的存续期较短,也令相关理财产品管理人难以将 " 黄金 +" 纳入长期持有的底仓投资品种。

胡君认为,要解决这些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一是通过业界沟通,改变部分基金经理与理财产品管理人对 " 持有黄金资产不产生利息 " 的错误认识。事实是过去 10 年里,境内黄金的年化收益率达到 13.6%,高于 10 年期国债(4.4%);二是引导更多基金经理与理财产品管理人关注黄金与境内股债市场波动的低相关性,可以有效分散资产配置风险以降低产品净值波动幅度;三是研发长期限理财产品,从而给理财产品管理人将黄金纳入长期持有的底层资产创造良好条件。

记者获悉,世界黄金协会正与众多境内资管机构加强沟通,助力后者全面了解 " 黄金 +" 策略在应对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及股债市场剧烈波动、抵御汇率贬值风险、减少产品净值回撤与获取长期稳健回报方面的作用。

王立新表示,当前,全球资本体系面临深层重估,全球资管机构的 " 收益优先 " 配置逻辑正在向 " 确定性优先 " 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黄金的独特属性正重新获得重视——它不依赖现金流、不受主权信用影响,也不绑定特定经济周期,收益稳定性与避险特点令其在不同策略资产组合里发挥日益重要的 " 压舱石 " 作用。

在王立新看来," 黄金 +" 配置策略的结构性优势,还在于它助力资管机构从博弈思维转向长期配置。与短期价格博弈相比," 黄金 +" 的价值在于通过黄金的收益稳定性,提升投资组合的整体韧性与抗风险能力。尤其在当前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环境下,黄金能有效对冲权益资产波动性,成为资产配置穿越周期的关键因子。因此," 黄金 +" 的长期战略配置价值正在凸显。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黄金 理财产品 理财 收益率 征途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