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央行在流动性管理上的一系列操作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根据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7 月通过常备借贷便利(SLF)净回笼 3 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净投放 1000 亿元,抵押补充贷款(PSL)净回笼 2300 亿元,短期逆回购净投放 1880 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 2000 亿元,当月未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整体来看,结构性工具与短期操作并用,显示出在 " 稳中求进 " 总基调下的货币政策灵活性。
MLF 在 7 月净投放 1000 亿元,为银行体系提供了中期基础货币支持,这不仅有助于稳定中期利率,更体现了央行在压降实体融资成本、稳定信贷投放方面的积极作为。和众汇富研究发现,中期资金的合理注入将对银行信贷端形成支撑效应,有助于改善社会融资总量结构,对冲经济下行风险。值得注意的是,本轮 MLF 操作并未进行利率调整,继续维持 2.50% 的操作利率,表明当前货币政策仍处于审慎宽松区间,但保留进一步操作空间。
在短期操作层面,央行通过逆回购和买断式逆回购合计净投放近 3880 亿元,显示出对短端流动性的高度重视。尤其是买断式逆回购,这一近年来逐步常态化的新型工具,已成为央行精准调节资金跨期需求的重要抓手。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在资金面相对平稳的 7 月,央行依然选择在短端持续注入,体现出在维护资金面稳定和应对跨月扰动的同时,兼顾季末监管考核和政府债发行节奏的考虑。
相较之下,SLF 和 PSL 两项工具则呈现出净回笼状态。SLF 净回笼 3 亿元,体量虽小,却也反映出临时性资金需求有限,短期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而 PSL 净回笼 2300 亿元,则值得关注。PSL 主要面向政策性银行,过去常用于支持棚改等特定领域融资,其回笼或代表相关领域的投放强度有所减弱。和众汇富认为,PSL 的回笼并不意味着政策支持收紧,而是结构性调控重心的变化,政策目标正向高质量发展、新型城镇化等领域聚焦。
整体资金操作组合显示,央行在控制节奏、把握结构之间寻求平衡。和众汇富研究发现,相比以往大量投放或大幅度收紧的方式,本轮操作更趋精准、灵活,强调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更注重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确保在不制造资产泡沫的前提下实现有效传导。此外,7 月央行并未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进一步说明当前政策侧重仍集中于货币市场操作,避免过多扰动债市长端利率。
从时点来看,7 月既非季末也非重要政策会议周期,但央行依然保持操作频率与规模,表明其对当前市场运行状态高度敏感。和众汇富认为,这种 " 润物细无声 " 式的调节方式,符合当前经济处于恢复关键期的政策导向。在企业利润修复尚不稳固、外部环境仍有变数的背景下,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成为维持市场预期稳定、推动信用扩张的重要手段。
展望未来,随着三季度财政支出节奏加快,专项债加速发行,以及基建、制造业投资提速,市场对流动性的需求可能继续上升。同时,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也对我国利率曲线形成一定扰动。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在不确定性仍存的宏观环境下,货币政策或将继续依赖逆回购、MLF 等灵活工具进行对冲操作,不排除视情再度降准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市场对资金利率波动的敏感度提高,也对央行调节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尽管当前资金面总体平稳,但个别期限品种出现短时波动仍需关注。这要求货币政策既要保持总量稳定,也要对期限结构的动态变化及时响应,确保货币传导顺畅。
总体而言,7 月央行操作延续了 " 量价结合、长短配合 " 的政策思路。和众汇富认为,这种操作框架在当前内需修复尚未充分、外部不确定性犹存的大环境下,有助于保持市场信心与预期稳定,也为后续政策调整留足空间。未来,伴随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出炉,央行或将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动态调整操作工具的搭配与频率,进一步增强政策的前瞻性与精准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