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留意过声音对于提升品牌体验的重要性?声音具有独特的能力,能够触发情感、加深与消费者的联结,并在运用得当时,精准唤起品牌的独特 " 风味 "。而它往往是品牌建设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之一。对于食品品牌而言,声音是打造难忘时刻、强化品牌身份的重要工具。正如麦当劳的 "balabababa I'm loving it" 让消费者用欢乐的旋律记住了品牌。这次,我们将一同探索音乐、声音与风味的交汇点,探讨品牌如何利用声音提升消费者参与度,并塑造更具影响力的品牌形象。
Sille Wagensveld,全球商业总监,MassiveMusic
内容来源:2025 年 5 月 8 日,来自 MassiveMusic 的全球商业总监 Sille Wagensveld 于 FBIF2025 包装创新分论坛进行了题为《" 声 " 入人心:品牌如何用声音传递美味信号》的演讲。
分享嘉宾
Sille Wagensveld,全球商业总监,MassiveMusic
开场介绍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邀请我来到这里。能在现场与大家分享,是一件令人非常高兴的事。我叫 Sille Wagensveld,目前担任全球音乐机构 MassiveMusic 的全球业务总监,总部位于阿姆斯特丹。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个品牌打造中经常被忽略、但却无比重要的主题:声音的力量。我会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享:MassiveMusic 的工作使命与我们为什么做这件事;声音与音乐在食品与饮料品牌中的情感力量与商业价值。如果时间允许,我也非常乐意回答大家的问题。
图片来源:MassiveMusic 分享资料
我们 MassiveMusic 已经在这个领域深耕了近 25 年,曾为喜力、可口可乐、Nutella 等全球品牌创作过广告音乐、声音标识、以及完整的品牌声音战略。
声音的力量
接下来我想深入一点。我们今天已经听到了关于字体和视觉设计的精彩分享。我知道在座的很多人都在和品牌打交道——无论你是品牌主方、设计机构,还是设计师。所以我要问一个问题:你知道你的品牌听起来是什么样的吗?如果我问你,品牌的主色是什么?字体用的是哪一款?Logo 长什么样?我相信你们大多数人都能立刻回答。但如果我问:你知道品牌的 " 声音 " 吗?你还能立刻答上来吗?这就引出了一个关键观点:我们可以闭上眼睛,但我们没法关掉耳朵。那么,当你的眼睛闭上时,你的品牌是否就 " 消失 " 了?如果没有,那就说明它还在你脑中,那正是我们想要的状态。
(一)品牌的声音标识
在全球前 100 名品牌中,只有 27% 配有 " 品牌声音 logo",但所有品牌都有视觉 logo。这说明,大部分品牌在声音识别方面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而且我们此时讨论的仅仅是 " 全球百强 "。或许你已经知道,现代人每天要处理的信息量大约为 74GB ——主要来自手机、电脑、广告牌等,这些几乎全部都是视觉输入。换句话说,这相当于每天看 16 部电影,或者刷 TikTok 将近 200 小时。我们的大脑每天都在高速处理这些信息。
MassiveMusic 为 TikTok 打造品牌声音已经是一年多以前的事了。现在你会发现,很多 TikTok 的品牌资产,结尾都用了这个声音。下面我想简单分享一下我们是如何设计这个声音的。一开始,它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音效。我们对它的音高做了一些调整,节奏上也收紧了一点。然后加入一个关键的变化——也就是 " 酷感 ",一个具有辨识度和专属性的音符。这正是让它变得 " 品牌化 " 的关键。就像大家都熟悉的麦当劳品牌声音:"ba da ba ba baa"。现在,TikTok 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声音,并已经变得非常具有辨识度。
(二)声音标识的重要性
这件事很重要,因为正如屏幕上显示的,如今很多品牌都在追求 " 简洁 "。但 " 简洁 " 也带来一个副作用:越来越多的 logo 看起来开始 " 长得一样 "。视觉上的区分度在被逐渐削弱。所以今天我们面临几个挑战:
第一,如何保持 " 第一印象 "?
第二,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如何脱颖而出?尤其当每个行业都被同质化品牌填满时。
第三,如何与用户建立真正的 " 情感连接 "?
这正是音乐和声音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我称之为品牌的 " 超能力 "。
(三)声音的四大 " 超能力 "
1. 声音唤起记忆
第一个 " 超能力 " 就是:声音能唤起记忆。这是有心理学依据的。音乐会影响我们对情绪的感知——听欢快的歌会让人开心,听忧伤的旋律则可能令人落泪。这是因为声音在我们大脑中记忆存储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声音和记忆,是在大脑中同一个区域被处理的。这意味着,声音能快速激活人的记忆回路。
我现在会放几段声音。我们刚刚听到的,有诺基亚的铃声、《狮子王》的配乐、《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旋律……有趣的是,这些声音都已经有 20 多年历史了。但我们依然可以在一秒内立刻识别、回忆出相关画面与情绪。这正是 " 声音记忆力 " 的威力。
这也让我引用一项研究:益普索曾经对品牌资产进行过调查。发现虽然 "Logo" 依然是最常使用的品牌识别方式,但它对 " 品牌注意力 " 的影响,其实远远不如 " 声音 "。可惜的是," 声音 " 仍然在品牌传播中被严重低估和忽视。换句话说:使用频率低≠影响力弱真正的结论是:品牌如果将音乐与视觉、故事、品牌身份融合得好,记忆度将提升 96%。这个数字非常可观。
2. 声音改变认知
接下来说说声音的第二个 " 超能力 " ——它可以改变感知。音乐是一种全球共通的语言。无论你身在世界哪一角,音乐所传达的情绪信号,大多数人都能听懂。有一项研究非常有趣,它找了一群完全没有接触过电视、广播、甚至任何 " 西方音乐 " 的原始部落居民做实验。结果发现,即使他们从未听过这些音乐,依然能准确分辨出哪段音乐是快乐的,哪段是悲伤的。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每个人天生都能听懂音乐传递的情绪。这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共通语言。对品牌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被利用的机会。从技术角度讲,声音只是穿过空气的压力波动,以 " 频率 " 进行测量。但从人类感知层面,它远远不止于此。声音是一种 " 连接人与世界的方式 "。当我们听到音乐时,大脑中控制情绪的区域会被激活,耳朵把信息传递到大脑,情绪的 " 魔法 " 就开始发生了。所以对品牌来说,你选择什么样的声音来进行传播,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要 " 始终如一地使用这种声音 ",这样才能建立 " 熟悉感 " 和 " 情感链接 "。
3. 声音传递信息
现在,我再介绍声音的另一个 " 超能力 " ——它可以传递信息。人脑对声音的信息处理是极其快速而且潜意识层面的。
举几个例子:当你走在森林中,踩到一片干树叶时,哪怕没低头看,你也知道自己踩的是什么。你听到婴儿哭声时,立刻会被触动,脑海中下意识就知道 " 需要采取行动 "。玻璃掉在地上碎裂的声音,你一听就知道是玻璃,根本不需要去看。这些都是 " 我们大脑在听觉层面处理信息的速度 " 的体现,而且都是无意识完成的。
我们的大脑处理 " 音乐信息 " 的速度比视觉信息快了 17%。我来举个简单例子:你手机支付时的提示音。我们很多人支付的时候,其实根本不会去看屏幕是否支付成功——我们只等那个熟悉的 " 滴 " 声。一听到,就知道交易完成了。这种声音既快速、又可靠,关键是它带来一种潜意识的安全感。
再想想救护车的声音。如果一辆救护车没有警报声,它的存在感会大大减弱。正是那个刺耳的警笛,带来了紧急感、穿透力,也激发了我们的生理和情绪反应。这就是 " 声音信号 " 的力量。我想用一个小测试来验证这个原理。我会播放两段声音片段,一段是冷水倒入杯子的声音,一段是热水倒入杯子的声音。你们听完之后猜一下哪个是哪个。先听第一段。你觉得这是冷水的,请举手。觉得是热水的,请举手。现在听第二段。这是冷水,还是热水?根据你们的反应,我发现第二段没什么人举手说是热水。这个测试说明了什么?仅仅靠 " 听觉 ",我们就能判断出水的温度。这说明我们的听觉系统对世界的感知有多么敏锐。
4. 声音影响行为
最后,我们来到声音的第四种超能力:影响行为。这个能力尤其令人着迷。音乐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心理,还会影响我们的生理。例如,某些特定频率的声音可以影响人的心率、呼吸频率,甚至对疼痛的感知。换句话说,声音不只是被我们 " 听见 ",它还是真实地被我们 " 感受到 "。
在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在一家超市中连续两天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第一天,他们播放的是法国音乐;第二天播放的是德国音乐。结果非常有趣:在播放法国音乐的那一天,消费者购买了更多的法国产品;而在播放德国音乐的那一天,德国商品的销量则显著提升。这就是通过音乐来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一个典型例子。你使用的音乐类型,确实会产生影响。
我们也知道,当一个品牌有意识地、战略性地使用音乐,并且长期坚持下去时,它能够显著提升品牌偏好度、忠诚度以及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有数据表明,这种策略可以使品牌在以上三个维度上实现高达 50% 的提升。50%,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声音赋能食品饮料行业
" 声音 " 作为一种品牌资产,目前仍未被充分挖掘,但它的潜力巨大。现在,我想把话题聚焦到一个具体的行业——食品与饮料行业。我们如何利用声音和音乐,去提升一个食品饮料品牌的实际体验?
Sille Wagensveld,全球商业总监,MassiveMusic
(一)声音影响生理机能
首先的问题是:音乐真的会改变人们对味道的感知吗?答案是:会的。例如,高音调的音乐会让人觉得产品更甜、更清新;而低音调的音乐则会放大产品的苦味或厚重感。还有背景音乐的音量也会影响味觉体验。比如在飞机上用餐时,由于背景噪音较大,你可能会觉得食物没那么有味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当你吃薯片时,听到那种很脆的声音——就是 " 咔哧 " 一下——那种听觉体验其实会直接影响你对薯片口感的认知。换句话说,这种声音不仅让你觉得它更脆,也影响你对产品 " 新鲜感 " 和 " 质地 " 的判断。
(二)声音影响情绪体验
第二点是声音对情绪的影响。正如我前面提到的,音乐能激活情绪,而情绪会影响我们对味道的感知。例如,我们做过这样的实验:同样一块巧克力,在听快乐音乐时,受试者会觉得它更甜。而当背景音乐变得哀伤或者阴郁时,巧克力的甜感就会下降,甚至让人觉得有些苦涩。这不仅适用于巧克力,也同样适用于葡萄酒。当背景音乐与品牌调性不一致时,会产生 " 负面迁移 ",让人觉得产品的质量变差了。
有趣的是,这些影响都发生在 " 潜意识层面 ",你并不会主动意识到这些变化。还有,如果我们在饮用香槟时播放一段电影般的配乐,这种背景音乐会让人觉得香槟更加 " 高级 "、" 奢华 "。所以,音乐不仅仅在情感上与产品产生连接,它还直接影响了消费者体验产品的方式。
(三)声音赋能品牌价值
这也引出了我想讲的下一个点:品牌感知与品牌价值。音乐会影响我们对产品 " 质量感 " 的判断。例如,在餐厅中,如果背景音乐是古典乐,那么用户可能愿意为同样一顿饭支付更高的价格。哪怕菜品没有变,仅仅是因为环境氛围被 " 调高 " 了。在葡萄酒的场景中也是一样,如果播放的是古典音乐,人们会觉得这款酒更有品质;但如果换成流行乐,甚至没有音乐,用户的评分就会下降——同样的产品,换个背景音乐,感知品质就会改变。如果品牌能够让背景音乐与品牌本身的调性完全匹配,那么不仅可以提升用户满意度,还可以增强品牌忠诚度与品牌记忆。
如果你正在吃一顿意大利餐,而背景音乐也恰好是意大利音乐,这种 " 声音与文化的匹配 " 会增强整个用餐体验的 " 真实性 "。它不仅能提升顾客满意度,还能让品牌表达更具说服力。这就是我们说的——音乐其实是一种 " 快捷方式 ",可以帮助你在用户心中快速建立 " 你是哪一类品牌 " 的印象。通过不同类型的音乐,品牌可以迅速定位自己是高端的、休闲的、时尚的,还是具有文化底蕴的。
(四)声音改变行为模式
最后我想说的是音乐对 " 行为 " 的影响。音乐可以影响人们吃多少、吃多快,甚至喝什么。比如你在一家餐厅里,如果背景音乐节奏很快,人们的进食速度也会加快;而如果音乐很慢、很放松,人们就会坐得更久、吃得更从容,甚至有可能点更多食物或饮品。音乐也会影响人们选择的产品种类。你听到什么类型的音乐,可能会下意识地选择更契合音乐情绪的产品。这些都是品牌可以去利用的机会。音乐会影响人们的决策方式、情绪联结,以及你在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中能否真正脱颖而出。至少我坚信如此。
提示:
* 本文为 FBIF 原创首发,欢迎无条件转发朋友圈。转载请在后台回复 " 转载 " 了解规则。
更多文章
/ FBIF 食品微信群 /
让专业的人聚在一起,30w+ 食品人已加入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