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08-11
NASA 好奇号探测器发现珊瑚状岩石,佐证火星以前存在液态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IT 之家 8 月 11 日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 " 好奇号 " 火星探测器近日传回了一组令人惊叹的图像,图像中显示了一个类似珊瑚的奇特物体,地点位于火星。

据 NASA 介绍,这个神秘的物体实际上是一块小型、浅色的、经风蚀作用形成的岩石。7 月 24 日," 好奇号 " 在火星的盖尔撞击坑内发现了它。从外观上看,这块岩石与地球海洋中用于构建珊瑚礁的生物形态极为相似。8 月 4 日,NASA 发布了一份声明,并附上了 " 好奇号 " 利用其远程显微成像仪拍摄的黑白照片。照片显示,这块大约 2.5 厘米宽的岩石有着复杂的分支结构。

NASA 在声明中指出:" 好奇号 " 此前已经发现过许多类似的岩石,它们是由古老的水流与数十亿年风沙侵蚀共同作用形成的。火星上的珊瑚状岩石早在数十亿年前就开始形成,当时火星上仍然存在液态水。与地球上的水一样,火星上的水也富含溶解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通过火星岩石中的微小裂缝渗透,并逐渐沉积,形成了岩石内部的固体 " 脉络 "。经过数百万年风沙的侵蚀,这些脉络形成了如今 " 好奇号 " 所拍摄到的珊瑚状物体的奇特分支。

IT 之家注意到,除了这块形似珊瑚的岩石外," 好奇号 " 还在火星上发现了其他一些形状奇特的岩石。例如,同样在 7 月 24 日发现的 " 帕波索 "(Paposo),它是一块形状奇特、直径约 5 厘米的岩石。此外,2022 年," 好奇号 " 还在盖尔撞击坑内拍摄到了一个很小的、类似花朵形状的物体。

" 好奇号 " 于 2012 年登陆火星,降落在盖尔撞击坑内。该撞击坑位于火星南半球的陨石坑区域与北半球平坦平原的交界处。此次探测任务由 NASA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主导,旨在探索火星表面,寻找其在过去是否曾具备宜居条件的迹象。

截至目前," 好奇号 " 已经在直径约 154 公里的盖尔撞击坑内行驶了大约 35 公里。由于需要频繁停下钻探岩石、收集样本以及收集数据,其行进路线曲折且速度缓慢。然而,探测器的探索已经发现了大量证据,表明火星上曾经具备生命存在的潜在条件,包括来自 37 亿年前岩石的长碳链,以及火星曾经拥有碳循环的迹象。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