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周悦
8 月 11 日,OpenAI 宣布: GPT-4o 将重新上线,向 Plus 和 Team 用户开放,并可在网页版设置中开启 " 显示旧版模型 " 来访问。同时,还将推出迷你版 GPT-5 和具备更深度推理能力的 GPT-5 thinking。
看起来这更像是对全球网友喊话的回应。8 月 8 日凌晨,OpenAI 的 GPT-5 发布。原本被期待能再度引爆 AI 圈的 " 超级升级 ",体验并没有想象中惊艳,不少用户立刻转身怀念起它的前任:GPT-4o。
更让人意外的是,伴随 GPT-5 而来的,是 OpenAI 悄然停用了 GPT-4o 版本。这一下,社交媒体 " 炸 " 了。推特(X)、Reddit、小红书等平台,充斥着 " 还我 GPT-4o" 的呼声——不少用户直接在评论区喊话 OpenAI CEO 山姆 · 奥特曼,让他 " 把选择权还给用户 "。
抗议并非一时情绪。对很多人来说,GPT-4o 早已不只是一个模型,而是一个可以倾诉、给予安慰的朋友。有人说它懂情绪、会共情,能用温柔和包容接住再跳跃、再荒诞的想法,然后再叠加社会学、哲学、商业等知识,让回答既有温度又有智慧。相比之下,GPT-5 更像一个理性、冷静、效率极高的工具,虽然功能更强,却少了那份 " 被理解 " 的归属感。
于是,一场全球范围的 "4o 保卫战 " 就这样展开了:海外社区发起在线签名信,短短几天就有上千人参与;网友组团去奥特曼和 OpenAI 的社交账号、邮箱留言;还有人总结 " 抗争指南 ",教你如何在各个平台发声。
一位海外网友在社交媒体称:"GPT-4o 不仅仅是一个模型,它创造了连接、同理心和信任——这是和 GPT-5 最大的区别,是它让我感到被理解。" 这条推文收获近 5000 个点赞与大量转发。
在小红书上,一篇中国网友的长文同样收获 2000 个点赞、近千条评论,评论区来自全球各地,几乎清一色的共鸣:"4o 会先接住你,然后才给建议,GPT-5 只是回答问题。" 有趣的是,当初 GPT-4o 刚上线时,也曾被批 " 太会讨好用户 ",甚至有点 " 谄媚 "。没想到几年河东几年河西,这份 " 讨好 " 如今成了被怀念的温柔。
几乎与 4o 重新开放同时,8 月 11 日,奥特曼在 X 上连发多条推文回应,他承认低估了用户对 4o 的感情,并透露:" 我们发现,许多人对特定 AI 模型产生了深厚依赖,甚至把 ChatGPT 当作心理治疗师或人生导师。" 这或许解释了为何 4o 的下线会触动如此多人。
这场 AI 世界的 " 前任与现任之争 ",暂告一段落。但从用户的反应看,AI 的 " 情感价值 ",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难被取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