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信行业整体增长承压的背景下,中国联通交出了一份相对稳健的中期答卷:上半年营业收入突破 2000 亿元大关,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公司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周二下午,中国联通公布 2025 年上半年财报。核心要点如下:
财务表现:营业收入突破 2000 亿元至 2002.0 亿元,同比增长 1.5%;税前利润 178 亿元,同比增长 5.1%;每股基本盈利 0.47 元,同比增长 5.0%
业务结构优化:算网数智业务收入 454 亿元,占比提升至 26%;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占比达 86%;国际业务收入 68 亿元,同比增长 11%
股东回报:中期股息每股 0.2841 元,同比大幅提升 14.5%;自由现金流 87.8 亿元,同比增长 63.1%
运营效率:资本开支 202 亿元,同比下降 15%;折舊费用同比减少 4.8%;资产负债率降至 43.7%
成本控制见效,但投入结构引人深思
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表现出色。折旧及摊销费用 403.2 亿元,同比减少 4.8%,主要得益于精准投资和深化共建共享策略。资本开支 202 亿元,同比大幅下降 15%,显示出管理层对投资回报率的严格把控。
然而,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16%,虽然体现了对技术创新的重视,但在收入增速仅为 1.5% 的背景下,这种投入强度是否可持续值得关注。特别是在 AI 和 6G 等前沿技术布局方面,短期内难以看到明显的收入贡献。
盈利能力提升背后的隐忧
税前利润 178 亿元,同比增长 5.1%,增速明显快于收入增长,主要依赖成本控制而非收入驱动。这种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存疑,特别是在行业竞争加剧的环境下。
值得注意的是,应占联营公司净盈利 13.5 亿元,对整体盈利贡献不可忽视。这部分收益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相对较弱,可能会增加业绩波动风险。
现金流表现亮眼,但资本配置效率待考
自由现金流 87.8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63.1%,主要得益于资本开支的削减。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290 亿元,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资金缓冲。
中期股息每股 0.2841 元,同比提升 14.5%,派息比例相对慷慨。但在收入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如此大幅提升分红是否会影响未来的投资能力,值得投资者关注。
战略转型面临的现实考验
公司提出的 " 算网、数智、数实三个融合 " 战略方向正确,但执行层面面临诸多挑战。虽然 5G 应用项目达 5 万多个,累计打造 5G 工厂 7500 个,但这些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可复制性仍需验证。
国际业务收入 68 亿元,同比增长 11%,虽然增速不错,但在总收入中占比仅 3.4%,短期内难以成为重要增长驱动力。
预期差与投资逻辑
市场对中国联通的预期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 AI 和云计算业务能否真正实现规模化盈利;二是传统电信业务的衰退速度是否会超预期。
从本期财报看,公司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虽然新业务增长相对稳健,但尚未完全弥补传统业务增长的放缓。资产负债率 43.7%,较年初下降 2.1 个百分点,财务结构相对稳健,为未来转型提供了一定空间。
投资者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在行业增长天花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中国联通能否通过差异化战略和效率提升,实现可持续的盈利增长。从目前的表现看,公司正在努力寻找答案,但转型成功仍需时间验证。
更多消息,持续更新中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