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通社汽车频道 08-12
自全新P7开始,小鹏汽车将成为颜值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网通社访谈 一款新车的预售发布会绝口不提价格,却用大半场时间讲述设计,甚至还邀请 4 位名人分别驾驶 4 种颜色的新车登场,做出如此不按常理出牌的豪横操作,小鹏汽车已经飘了?

没有价格锚点,仅凭颠覆性的设计和何小鹏那句要重新回到三强的表态,全新小鹏 P7 在没有预售价的情况下,收获了 6 分 37 秒小订破万的成绩。

或许有人会说,小订数字没有意义,纯属是营销噱头。

但结合连续 9 个月销量站稳 3 万辆来看,在经历一段 " 痛苦的坚守 " 后,何小鹏和他的小鹏汽车已经逐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正确方向,并用更自信的姿态重新定义着新汽车时代的竞争规则。

用 " 越是顺风顺水,越敢打破常规 " 来形容现在的小鹏汽车,恰如其分。

技术路线的争论,或两年后见分晓

汽车行业的产品迭代向来有两种逻辑,一种是 " 小步快跑 ",通过每年小幅改款维持市场热度;另一种是 " 大步跨越 ",以平台化升级实现技术代差。

小鹏全新 P7 则是在两种逻辑中,找到了最佳平衡点。

初代 P7 作为小鹏的 " 图腾车型 ",在 2020 年凭借 30TOPS 算力和 700km 续航成为现象级产品。

在当时,能实现 600km 以上续航的电动车屈指可数,800V 高压平台、5C 超充等技术更是鲜有人提。

到 2025 全新 P7 推出时,小鹏已经将量产车的最高续航提升至 800km 以上,算力水平实现了数十倍增长。

这种变化背后,是何小鹏提出的 " 五年一大代 " 理念,即以五年为周期完成核心技术的代际跨越,同时通过小改款 P7i 和衍生车型 P7+ 等车型满足市场的即时需求。

若单从车型命名上来看,P7、P7i、P7+、全新 P7 难免造成混淆。

对此,何小鹏解释道,P7 和 P7i 其实都是第一代的 P7,这次推出的全新 P7 实际上可以认为是 P7i 的下一代。

也就是说,P7+ 和 P7(含 P7i)实则是两款车,但是都属于 "P7 大家族 "。

作为 " 下一代 P7",全新 P7 在设计上兼顾差异化与美观性,性能上强化运动驾控特性,智能化方面搭载三颗图灵 AI 芯片,形成 " 无短板、中板高、有长板 " 的产品力结构。

何小鹏表示,无短板就是没有缺点;长板是差异化的好看 + 最强的智能化 + 非常好的运动驾控特性。而中板的很多能力,他选择留在下一次全新 P7 的上市发布会上揭秘。

此前,不少业界人士曾表示,P7 已经是一款失败的产品,并将被小鹏汽车放弃。

此次推出换代的全新 P7,不但给传言有力的回击,更使 "P7 大家族 " 在产品矩阵方面做到了更好的协同性。

P7 主打颜值与运动,P7+ 侧重空间与舒适,两者共享技术平台却面向不同用户群体,在避免内部竞争的同时,覆盖更广泛的需求场景。

如此,与行业中部分车企的盲目 " 换壳 " 扩张产品线形成了鲜明对比。

智能驾驶是小鹏汽车最鲜明的标签,也是其投入最持久的领域。

从初代 P7 搭载高速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到全新 P7 采用三颗图灵 AI 芯片实现 VLM+VLA 双大模型架构,小鹏在智驾技术上的进化从未停歇,且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节奏。

在此过程中,算力自研是小鹏的关键选择。

何小鹏透露,小鹏的算力设计考虑了多场景、多产品线,不仅服务于智能驾驶,还覆盖智能座舱等领域。

如此全域布局与多数企业仅考虑 AD(自动驾驶)的做法形成差异,为 VLM 与 VLA 的协同提供了基础。

实际应用中,这种协同也为小鹏汽车带来了独特的价值。

全新 P7 的 " 路怒表情包 " 功能看似简单,实则既需要 AR-HUD 的显示能力,又依赖高算力的实时处理,单一领域的技术突破难以实现这样的创新体验。

另一方面,纯视觉路线的坚持,则体现了小鹏汽车的技术判断力。

激光雷达与纯视觉路线的争论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停止。不少车企将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定为高配车型,并宣称智能驾驶能力更出色,而特斯拉、小鹏汽车则坚定走纯视觉路线。

何小鹏表示,纯视觉方案的上限更高。对此,他形象的举例,未来通过纯视觉方案,汽车能看到路上有一颗钉子可能会扎胎,也能看到井盖被挪动了一部分,这些精细场景的识别是激光雷达难以做到的。

诚然,纯视觉的前提是拥有强大算力的支撑。

他认为,过去视觉方案表现不佳,是因为算力太弱,既没有足够的像素点阵,又没有足够帧率,还没有时空的逻辑。随着图灵 AI 芯片的应用,算力瓶颈被打破,纯视觉方案的潜力将得以释放。

对于两条技术路线之争,他判断,到 2027 年将不再是问题。

臭搞技术的理工男,开始注重情绪价值

或许是发现深耕技术多年,可能还没有在颜值上 " 动心思 " 的品牌卖的销量高,在全新小鹏 P7 预售发布会上,一个明显的变化深入人心,小鹏汽车将从过去的 " 科技第一 " 转向 " 颜值第一,科技领先 "。

这种变化很容易被解读为对市场的妥协,但其实这正是小鹏汽车对用户需求理解的深化。他们开始意识到,在将核心产品力做到足够强的同时,还要让产品能够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

此次全新 P7 原创度很高、未来科技感十足的外观设计,的确可以提供情绪价值,甚至让不少人产生 " 一眼爱 " 的感觉。

小鹏汽车造型中心总经理王谭在发布会上的一句 " 中国人、中国的车,可以做原创、可以做引领 ",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他提出的 " 左手科技右手艺术 " 设计哲学,在全新 P7 上实现了 " 理性框架 " 与 " 感性曲面 " 的融合。

首次面对媒体,他直言,小鹏的品牌调性是 " 敢为人先 ",要做有创造的东西,用科技和创新去引领,并让消费者受益。

而何小鹏甚至将设计提升到了 " 科研 " 的高度。

" 我认为造型、设计就是科研。" 他表示," 把一个漆做得好看,是科研加艺术的组合,不仅要想到,更难的是要做到,想到 + 做到才有可能做好 "。

如果放在其他品牌的发布会上,或许这只是为新产品找一个卖点,但是在小鹏汽车这里,却是实打实的改变。

何小鹏透露,小鹏汽车最近在上海租了两栋楼给造型团队,并为他们配备最好的资源和待遇。

如此大手笔,并不是在否定此前的科技核心地位,而是小鹏汽车认识到,用户买车的考虑因素中,设计肯定在前三或前四,因此需要给予同等重视。

实际上,小鹏汽车对于科技投入并未减少,只是设计从让位于科技的次要地位,上升到与科技同等重要,但需要领先半个身位的水平。

为用户提供 " 情绪价值 ",不仅只体现在外观造型上,还有如前文提到的 " 路怒表情包 ",以及可 " 点头、摇头 " 的中控屏上。

在与媒体交流中,何小鹏反复强调,全新 P7 的目标是 " 无短板、中板都很高、有几个长板 "。

正是在这种全面发展的思路,让小鹏摆脱了过去 " 单靠科技长板 " 的局限,形成更均衡的竞争力。

掌舵人的行业洞察和谦卑态度 也是核心竞争力

一家企业的发展方向,往往与掌舵者的认知深度密切相关。

何小鹏在与媒体交流中,不断展现出他对汽车行业的清醒判断和一种难得的谦卑态度,这构成了小鹏汽车 " 找对路 " 的重要支撑。

何小鹏观察到,汽车行业的迭代速度正在加快,以前一台车的一个平台大概需要 7 年,现在很多公司两年半就会有一代。

基于此,何小鹏将 " 五年 " 视为一个 " 大代 " 周期,既避免了过度频繁换代带来的资源浪费,又确保产品能跟上技术变革的节奏。

同时,他清晰地认识到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他坦言,小鹏汽车还在 " 血海 " 中,甚至现在还没有游到 " 红海 "。

对于全新 P7,他并没有像某些品牌那样的,动不动就 " 全球第一 "、" 全球唯一 ",而是表示,希望该车重新成为小鹏的图腾,重新进入 20 万级以上市场的 " 三强 ",同时,他毫不避讳地承认另一个同为该级别 " 三强 " 的车型是比亚迪汉。

这种对行业现状的理性认知,让小鹏汽车能够时刻保持专注,并持续提升产品力。

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势头迅猛,何小鹏却指出,真正的实现全球化,还要认真学习 10 年甚至 20 年。

2021 年,当初代小鹏 P7 出海时,欧洲用户对其设计的接受度远低于预期,原因在于欧洲用户觉得再漂亮也要能家用,尾箱绝对不能小。

正是对不同市场需求差异的尊重,让小鹏的全球化战略避免了盲目扩张,从而在今年才真正开始进入欧洲。

用何小鹏的话说,走稳一点会更安全。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 " 科技让位于美学 " 的说法时,他并未否定市场需求的变化,而是强调设计的投入要增加,但科技的投入依然更高。

这种平衡的视角,让小鹏既不脱离市场,又不放弃核心竞争力。

他同时认为,用户需求是多元的," 安全、品质是基础,没有这两个什么都不用干 ",但设计、科技、品牌同样重要。

当谈到小鹏的核心优势时,他没有给出浮夸的答案,而是提到 " 技术、组织、商业化能力、全球化能力 " 四个正在努力的方向,承认小鹏汽车还在路上。

写在最后

2024 年一季度,小鹏汽车还是一个月销不过万的 " 伪头部新势力 ";2024 年 11 月起,其月销量再没下过 3 万辆。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5 年 1-7 月,小鹏汽车的累计销量已经达到 23.4 万辆,与理想的 23.5 万辆仅差 1000 辆。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小鹏汽车超越理想,只是时间问题。

在智能驾驶这条主线上,小鹏以算力自研为基础,以纯视觉路线为方向,以长期投入为保障,形成了可持续的技术竞争力;在产品与战略层面,通过 " 五年大代 " 的迭代节奏、" 无短板 " 的产品理念、" 科技 + 设计 " 的双轮驱动,实现了从 " 单一长板 " 到 " 全面均衡 " 的跨越。

进入自身发展的第二个十年,小鹏汽车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正确之路。

(图 / 文 网通社 卓陆)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小鹏汽车 电动车 何小鹏 小鹏 核心技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