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 08-13
乡愁刻进街巷村落 老砖雕能否“嵌入”津派文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锅店街拍摄砖雕

天津老城博物馆砖雕《吉庆有余》

在天津老城博物馆拍摄砖雕

在蓟州白塔寺考察

在天津博物馆拍摄

红桥区的丹华火柴厂职工住宅院落大门处,有砖雕残存;锅店街上的 " 最美山水长卷 " 依旧散发动人魅力;在蓟州拍摄白塔砖雕时,发现黄崖关长城景区一些建筑的山水题材砖雕,与过去天津老城里风格高度一致;在西青区当城村关帝庙,意外发现的砖雕与庙内三国壁画遥相呼应……

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天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天津市测绘院有限公司、天津王树村民间美术研究中心、天津南开区档案馆组建的 " 天津砖雕项目调查小组 ",从今年 2 月 8 日起,历经冬、春、夏三季,已于日前基本完成测量、拍摄工作。" 这是天津首次系统性砖雕调查,也是一次抢救性记录与整理。过程中不断有‘惊喜’发现。" 作为团队主要负责人之一,天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姜彦文告诉记者,目前尚存于建筑物上、作为建筑构件的砖雕主要分布在南开、红桥、西青及蓟州。姜彦文希望将砖雕纳入天津文旅线路,例如串联石家大院、独乐寺等点位,让这一 " 砖上艺术 " 成为地方文化名片。

跨越寒暑拍摄 1800 余幅

将近 6 个月的砖雕调查,团队经历了严寒和酷暑。

2 月份在锅店街瑞蚨祥鸿记的测量、拍摄当天,尽管早上艳阳高照,但实时气温也只有 0 ℃左右。姜彦文有些感慨,前几次户外调查全部赶上了降温天气,一边心疼团队成员在严寒中坚持工作,一边心疼 " 风餐露宿 " 的砖雕在不断老化,下一步该如何保护。到了 7 月份,第二次在西青区当城村关帝庙拍摄时,当日最高气温差不多在 35 ℃,工作开始几分钟后,记者和工作人员已经汗流浃背。

" 作为天津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砖雕是天津地区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亦是构成天津城市特色和韵味的重要元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砖雕作品因自然风化或拆迁改造而面临损毁和消失的风险。相较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而言,对于天津砖雕的调查与研究亟待全面展开——天津古籍出版社编辑李辰如是介绍。

姜彦文说,调查整理是天津砖雕研究的根基,内容包括现存所有砖雕遗存——无论是作为建筑物上的构件还是被拆解下来的文物。此次调查以学术性为原则,围绕 " 原物 " 与 " 原境 " 概念,强调档案化与文献性,科学、全面、朴素地记录天津砖雕遗存。

天津现存的尚在建筑物上砖雕都主要分布在哪?

" 主要有四大区域。" 姜彦文介绍,南开区是在老城厢一带,包括天津老城博物馆所在的徐家大院、广东会馆、格格府等;红桥区集中在西北角、锅店街以及西沽韩家大院等;西青区则以石家大院、安家大院、董家大院、安氏祠堂、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等为主,部分街道民居尚有遗存;蓟州区则是白塔寺、文庙、鲁班庙," 其他零星还有大悲禅院等处。"

比如中山路造币厂遗址后的小楼,在重重护栏中,远距离拍到 " 砖匾 " 四周残缺的纹路;团队还在李公祠大街上一家民俗文化博物馆,门口外墙上对称的雕刻进行了记录,并没有当时下结论," 有些遗存会在后期进行辨别。"

每一次的调查、拍摄,差不多有一周的时间。除了整理大量的照片外,还记录下拍摄数量(幅)估算统计。比如在 4 月 6 日的数据统计中,团队记录数据,仅南开区就有:徐家大院(老城博物馆)(400)、南开档案馆(20)、广东会馆(100)、天津民俗博物馆(天后宫)(50)……

截至目前,整个团队拍摄资料 1800 余幅涉及天津市的七个区。

" 最美山水长卷 " 就在 " 身边 "

姜彦文关注砖雕至少有 10 年了,而且每年都会带学生前往老城博物馆考察,讨论砖雕的工艺、寓意,以及背后承载的文化记忆。三年前,他接手《中国民间工艺集成 ? 天津卷》的编撰项目,精选了 100 幅砖雕作品入册——它们与 150 幅年画并列,更感系统性调查迫在眉睫。

专业设备的运用,也让计划内的记录更加生动,也有了更多惊喜。蓟州白塔上的辽代砖雕是传统砖雕的代表作品。在制作上,是先在砖坯上雕塑,然后入窑烧造,出炉后略作加工而成," 我们看到,塔身砖雕内容多为吹奏等场景,在天津暂无更早的同类遗存。" 在拍摄同时,有朋友提醒,在黄崖关长城景区内仿古建筑上,也有砖雕。" 我们惊讶地发现,其风格与天津老城里完全一致。" 姜彦文介绍说,明清以来的天津砖雕多是在成品砖上以手工雕刻,多镶饰于建筑的房脊、烟囱、门楼、影壁、墀头、山墙等处,受到地理位置影响,内容多以山水、吉祥传统纹饰为主。经过初步判断,基本确定是黄崖关重建为景区时从老城里搬迁过去的," 其中的山水图像砖雕尤为精彩,与锅店街的砖雕类似。"

这个 " 类似 ",就是被姜彦文称作 " 最美山水长卷 ",位于锅店街瑞蚨祥鸿记对面的 " 厘金税局 " 旧址上的砖雕——横宽 280 厘米,内容有亭台楼阁牌坊、小桥流水,有花有树、飞鸟灵兽,几乎是集天津砖雕最显著特征大成," 浮雕、镂空的技法,呈现出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 相比对面瑞蚨祥鸿记重修后,那些被柱子和消防管道遮挡的小空间里、门头二楼内壁那些 " 隐藏款 " 砖雕 " 重见天日 ",那 " 野生 " 砖雕该何去何从?通常有两个办法,直接加保护玻璃罩或者 " 同款替换 ",但 " 由谁去做 " 成为首要问题," 这不像诸如广东会馆、石家大院等处,在修缮、保护方面都有明确的责权。" 姜彦文说,或许都能在这次调查后,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实施保护措施。

总结成果或不仅限于 " 文献 "

发现颇丰,也 " 引领 " 着下一步深挖的可行性。比如,蓟州文庙与鲁班庙的砖雕,与天津市区风格既有相似又有差异," 是否与地域文化特色相关 ",其成因可待考证;天津砖雕的传承多依赖口述史料(如著名艺人刘凤鸣家族的技艺传承),实物断代缺乏明确标准," 此次调查成果,可以和已知作品进行比对验证。" 在调查过程中,不断遇到专家学者以及民间爱好者积极提供线索,甚至还有偶遇的惊喜。

南开档案馆的王焱,提供了很多隐藏在街道里的线索。在王秦庄黄家大院拍摄时,一位扫地的老人主动讲起墙上的砖雕故事," 询问之下,老人是黄家大院主人黄大同的四世嫡孙,还介绍说这里曾经有雕有人物弈棋的砖雕烟囱。" 西青区的文史学者方博,提供了当城村关帝庙的砖雕线索," 我们找到的守庙人是村里辈分最高、年龄最大的,他曾亲眼见过 1945 年时的修缮,细腻的三国壁画与外延的砖雕相互映衬 " ……这些意外收获,让姜文彦相当感慨。

" 下一步,将开展砖雕的分类、断代、线描、释读等学术研究,砖雕图像和研究文字将整理汇编为 10 卷《天津砖雕全集》丛书。" 李辰说,这套书不仅填补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而且唤起公众对传统工艺的关注,推动天津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复兴," 对于砖雕本身的美学价值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与社会意义的研究,都能拓展很广。"

" 未来,是不是能把砖雕艺术和天津文旅进行结合。" 姜彦文设想,如果有一条线路是连接石家大院、广东会馆以及白塔寺," 砖上艺术 " 或可成为一张新的天津文化名片,他也呼吁通过复制、技艺传承等方式,避免商业化模制产品对传统工艺的破坏,通过留住文化根基,而留住乡愁。

截至昨日记者发稿时,姜彦文特意发来一个好消息,又有私人收藏家愿意对团队提供藏品拍摄," 这无疑为我们的研究增添了更多珍贵的实物资料,也让天津砖雕的全貌愈发清晰起来。"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天津 博物馆 天津美术学院 艺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