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挖掘机清理河道
8 月的榆中县,本应是山川葱郁、宁静祥和。然而,8 月 7 日,连续强降雨打破了这份安宁,引发的山洪灾害如猛兽般肆虐,给这片土地带来重创。多地基础设施严重受损,道路被冲毁,村庄与外界失联,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行动紧急展开。
紧急响应 星夜集结奔赴灾区
灾情就是命令,应急管理部迅速下达统一调度指令。中国安能集团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启动高效响应机制,一场跨越千里的力量汇聚迅速展开。中国安能集团第三工程局安全总监林振奎介绍说,短短时间内,从北京、四川成都、江西南昌、甘肃玉门、宁夏中卫等地,工程、水文、地质等领域的 230 余名技术专家和抢险骨干紧急集合,他们带着专业知识与无畏勇气,告别家人,奔赴未知的抢险一线。
与此同时,90 台(套)重型救援装备也紧急装车,一路疾驰。重型挖掘机、装载机,这些钢铁巨兽将成为打通道路的关键力量;多功能抽水车随时准备应对内涝积水;侦测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仪能精准侦测灾情,为救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生命探测仪则承载着寻找生命迹象的希望。林振奎介绍说,8 月 9 日凌晨 6 时许,天色未明,中国安能先遣侦测组率先徒步踏入受灾核心区域。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泞中前行,周围是被山洪破坏的残垣断壁,耳边是湍急水流声。每个人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摸清灾情,为后续救援开辟道路。
全力抢通 打通 " 生命线 " 刻不容缓
榆中县通往马坡乡的省道 104 线,是救援的关键 " 生命线 "。然而,严重的山洪灾害让它满目疮痍,关键路段路基被大面积掏空损毁,原本便捷的通道中断,大型救援车辆无法通行,严重阻碍了救援力量的快速投送。救援队伍抵达后,没有丝毫犹豫,迅速投入到紧张的道路抢通和河道疏浚任务中。
中国安能集团第三工程局成都基地专业二中队中队长赵显波介绍说,当时现场作业面狭窄得连大型机械转身都困难,路基受损严重,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二次坍塌,淤泥深达数尺,阻塞着河道与道路,每前进一步都困难重重。但救援人员毫不退缩,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尽快打通道路,拯救更多生命。
从 8 日下午开始,挖掘机就开启了换人不停机的 24 小时作业模式。多台挖掘机协同作战,有的在河道中清理障碍物,将被洪水冲倒的树木、巨石等一一清除,防止二次降雨时河道堵塞引发更大灾害;有的将砂石料精准回填至受损路基,一斗又一斗,慢慢稳固着脆弱的路基。
9 日,救援队伍迎来了新的挑战与突破。在兴隆山风景区附近严重水毁路段,近 200 米路基被山洪掏空,仅剩下狭窄且危险的路面。中国安能救援力量迎难而上,他们采用科学高效的战术,一部分设备在前方快速突进,为后续作业开拓空间,后续设备紧密跟上,同步挖掘、清理、加固。截至当日 17 时,累计完成河道疏浚 500 米,抢修路段推进 3 公里,胜利的曙光逐渐显现。
10 日,是这场抢通战役的关键转折点。抢险队伍集中所有优势装备力量,采用 " 束水归槽,筑基固坡 " 的战术战法。多台挖掘机长臂挥舞,高效清理路面淤积物及边坡塌方体,扬起的尘土在阳光中弥漫,那是他们与时间战斗的硝烟。同时,救援队伍争分夺秒利用钢波纹管涵搭设桥梁,一根根钢波纹管被精准安放,为道路贯通搭建起希望的通道。
林振奎介绍说,当日中午时分,现场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省道 104 线榆中至马坡乡河道路段成功抢通。但救援人员没有丝毫懈怠,继续奋战。下午 1 时许,最后一段路被成功抢通,具备了通行条件。那一刻,现场掌声雷动,欢呼声响彻山谷,中断的省道 104 线榆中县城至马坡乡主干道全线贯通。大型救援装备及救援人员可由此直达受灾最严重区域,救援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为后续救援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深入搜救 不放过任何生命希望
道路抢通后,救援工作重心迅速转向失联人员搜救。8 月 11 日一大早,晨曦微露,中国安能专业搜救队伍携 50 余台大型救援装备,浩浩荡荡深入重灾区马莲滩、新窑湾、元古堆、旧庄沟等村庄。
搜救现场,无人机在高空盘旋,如敏锐的鹰眼,将灾区全貌尽收眼底;三维激光扫描仪快速扫描,通过比对灾前灾后的二维地图及航拍影像,科学研判失踪人员可能所处位置,为救援提供精准坐标。地面上,挖掘机、装载机等重型工程机械有序作业,清理废墟、开辟通道,为救援人员深入搜索创造条件。
救援人员按照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展开拉网式排查。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仔细搜寻每一处可能藏有生命迹象的地方,搜救工作进入分区、分块、网格化推进阶段,力求实现搜救区域无死角、全覆盖。
针对现场河道水流变化情况,救援队伍科学施策,采取 " 束水归槽 " 方式实施导流作业。他们巧妙地引导水流,降低次生灾害风险,为抢险救援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提供坚实保障,全力加快救援进度。每一个救援人员都深知,早一秒找到失联人员,就多一分生的希望,他们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在这片受灾的土地上,用行动诠释着生命至上的信念,只要有一丝希望,就绝不放弃。
8 月 12 日,兴隆山脚下的河道内水流湍急,河道旁党员先锋队的旗帜随风高高飘扬。中国安能集团的多台挖掘机正轰鸣作业,巨大的铲斗时而深入浑浊的河水中清理淤积的石块与杂物,时而精准撬动河道中央的障碍硬物,设备臂杆在轰鸣声中灵活摆动,一派紧张有序的抢险景象。十几名消防战士手持探测仪在河道内仔细搜寻,目光扫过每一处石块缝隙与水流漩涡,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存在的生命痕迹。中国安能集团第三工程局成都基地救援员刘羽介绍说:" 在抢险救援中,我们党员突击队员当先锋、打头阵,充分发扬水电铁军精神。在接下来的抢险救灾中,我们将持续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其他救援力量协同作战,坚决打赢此次抢险救援攻坚战,早日让老百姓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目前,中国安能在榆中山洪灾区的抢险救援工作仍在争分夺秒推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中国安能的钢铁洪流在打通的 " 生命线 " 上将持续发力,中国安能的救援队伍将继续与消防、医疗等多方力量并肩作战,在打通的 " 生命线 " 上持续输送物资、搜寻生命、加固设施。中国安能集团救援人员逆行的身影,正成为灾区最动人的力量。他们用专业与坚守书写的担当,成为灾害中最温暖的光,照亮重建家园的前路。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添翼 赵万山 王程君 赵丽君 见习记者 王文嘉 吴雪皎 文 / 图
来源:兰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