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 前天
中国移动上半年营收下滑:用户增长乏力,C端市场失速,AI业务难撑大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证券之星 李若菡

中国移动 ( 600941.SH ) 在今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增利不增收的成绩单,这也是公司近五年来营收首次出现负增长。

证券之星注意到,随着传统通信需求趋于饱和、新增用户空间有限,公司 C 端业务陷入用户增长乏力、营收下滑的困境。加之政企及家庭业务增速回落,公司的营收随之下滑。目前,公司正大力推进 AI 业务发展,但该业务营收规模相对较小,尚难对业绩形成有效支撑。

不仅如此,在套餐收费过高、乱扣费等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的背景下,公司董事长有关携号转网已 " 变质 " 的言论引发网友广泛质疑。

C 端业务连降两年,投诉量高居榜首

2025 年半年报显示,中国移动实现营收 5437.69 亿元,同比下滑 0.54%;归母净利润为 842.35 亿元,同比增长 5.03%,出现增利不增收的情况。

在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董事长杨杰表示,公司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主动放弃低效、无效的业务,追求有利润、有现金流的收入。高基数基础上想要保持快速增长,难度确实加大了。

分业务来看,无线上网业务作为中国移动的第一大营收来源,其收入为 1955 亿元,同比下滑 4.7%。同时,语音业务、短彩信业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营收分别为 342 亿元、161 亿元,同比下滑幅度分别为 5.7%、0.7%,公司的传统通信业务持续萎缩。

相比之下,中国移动的有线宽带业务和应用及信息服务收入表现较为亮眼,对应收入分别为 686 亿元、136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8.9%、5.9%。不过,这两项业务的增长仍难以完全弥补传统通信业务下滑带来的影响,导致整体营收承压。

从客户群体来看,中国移动业务主要面向四大市场,分别为个人市场 ( C ) 、家庭市场 ( H ) 、政企市场 ( B ) 、新兴市场 ( N ) 。其中,C 端作为中国移动的主战场,为公司贡献了超四成营收。

证券之星注意到,随着传统通信需求趋于饱和、人口红利渐退,中国移动 C 端用户增长放缓。

2025 年上半年,移动客户总数为 10.05 亿户,净增 56 万户,去年同期净增 926 万户。其中,公司 5G 网络客户达到 5.99 亿户,净增 4691 万户,去年同期则净增 4900 万户,客户净增速均在明显放缓。同时,公司的 APRU ( 每用户平均收入 ) 延续上一年下滑的态势,为 49.5 元,同比下滑 2.94%。

同时,市场竞争加剧给公司的 C 端业务造成冲击。董事长杨杰指出,携号转网本意是为了改善服务、让客户拥有选择权,目前演变成恶性竞争的手段,出现很多不合规、不正当竞争的现象。同时,手机出货量负增长、换机周期延长至三年左右,导致用户消费意愿低迷;大流量数据卡、低价数据卡网上销售渠道众多,亦对公司业务产生影响。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移动 C 端业务收入出现下滑,其在上半年实现营收为 2447 亿元,同比下降 4.3%,已连续两年出现下滑。证券之星注意到,公司董事长有关携号转网的言论引发了广泛讨论。不少网友指出,公司在强调携号转网带来的竞争乱象时,却回避了自身套餐收费过高、乱扣费等问题。

不仅如此,公司的 " 杀熟 " 行为、套餐升级容易降档难、合约期限制转网等问题也长期被消费者诟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中国移动的投诉量为三大运营商之首,其投诉量高超 49 万条,远高于中国电信的 15 万条、中国联通的 36 万条。

政企业务增速回落,应收账款持续攀升

证券之星注意到,被视为第二增长曲线的政企市场 ( B ) ,其增长动能减弱。2025 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的政企业务 ( 含云计算、ICT 等 ) 收入为 1182 亿元,同比增长 5.6%,与去年同期 7.3% 相比,其增速有所放缓。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随着政企业务营收规模扩大,公司的应收账款持续攀升。由于公司的政企业务的项目付款存在周期特点,政企应收账款年中回收进度相对较慢。2025 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的应收账款为 1058 亿元,同比增长 25.47%,创近五年新高。

而应收账款的增加影响了公司的现金流表现。公司在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 838 亿元,同比下降 36.2%。

此外,中国移动的家庭及新兴市场的营收增速也呈现放缓的态势。2025 年上半年,公司上述两大市场对应的营收分别为 750 亿元、291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7.4%、9.3%,增速分别下滑 0.1 个百分点、3.9 个百分点。

目前,公司正全面推进 AI 业务的发展,围绕强化算力供给、升级 " 九天 " 通专大模型矩阵、"AI+" 应用等方面。同时,在资本开支方面,公司持续聚焦算力领域,2025 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 584 亿元。

公司总经理何飚称,资本开支重点围绕算力领域,而算力的核心是 AI。去年是中国移动 AI 投资的大年,投资规模超过百亿元,今年 AI 相关的投资仍然会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从而强化 AI 作为公司核心战略的目标。

目前,中国移动的 AI 相关收入主要来自于算力服务、大模型、数据标注以及各类 AI 应用等渠道。董事长杨杰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 中国移动的 AI 相关收入已经达到几十亿元的数量级。" 不过,相较于公司整体千亿级的营收体量,AI 相关业务营收规模仍相对较小。

证券之星注意到,尽管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在上半年保持增长,但其增速放缓的迹象不容忽视。2022 年上半年至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的增速分别为 18.87%、8.39%、5.29%、5.03%,已连降三年。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移动加强源头管控、转变经营模式、深化 AI 赋能等手段,推动各领域成本管控。2025 年上半年,公司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以及研发费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三项费用合计 661.15 亿元,同比下滑 3.52%。 ( 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 | 李若菡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中国移动 ai 证券之星 杨杰 携号转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