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是比昂精神分析一个重要理论,它的含义代表把不能忍受的情绪感受转化为可以情感接受或者可以承受的感觉。
希望这里我们彼此疗愈将生命不能忍受的痛转变为光,照亮我们的人性深处的黑暗,遇见我们真正的自己 ······
文 / 老 K
相信喜欢陈奕迅的人都知道他早些年就有心理疾病,比如早些年的双相情感障碍。
这两天我的好多来访者问我,不是陈奕迅好了吗,怎么又复发了。
难道心理疾病真的好不了吗?
其实首先要了解一点,明星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其实压力是巨大的。
我在从业这些年,咨询过明星主持人,还有一些抖音上百万的网红,其实听了他们的故事后越发觉得 "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 的道理。
你在闪光灯下必然会被无数眼睛审视自己。
就像陈奕迅在自己博客写道:
"51 岁了,我开始反思,何必跟别人争执?何必跟自己较劲?这样太累了。人没必要让自己过不去。如果立场不同,就尊重差异。" 他感恩粉丝的爱与支持,称这部纪录片不仅是美好回忆,也是对自己的提醒:" 不用再害怕纠结太多。"
他坦言,过去因追求完美,对自己过于苛刻,哪怕演出中错一个音或声带稍有不适,都会引发强烈情绪,甚至想取消演唱会。
作为大多数普通人的我们很难理解被粉丝关注的压力,这种聚光灯下被曝光的感觉并非所有人都喜欢的。
任正非也抑郁过。
他以前在华为内部的一篇文章里写:
" 我理解了,社会上那些承受不了的高管,为什么选择自杀。问题集中到你这一点,你不拿主意就无法运行,把你聚焦在太阳下烤,你才知道 CEO 不好当。每天十多个小时以上的工作,仍然是一头雾水,衣服皱巴巴的,内外矛盾交集。2002 年,公司差点崩溃了。IT 泡沫破灭,公司内外矛盾交集,我却无力控制这个公司,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梦醒时常常哭。"
于是很坦然地寻求医生的帮助,积极治疗。
我讲这些案例,就是想让大家更明确地意识到,抑郁症就是疾病的一种。
既然是疾病,就有机会去改善、去治愈。
聊到这里之后就有个问题出现了,那么心理疾病到底能不能彻底好了。
首先聊到这个问题,你一定要摒弃彻底治愈这一说。
因为心理疾病和生理疾病是一样的,它是可以康复的,可是康复并不代表你这辈子都不会复发。
就像你哪怕发烧了,吃药治疗好,因为你后面不注意穿衣问题结果还是会导致再次发烧一样。
之所以很多人害怕心理问题复发是因为他们没办法接受自己是一个有问题的人,或者可以说是有可能会出问题的人。
一直把自己摆在最高位,这样给自己的压力反而越来越大。
和你说个事实,越是害怕复发的人越容易导致复发。这就是心理疾病特殊的地方,因为它和你的心理思维都有关系,当你在意复发本身的时候,你就没有接受它,当情绪再次波动的时候你就会如临大敌,这时候哪怕不是复发也会被你解读为复发。
从而引发焦虑抑郁,最终恶性循环成为真正的抑郁症。
如今这个时代,心理疾病已经是普遍问题,各式各样的负面情绪无时无刻不在想方设法侵蚀人的内心。
所以更应该让大家正视它们,意识到这些心理疾病不该是一个人的标签或污点,而是一种普通的病症。患者也不该被污名化,被非议。
他们只是生病了,需要及时干预,尽快就医。
总之,希望大家都能健康,无论身心。
- END -
文章作者:老 K
老 k 简介: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三级双证持有),从业 10 年,神经症亲历者 ,佛学爱好者,公号 " 阿尔法心理研究所 " 创作者 ,头条认证心理领域创作者(青云计划科普类获奖者),长期坚持省三甲医院动力学个人体验分析 110 小时 + (目前仍在进行),督导小时数:60 小时以上。
培训 / 学习经历:国家心理咨询师系统面授培训、曾奇峰精神分析 60 讲、武志红心理学课、熊逸佛学 50 讲、施琪嘉创伤疗愈系列课程、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主任医师彭旭《走出抑郁,学会自我疗愈》系列课程等
我是老 K。
近期微信改变了推送规则,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序。
要想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好内容,
那么可以每次读完后点个【在看】。
这样你就不会错过馆君啦!
点个【在看】,老 K 给你更多好内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