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头财经 昨天
8.5亿资金缺位、控诉大股东:“果汁之王”汇源能否东山再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因资金缺口、业绩承压与市场挤压,曾经的 " 果汁之王 " 汇源被推向 " 重生 " 还是 " 沉沦 " 的十字路口。

记者丨张飞涛

实习生丨夏路

出品丨鳌头财经

一封公开信撕开了 " 国民果汁 " 汇源的资本困局。

近日,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北京汇源 ")直指控股股东诸暨文盛汇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诸暨文盛汇 ")未按承诺履行 8.5 亿元注资义务,并已对其提起诉讼。

这场始于 2022 年的破产重整,3 年后因资金缺口、业绩承压与市场挤压,将曾经的 " 果汁之王 " 汇源推向了 " 重生 " 还是 " 沉沦 " 的十字路口。

01

资本内斗

8.5 亿资金缺位

引发控制权之争

2022 年 6 月,北京一中院裁定批准北京汇源重整计划,AMC 机构上海文盛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文盛资产 ")作为重整投资人,通过旗下持股平台诸暨文盛汇及天津文盛汇,承诺对北京汇源增资 16 亿元,分 3 年完成(2022 年 7.5 亿元、2023 年 3.8 亿元、2024 年 4.7 亿元),并取得北京汇源 70% 股权。

截至 2025 年,北京汇源仅收到首期 7.5 亿元注资,剩余 8.5 亿元逾期 1 年以上未到账。

北京汇源在公开信中直言,诸暨文盛汇实缴出资仅占注册资本的 22.8%,却通过控制董事会和管理层 " 把控公司决策权 ",而其实际投入的 6.5 亿元资金长期 " 趴账 ",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

矛盾进一步激化于诸暨文盛汇提议的 " 资本公积补亏方案 "。

北京汇源披露,当前公司资本公积总额中半数以上存在不确定性,若以此弥补亏损,将迫使债权人被动确认债转股行为,变相剥夺其选择权。

公司已对诸暨文盛汇及文盛资产提起诉讼,指控其 " 涉嫌出资不实、滥用控制权 "。

2022 年 12 月,文盛资产通过引入 A 股上市公司国中水务参与汇源果汁的重整,国中水务拟将通过文盛汇间接持有北京汇源 18.89% 股份,交易金额定为 8.5 亿元。

然而,因诸暨文盛汇股权遭法院冻结(文盛资产关联方上海邕睿实业被诉前保全),且注资不到位导致标的估值争议,国中水务于 2025 年 4 月宣布终止收购。这一变故直接暴露了汇源重整计划中的资金链风险。

02

业绩承压

扣非净利润缺口4 亿

市场地位遭蚕食

根据文盛资产与国中水务的业绩对赌协议,北京汇源需在 2023 年 -2025 年累计实现扣非净利润不低于 11.25 亿元。

公开数据显示,2023 年 -2024 年北京汇源累计扣非净利润为 7.23 亿元,距离目标尚差 4.02 亿元。

2025 年上半年,国中水务业绩预告显示,其投资诸暨文盛汇的收益同比减少 1717 万元,直接导致公司亏损额度最多可达约 1900 万元。

北京汇源的财务数据亦不容乐观。2023 年营收 27.5 亿元、净利润 4.2 亿元,2024 年营收下滑至 24.8 亿元、净利润降至 3.4 亿元。

尽管公司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委托代工生产为主),但资金缺口导致生产升级与市场拓展受阻,进一步削弱了盈利能力。

终端渠道与市场份额面临萎缩和流失。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汇源果汁的终端存在感持续下降。

2025 年 6 月,第三方机构宇博智业统计显示,当前果汁饮料行业市场份额前三为可口可乐(中国)、味全食品、汇源果汁,占比分别为 14.6%、11.6%、11.0%,农夫山泉以 8% 紧随其后。

在终端渠道层面,汇源的劣势更为明显。

近日,鳌头财经走访多家商超及便利店,发现汇源果汁在线下市场呈现出复杂的局面,既有普遍缺货的现象,又面临着来自可口可乐美汁源、农夫山泉 NFC 等品牌的激烈竞争。

在一家位于居民区附近的便利店,一位正在挑选果汁的消费者表示:" 平时买果汁习惯在这几个品牌里选,美汁源口味多,农夫山泉 NFC 感觉更健康,汇源最近好像很难买到,今天来都没看到有货。"

对于汇源果汁的销售情况,店员透露出无奈:" 汇源此前在我们店里有三四个单品,像橙汁、葡萄汁这些比较常见的口味都有。但最近这段时间,销量实在是不太好,每个月卖出去的量很少,跟其他品牌比起来差远了。像美汁源和农夫山泉 NFC,卖得就挺好的。美汁源经常搞促销活动,买一送一什么的,很多顾客觉得划算就买了。农夫山泉 NFC 价格虽然高一点,但有些顾客就认准它这个 100% 鲜果压榨的卖点,销量一直挺稳定的。"

一位在当地经营多年的果汁经销商表示,汇源作为老牌果汁品牌,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尤其是它的一些经典产品,像 100% 橙汁,还是有不少忠实消费者的。

不过,最近几年汇源在市场推广和产品创新方面似乎有些滞后,新品的推出频率不高,宣传力度也不够大,导致市场份额有所下滑。

汇源的困境不仅来自传统竞争对手。现制茶饮品牌凭借 " 新鲜水果现榨 + 健康化 " 模式,直接分流了汇源的消费场景。

同时,NFC 果汁、HPP 果汁等新兴品类快速崛起,进一步挤压了传统工业果汁的市场空间。

尼尔森数据显示,汇源在全品类果汁中的市占率已从 2016 年的 53.4% 萎缩至 2020 年的 15%。

03

破局

轻资产运营与资本化

尽管面临资金与市场双重压力,汇源仍在产业端持续发力。

官网信息显示,其在全国建立了 140 多个经营实体,规划建设 20 余个农业产业园区,形成涵盖生态种植、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的一、二、三产融合体系。在产品端,汇源推出 "100% 系列 "(高果类 30 亿级大单品)、" 果肉多系列 "(中果类 20 亿级大单品)及 " 超级果汽儿系列 "(低果类潜力产品),试图通过差异化竞争突围。

资本化方面,文盛资产曾承诺为汇源设计证券化方案,力争三至五年内实现 A 股上市。

然而,当前 8.5 亿元资金缺口、业绩对赌压力及控制权纠纷,均成为上市路上的 " 拦路虎 "。

国中水务收购终止后,汇源的资本化进程陷入停滞,而文盛资产方面虽表示将发布公函回应,但尚未提出实质性解决方案。

从行业来看,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

一方面,传统品牌,如可口可乐、农夫山泉通过全品类布局巩固优势;另一方面,新兴品牌,如元气森林以健康概念切入细分市场。

业内认为,汇源若想重返巅峰,需在多方面突破,首先资金补足与生产升级,解决 8.5 亿元注资缺口,恢复生产线扩张能力。

其次,渠道重构与终端深耕,借鉴农夫山泉 " 冰柜战略 ",抢占核心陈列资源。

此外,产品创新与健康转型,加大 NFC、HPP 等高端果汁研发,贴合消费升级趋势。

从港股上市时的市值巅峰,到债务危机、退市、重整,再到如今的资本内斗与业绩下滑,汇源果汁的 " 重生 " 之路充满坎坷。

8.5 亿元资金缺位不仅是数字问题,更是信任危机与管理权争夺的缩影。

在果汁市场格局重塑的当下,汇源能否突破资本困局、重塑渠道优势、抓住健康消费风口,将决定其能否从 " 国民果汁 " 的情怀中真正走出一条新生之路。

-------  The end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汇源 北京 上海 a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