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资讯 08-14
金融护航新型工业化,医疗装备迎利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以下文章来源于 RimeData 来觅数据 ,作者来觅研究院

导读:8 月 5 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指向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等重点领域,标志着国家层面对新型工业化战略的金融支持进入实质落地阶段。其中明确到 2027 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产品更加丰富,贷款、债券、股权等各类金融工具在有效防范交叉性金融风险的前提下,联动衔接更加紧密,服务适配性有效增强。

01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提出的现代化工业发展战略,区别于传统工业化 "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 " 的粗放模式,其核心是以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工业化路径。与传统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强调科技驱动、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

新型工业化概念始于 2002 年的党的十六大报告,即 "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新型工业化概念自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以来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多年来逐步深化其内涵,2023 年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提出到 2035 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图表 1:2021 年来我国新型工业化部分相关政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来觅数据整理

金融支持是新型工业化成功实施的关键支柱和引擎。没有强大、高效、创新、绿色的金融体系作支撑,新型工业化所需的巨额资金投入、创新风险承担、资源配置优化、技术转化加速、绿色转型保障、产业链安全构建等都难以实现。因此,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构建与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相适应、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体系,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这不仅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转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02   金融支持医疗装备

新型工业化重点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主要包括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服务器、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领域,这领域普遍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和战略性强三大特征,即是突破国际封锁的关键阵地,也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

从医疗装备的层面来说,加大对医疗装备领域的金融支持在国家层面有重要意义。新型工业化要求高端医疗装备成为 " 新质生产力 " 的代表,而金融工具的全方位支持可以把 " 制造业升级 " 与 " 健康中国 " 两大战略拧成一股绳,可以使医疗装备产业贡献 GDP 的同时又为人民群众贡献健康红利,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升。除此之外,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金融对高端医疗装备的海外技术并购、独立自主研发的支持对于提升我国医疗装备产业链韧性、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与国家生物安全有重要意义。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医疗装备中高端影像设备、质子治疗装备、手术机器人等创新性医疗器械面临早期研发投入巨大、周期漫长的痛点,社会资本往往望而却步,而一级市场资本、科创板 / 北交所 " 绿色通道 " 以及央行科技再贷款等金融工具可以有效提供陪伴技术成长的 " 耐心资本 ",让创新从依赖政府补贴逐步转向依托市场自我造血,形成持续迭代的闭环。与此同时,医疗机构方面往往对于首台缺乏临床数据的设备有不敢轻易采购的现象,一台 3.0T MRI、手术机器人的费用动辄数千万,公立医院年度预算难以一次性承担,而通过首台套保险、融资租赁以及 " 厂商 + 银行 " 联合租赁等金融方案的帮助,医疗机构可以提前获得先进诊疗能力,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的同时,把技术风险转化为可分散的金融风险,帮助国产创新型医疗设备迈出商业化的 " 第一步 "。

从患者端的角度来看,金融对于医疗装备的全方位支持可以进一步把 " 高价稀缺 " 的医疗服务变成 " 普惠可及的健康保障 "。信贷、融资等资本支持对于国产医疗装备的研发支持有利于加速国产医疗装备的研发进展,从而打破进口垄断,降低患者的医疗服务成本,如近年来我国在医疗耗材领域的国产化突破下常态化集采的实施有效的将心血管、骨科等领域的耗材费用降低。除此之外,结合保险服务的加速支持,原本依赖于进口的尖端医疗技术可以通过纳入报销目录极大的提高对患者的可及性,使患者能更轻易的享受到高端医疗装备的同时显著降低自付比例。

03 投融动态

据来觅 PEVC 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医疗器械领域共发生 279 起融资案例,合计融资金额达 109.37 亿元,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脑机接口、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等创新医疗设备皆是 2025 年上半年的投融大热领域。从产业的投融趋势来看,尽管近年来医疗器械领域产业投融热度在多方因素影响下有所下滑,但近段时间来产业投融热度持续保持企稳态势,这代表着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双轮驱动下,资本市场对这一战略性新兴领域保持高关注度。这一趋势既反映出投资者对创新医疗器械独立自主发展的坚定信心,也体现了国家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对关键核心领域的持续加码。

下图是 2025 年以来医疗器械的部分融资事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登录 Rime PEVC 平台获取医疗器械赛道全量融资案例、被投项目及深度数据分析。

图表 2:2025 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领域投融情况

数据来源:来觅数据

  近期热文推荐

本文内容基于来觅数据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我们力求本文内容的客观、公正,但对本文中所载的信息、观点及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确或隐含的保证,亦不负相关法律责任。受研究方法和数据获取资源的限制,本报告全部内容仅供参考之用,对任何人的投资、商业决策、法律等操作均不构成任何建议。在任何情况下,对因参考本报告造成的任何影响和后果,来觅数据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工业化 医疗 集成电路 普惠金融 数字金融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