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4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不断完善,数据市场加快培育。
国家数据局局长 刘烈宏:去年推出了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 21 项政策,今年还将推出数据产权等 10 多项制度,一批围绕数据汇聚共享、开发利用的数据企业正在孕育兴起,标准、规范不断推出,数据交易日趋活跃,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正在加快构建。
此外,国家层面深入实施 " 数据要素 × " 行动,开展公共数据 " 跑起来 " 示范场景建设,以场景牵引带动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占全球 60% 鸿蒙系统生态设备总量破 11.9 亿台
刘烈宏介绍,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我国在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展示出我国显著的发展成绩。集成电路加快布局,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的完整产业链;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崛起,鸿蒙系统生态设备总量突破 11.9 亿台,为手机、汽车、家电等 1200 多类产品装上 " 智能中枢 ";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 60%。
2024 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 40 万家
刘烈宏介绍," 十四五 " 时期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据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研究,2024 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 40 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 5.86 万亿元,较 " 十三五 " 末增长 117%,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刘烈宏在发布会上介绍," 十四五 " 时期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实现长足发展。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截至 2025 年 6 月底,5G 基站总数达到 455 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 2.26 亿户,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有力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多地试点数据、语料作价入股等新模式
刘烈宏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推动数据交易需求攀升,截至今年 6 月底,各地高质量数据集累计交易额近 40 亿元。上海、天津、安徽等地正在试点数据、语料作价入股等新的模式,引导企业将高质量数据集折算为股权。
我国多数模型使用的中文数据占比超 60% 部分已达 80%
刘烈宏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家非常关心中文数据占训练数据的比重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国内多数模型使用的中文数据占比已超过 60%,有的模型已达到 80%。中文高质量数据的开发和供给能力持续增强,使得我国模型性能快速提升。
全国已建成 25 个数据流通节点城市 预计年底将扩大到 50 个左右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在 8 月 14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包含北上广深等 25 个城市在内的数据流通节点城市,布局了 16 个省市区的数据基础设施架构,并在今年 7 月底全面完成了互联互通。预计到今年年底,相关节点城市规模将扩大到 50 个左右,覆盖 80% 的省市区,为数据规模化跨域流通奠定设施基础。
上半年人工智能数据产品供给表现亮眼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在 8 月 14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主要的数据交易机构新挂牌上架的数据产品达到 3328 个,同比增长 70%,其中,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供给表现尤为亮眼。优质的数据供给,带动了各行业用数水平的提高,解决诸多痛点问题。
北京、上海等地已实现数据产品 " 一地上架,全国互认 "
沈竹林表示,在数据市场软环境建设方面,国家数据局积极推动数据交易机构的优化布局和进一步整合,同步推动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目前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已实现数据产品 " 一地上架,全国互认 "。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公开信息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