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者留学 昨天
“GPA78只能上港五吗?忍痛交完7w留位费,NTU它来了!”浙大学姐工作3年裸辞留学,成功拿到NTU、港理、港城录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本文为指南者留学学员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T 同学

浙江大学 软件工程

GPA:78.6 雅思:6.5

主要经历

课程设计

新冠肺炎疫情地图

工作经历

某集团测试部测试工程师

某支付有限公司技术部测试工程师

录取学校

都说留学申请,gpa 是重中之重。

可对于我这样的工作党,gpa 已经很难改变,78 分的低均分也让我一度担忧,这样的背景还有机会申请到好学校吗?

"

裸辞工作,我选择留学

"

经济下行时,放弃稳定的工作裸辞,在很多人看来是死路一条,包括我自己也一样。 

其实从 2024 年初,离职的念头就已经萌生,想离开的原因有很多,可我始终没想清楚离职后自己应该去干什么:

3 年的测试工程师工作经历,日复一日地上班并不能给我提供价值感和满足感,但这份 " 日常 " 却被视作 " 正常人应该有的生活方式 "。一旦离职,就意味着没有了收入来源,大环境本就糟糕,说不定下一份工作会更加难找,到那时我该怎么办?

一个问题接着一个地在脑海中盘旋,仿佛在死死按住我那只想要提交离职申请的手。但在这些声音中,一个愈发尖锐的声音不断刺痛着我的精神,在每一次加班回家的路上、在每一个辗转反侧的深夜,它一直在问我,你还要逃避下去么?下一次想要逃到哪里? 

多次地深度思考之后,我发现无论是找到新一份工作、还是考公、考研或是留学,或许都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也未必能实现所谓的自由。但即使问题始终存在,在当下探寻答案的路上,我都能真真实实地去体验、去探索。如果是这样,我想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方式——辞职准备留学申请。

5 月离开公司后的那一个月里,我开始着手准备雅思考试,很庆幸自己不是一边工作一边备考,因为对于我来说两手抓真的太难了。

低能量老鼠人一天 10+ 小时的班上完后,大脑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加上毕业后几乎完全不接触英语,单词和考试技巧早就忘差不多了,6 月初考雅思只有 6 分。

之后宅家刷了一个月的题,勉勉强强把成绩提到了 6.5。好在港新对口专业对雅思成绩的要求并不高,所以分数够用后就没有再考。 

利用工作党的优势,我这样选校定位

有了雅思的成绩后,我通过线上、线下联系了几家留学机构,刚开始一头雾水,加上我是选择困难大户,开始时举步维艰。

面谈了好几家,有些机构开口就是画大饼,粗略看了看我的经历,就觉得我能申请很多不错的学校,但我自己知道本科绩点 78.6 不占优势,想要申请好的学校,还需要根据我的工作经历衔接专业综合考量,而这些深入的分析,那些机构几乎都没提到,因此给我的感觉都不太靠谱。

后来遇到了指南者留学的顾问老师陈璐,她结合我的本科和工作背景后,决定抓住我在支付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工作经历,将目标放在了人工智能项目和区块链项目。

考虑到未来回国发展的就业需求,综合考虑了 QS 排名和专业相关度,我们把目标定在了港三新二,把港五作为保底方案。老师向我展示了多位工科背景学生申请到这些项目的案例,看到有这么多和我背景相似的同学成功上岸,让我安心了不少。 

在签约后的正式服务中,申请负责老师张姝颖和文书老师李倩倩没有回避我 GPA 的短板,而是更加深度挖掘我的相关背景,在文书上进行了深度的头脑风暴,主要聚焦于项目经历的技术细节和专业匹配度,并针对性地对推荐信内容和对象提供指导,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我们对 PS 的侧重点进行了微调,能够更贴合项目要求,突出个人能力,避免千篇一律。

总结一下选择机构主要需要考虑几个方面:个人背景、机构背景、文书流程、方案细节和服务内容,步步清晰可以减少大部分的信息焦虑。

在项目选择方面,我希望选择金融科技领域的大方向,但目标模糊,和老师的深度沟通帮我理清了几个关键维度:

1、专业选择:

部分 FinTech 项目偏金融和管理,技术深度不足,且与我本科的课程关联度不大,考虑到申请难度和我的基础知识情况,我需要和软件开发、密码学等技术强关联的项目。区块链项目与我背景和兴趣契合度很高,综合分析了几个项目的课程内容安排,也觉得比较合适。

2、排名要求:

由于对毕业后的就业要求,我对 QS 排名有一定的需求,但非 QS20 不可,更考虑项目本身的行业认可度和课程质量。QS 排名高只是锦上添花,香港和新加坡在区块链方面发展较好,且 NTU 区块链的项目有实习安排,抱着方便找实习刷经验的想法,最终确认了选择该项目的想法。

3、文书准备

基于在工作期间写项目总结和 KPI 的经验,文书提纲完成得非常顺利,主线逻辑和方向清晰明确。文书老师也能够在我的描述中精准提炼出亮点和内容,与我的沟通交流非常顺畅,所以文书阶段并没有太多波折。

文书中对我作为测试工程师的经历并没有泛泛而谈,更多的是深挖支付领域和语义识别领域的核心模块、技术运用和我对行业及个人发展的思考。比如我对复杂金融业务流程(例如多机构间对账)的痛点分析,渴望学习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透明化的诉求;强调利用 Python、Java 脚本提升测试效率,体现代码能力和技术热情。

递交申请的过程,老师沟通反馈非常及时,提供清晰的时间线和材料清单,及时处理各种流程问题,让我能够专注备考和文书,并且积极提供情绪价值,交流起来非常轻松和谐。 

放弃港理工 7 万留位费,我选 NTU

从 11 月开始,我就进入了申请等待期和 GRE 备考期(为了想冲一把 nus),在 12 月收到港理工 offer 的时候还是比较开心的,这是收到的第一个 offer,录取时间相对较早,留位费时间卡得很紧,和其他项目的时间差得很远。

因为那时我的 GRE 成绩还没达标,还未提交 NUS 的申请。考虑到港理工区块链项目本身质量不错,我选择缴纳了港理工 7.5w 港币的留位费,将其作为保底项目,安心备考 GRE。 

GRE 首考 306 对我打击很大。从小到大学英语最怕的就是背单词,这几年记忆力也日趋下降,GRE 的词汇量要求对于我来说很是艰难。我只好调整策略,针对性强化弱点,刷了 2 遍《GRE 镇考 3000 词》,制定详细的每日任务,逼着自己克服拖延症,严格执行计划,效果果然显著,终于达到了申请要求,最终以 323 分的成绩提交了 NUS 的申请。

我对雅思、GRE 多战的态度是:不用害怕。每一次考试都是暴露问题、调整策略、积累经验的机会。只要方法对,及时复盘,分数一定会上涨!

在备考期间我收到了港城 CS 项目的 offer 和 NUS 软件工程项目的面邀。NUS 当时的机面因为时间和 GRE 考试时间冲突了,准备非常仓促,就一个下午,面完没有后续,个人感觉希望不大,于是安心玩耍了很长一段时间。

命运弄人,我又是面试、又是准备了 GRE 的 NUS 迟迟没有来信,反而在 4 月收到了 NTU 区块链项目的推研信。NTU 我一共申请了两个项目分别是 ai 和区块链都是主审,一开始是更期待 AI 的项目一点,对区块链的期待值稍低,但能拿到 offer 也算比较满意。

NTU 推研成功率极高,相对来说我比较放松,没有太多焦虑。在老师的建议下我一边按照港理工的要求准备签证材料,一边耐心等待 NTU 的正式 offer。

期间想到港理工 7w 多的留位费,说没有犹豫是假的,那么高的留位费沉没成本还是让我非常肉疼的。但我还是比较向往坡坡的生活环境(当然不是因为我是 KPOP 女 > ₃ <)在 7 月终于收到 NTU 的正式 offer 后,我欣然接受了 NTU 的录取。

回顾了一下我的申请历程,也会陷入自我怀疑,如果能早些准备雅思或 GRE,提分空间和时间会更充裕,申请结果会不会更好?如果能对项目成果多做思考和挖掘,或许面试会有更好的表现?不过事实不可改变,接受过程中间的不完美也很重要。就像当初选择辞职留学一样,我依然会选择专注于当下可控和期望之事,而非虚无缥缈的可能性。 

如果有人问我,辞职留学到底好不好?我可能不能给予明确的回答。对于像我这样的大多数人来说,人生无法重启。只是在我心中,人生最宝贵的是经历。每一次选择都是在构筑自己的命运,每一次出发都是在构建一个更完整的自己。所以听从内心的声音,并且付诸行动就不会后悔。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EN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雅思 录取 工程师 理学 硕士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