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想纯电车型 i8 发布前一天,理想汽车 CEO 李想开通了自己的抖音账号,试图以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拉近和用户的距离。
李想抖音账号已发布的 10 条视频中,7 条和 i8 有关。理想对 i8 的重视体现在诸多细节里,比如以往发布会往往只有 1 个小时,这次却持续了 2 个小时。就连李想自己都说,这是理想汽车有史以来租用过的场地最大、举办过的最大规模发布会。
但在李想眼中 " 没有对手 " 的 i8 上市后,并没有重现理想 L 系列车型的销售神话。i8 Pro、Max、Ultral 三个版本并没有标配冰箱、彩电、大沙发,这曾经是理想 L 系列畅销的关键,i8 过于前卫的设计和 32.18 万起的售价,也让消费者顾虑重重。上市已经过去两周多,理想汽车没有公布 i8 的订单数据。
去年理想 MEGA 车型遭遇滑铁卢后,李想曾在内部反思,称理想 MEGA 和高压纯电,必须经历一个理想 ONE 和增程电动相似的从 0 到 1 阶段,无法像理想 L 系列一上市就能拥有从 1 到 10 的经营势能,这是我们对于纯电战略节奏的误判。
作为理想汽车产品家族的高压纯电系列,i 系列车型承担着理想打破想象天花板的重要任务。今年年初,理想汽车表示,公司目标是在 3 年内跻身高端纯电市场第一梯队。眼下这个目标看起来依然有实现的可能,关键看理想如何出牌。
纯电第二枪,李想火速听劝
8 月 5 日上午,关于理想 i8 配置调整的消息就传播:" 肯定有大惊喜 "," 等十二点,很爆,不只是权益 "," 据说是三个版本合成一个,调价格,重发。"
i8 起售价 32.18 万元,和增程车型 L8 一样,设有 Pro、Max 和 Ultra 三个版本。不过,Pro 版缺少了标志性的冰箱且不能选装,售价 30 多万电池供应商是欣旺达而非宁德时代。市场上售价 30 万元以上的车型几乎都是宁德时代的电池。Max 版本没有标配二排屏,被李想认为的 " 越野车 + 轿车 +MPV" 的外观,也让消费者很难接受。
8 月 4 日," 车 Fans" 孙少军在直播中透露,7 月 28 日— 8 月 3 日这周,理想上周新增订单约 13000 单,其中 i8 大定订单达 6000 单左右,Ultra 版本占 70%,Max 版本占 20% 。
" 第一眼就是配置和价格混乱,冰箱彩电大沙发是理想的卖点,但是搞成三个配置,要拿满冰箱彩电沙发竟然还要高配 ",一位近期离开理想汽车的员工对这样的情况感到有些疑惑。
站在理想的角度,把增程当做纯电的标尺,i 系列和 L 系列一一对标似乎并没有问题。一位汽车博主称,成本结构明显更高的纯电,同配置的增程同价已经是当前局面下的极限最优解。不是纯电不够便宜,而是当下的环境里,增程有点贵了。而增程市场理想本身是价格标尺,只是现在随着市场变化,价格标尺的基准线变化了。
与此同时,纯电车型 i8 发布时,恰逢蔚来子品牌乐道 L90 发布,同样的纯电车型、更多空间、标配冰箱彩电大沙发,售价却便宜将近 10 万。" 乐道 L90 原本和 i8 不是一个级别的车,但被对方强行对标了 ",上述员工称。这些都导致了很多潜在消费者对 i8 兴趣有所减弱。
8 月 5 日中午 12 点,理想汽车官宣了其对 i8 的配置和价格调整:取消了 Pro、Max、Ultra 的划分方式,统一为 i8 Max 单一配置,并将售价从 34.98 万元降低至 33.98 万,同时提供后舱娱乐屏套装作为选装,价格 1 万元。
理想汽车 CEO 李想表示,i8 这是一次 " 听劝 " 的调整,从 3 个版本调整为 1 个,是为了对齐理想 ONE 的价值定义。" 此前理想 i8 延续了理想 L8 的版本配置特点,是我们陷入惯性思维了。"
一位理想汽车前员工对这样的调整并不感到惊讶,他对 Tech 星球表示,理想最大的优点就是反应迅速。
8 月 7 日,Tech 星球走访位于北京合生汇的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乐道汽车门店,下午 5 点半左右,在同一时间段内,理想汽车有 5 位客户进店,小鹏有 6 位,乐道有 4 位。小鹏门店几乎所有客户的关注点都聚焦在刚刚发布的小鹏新 P7,而乐道门店只有 L90 和 L60 两款车。
可能是不在周六日,这三家门店的流量并无较大差异,理想将 i8 放在了门店的显著位置。但是进店的客户并不是所有人都在看 i8,更多人还是关注理想 L 系列产品。
前有问界、后有零跑,大本营失守?
理想曾经定义了家用 SUV 的产品形态,依靠 L 系列产品更是成为了蔚来、理想、小鹏中销量最早突破百万辆的企业。
理想的好日子并没有过多久。2023 年 9 月,问界推出新款 M7,作为赛力斯和华为发布的第二款车,新款问界 M7 直接对标理想 L7,M7 上市一个月后大定订单就超过了 6 万台。
后来,赛力斯又推出了问界 M9,对标理想 L9。一位理想汽车员工告诉 Tech 星球,理想当时的策略是错位竞争,用 MEGA 对战问界 M9,L6 对战问界 M7。
但这种竞争策略并没有完全生效。MEGA 超前的外观设计让大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而由于外观引起的舆论,也让理想遭遇了成立以来最大的争议。
今年 5 月 MEGA 焕新升级,据理想官方透露理想 MEGA Home 在 5 月下旬开启交付,理想 MEGA 的稳定交付量预计可以达到 2500-3000 辆 / 月,相比 2024 款的稳定月交付量实现 150%-200% 的增长。
根据赛力斯官方数据显示,问界 M9 从去年 2 月底开始交付,2024 年全年累计销量为 15.1 万辆,月均交付 1.5 万辆。2025 年上半年问界 M9 累计销量 62492 辆,月均交付 10415 辆。
很明显,MEGA 并没有成功狙击问界 M9,但理想 L6 并不逊色于问界 M7。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中大型 SUV 车型中,理想以 97531 辆销量排名而第一,问界 M7 以 34064 辆的销量排名第五。
制图:Tech 星球,数据来源乘联会。
增程赛道上,理想的对手也越来越多,比如小米汽车第三款车型就是面向家庭用户的中大型 SUV,而小鹏汽车也有类似的车型规划。
理想的销冠宝座正被像素级复制他的选手零跑汽车取代。根据乘联会数据,零跑目前已经连续 3 个月月问鼎新能源销量冠军。这也意味着,在增程领域,理想如果想下沉做更便宜的车型,竞争也会非常激烈。
增程赛道越来越拥挤,从理想汽车的销量可见一斑。据 "21 世纪经济报旗下媒体一见 Auto" 报道,今年理想汽车内部曾两次调整销量目标,第一次是从 70 万辆调整至 64 万辆,第二次计划从原来的 64 万辆或调整到 58-60 万辆,不过内部对于第二次具体销量目标的调整还没有拍板。对于销量目标的调整,理想目前并未公开回应。
今年 7 月,理想汽车连续两个月实现同比销量下滑,7 月下滑幅度甚至接近 40%。根据理想官方数据,今年上半年,理想累计交付 20.4 万辆,想要实现销量目标,理想需要另外一款 L6 一样的爆款车型。
i6 要扛起大旗
蔚来、小鹏都曾遭遇过低谷期,他们当时的情况并没有比现在的理想更好,但依然可以靠强大的产品力从低谷中走出来。
作为新能源汽车中最早盈利的选手,理想比蔚来和小鹏现金更充沛—— 2025Q1 理想的短期可动用资金约为 1100 亿元。对比同行来看,被消费者戏称为 " 北京现金王 " 的小米集团有 1350 亿元。
这意味着,在纯电领域理想依然有极大的试错空间。i8 的迅速调整也证实了理想的组织敏捷速度。
关于 i8 的销量李想曾在微博发帖称:大家可以去查查数据,实际售价在 30 万以上的纯电 SUV,现在第一名是谁,月销多少。看完这些数据,大家觉得理想 i8 的合理订单数据是多少。这似乎代表了内部对理想 i8 的销量预期。
另一个值得参考销量的数据是,8 月 13 日,理想汽车官方称,到 9 月底,将保障超过 8000 台的理想 i8 交付到用户手中,同时向 10000 台的交付发起挑战。这意味着,理想起码准备了 8000 台的产能。
招商证券的研报显示,估计理想 i8 稳态月销量在 3000~5000 辆。考虑到中大型及大型纯电 SUV 在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销量占比仅约为 8%,销量排名第一的特斯拉 Model Y 长续航版的月销量仅为 7000 辆,第二名为 3000-5000 辆。理想 i8 如果能达到 3000-5000 月销量,也已经是不错的成绩。
这也决定了 i8 并非走量车型,而即将在 9 月份发布的 i6 成为了重中之重。
不同于 i8 面向 30 万 -40 万的蓝海市场,i6 将是理想汽车首款面向主流市场的纯电 SUV,定位五座中大型 SUV,官方称新车具备超宽敞的越级空间,采用短前后悬和长轴距的组合带来超高得房率,同时又让 i6 拥有灵活操控。它的直接竞争对手将是特斯拉 Model Y、小米 YU7 等重量级选手。
" 过去看特斯拉的用户和看理想的可能没有重合,但这次理想要直面特斯拉了 ",一位行业人士称。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理想销售已经开始发帖预热称:i6 是 Model Y 最强大的对手。
理想已经开始为 i6 的销量做准备。据 36 氪报道,理想汽车宣布调整销售与服务体系的组织架构。此前施行的 " 五大战区 " 制被撤销,合并成 " 销售 " 部,原中区负责人韩希任销售部负责人,管理一线销售。这意味着销售资源会更集中,管理效率也可能会大规模为提高。
接下来,就看 i6 的价格和产品力了。(王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