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公布的一份 7 死 1 伤车祸调查报告,曝出司机(36 岁)患病、汽车超员、非法运营、低速行驶等问题。
事故现场。图源重庆市应急管理局。
2025 年 4 月 3 日 15 时 18 分许,夏 * 驾驶小型普通客车搭载 7 人自垫江县出发,沿高速公路向重庆主城方向行驶,行至长寿区八颗路段追尾碰撞夏 ** 驾驶的渝超重型半挂汽车列车,造成 7 人死亡,1 人受伤。
据重庆市应急管理局于 8 月 7 日发布的《重庆 S39 渝长复线高速 "4 · 3" 较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的事故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驾驶人夏 * 患有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事发前驾车行驶中多次偏离正常行驶轨迹、骑压行车道分界线,事发时车辆在向右偏离轨迹过程中且未采取制动减速措施的情况下,以 98.78Km/h 的速度追尾撞击前车,其因重症呼吸障碍病理性嗜睡导致注意力分散的行为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次要原因:被追尾的重型半挂汽车列车低速行驶,且其运载的超限货物尾端未规范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间接原因:夏某驾驶机动车非法营运且超员。
图源重庆市应急管理局
报告指出,经调查认定,重庆 S39 渝长复线高速 "4.3" 较大道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患有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夏鱼驾驶渝 AU**2S 号车非法营运且超员,渝 BV**58/ 豫 Q**92 超重型半挂汽车列车低速行驶导致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同时,暴露出有关部门非法营运监管方面的问题。
一场事故造成 7 条生命的陨落,最直接的来源是日常生活常常被忽视的睡眠杀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打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其核心病理机制是睡觉时上气道部分塌陷,气流受到阻碍出现打呼噜和低通气或上气道完全塌陷出现呼吸暂停的疾病。" 每 5 个打鼾的人之中,就有 1 人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世界睡眠学会秘书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韩芳教授介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作为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患病人群比没有该病症的人群猝死率高出 3 倍,早发现、早诊治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疾病与单纯打鼾完全不同,而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鼾声大且不规律,晚上有窒息感或常憋醒,身体反复缺氧,夜尿增多,睡眠紊乱,还会在白天出现嗜睡乏力,精力不足,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这种嗜睡不仅令人疲乏,更会在驾驶中成为致命威胁。
那么关于重度鼾症如何区别?
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危害?
日常如何防治呢?
↓↓↓
来源 /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