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08-15
通水通电!西安这个古镇商街式服务区即将投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

由陕建一建集团

施工建设的秦渡服务区

目前北区及南区

各个基础设施已全部装修完成

并实现通水通电

预计将于 9 月底正式投入运营

这里不仅是休憩驿站

更是一座浓缩了

非遗文化、美食体验的 " 高速古镇 "

也是

西北首个新田园主义服务区

陕西首个关中风情交旅融合示范区

西安首个新时代秦渡特色美食聚集地

将成为西安重要的

" 文化 + 旅游 + 交通 " 融合示范窗口

从 " 单体建筑 " 到 " 古镇商街 "

秦渡服务区位于京昆高速西安至涝峪口段,总用地 180 亩,南北两区各 90 亩,包含 2857 平方米的综合服务楼,1838 平方米的公寓楼,南北区均配备机修间与加油加气站,每区均设有机修间、加油加气站、电动汽车充电各类停车位 222 个。

不同于传统服务区 " 单一建筑 + 分散功能 " 的布局,秦渡服务区以 " 文旅古渡,美食新津 " 为主题定位,创新性采用古镇商街式设计。

步入服务区,青瓦灰墙的仿古建筑沿主街错落分布,商铺、驿站、文化展示区以步移景异的格局串联,形成 " 逛商街、赏非遗、品美食 " 的沉浸式体验场景。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空间利用率,更让短暂停留的司乘人员能在步行范围内完成休憩、消费、文化体验等多元需求。目前服务区已规划了 20 余种经营业态,涵盖餐饮、零售、文化体验、便民服务等,通过 " 商街 + 场景 " 的模式,让服务区从功能性场所升级为 " 可游、可赏、可体验 " 的旅游驿站。

高速路上的 " 关中文化微博物馆 "

作为交旅融合示范项目,秦渡服务区将文化传承与服务功能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条 " 非遗文化体验轴 "。户县剪纸、关中布老虎、虎头鞋、农民画等 10 余项关中代表性非遗项目已确认入驻,通过 " 展示 + 体验 " 的方式,让传统文化 " 活 " 在高速路上。

▲户县剪纸、关中布老虎

▲虎头鞋、农民画

在非遗展示区,游客不仅能观赏到色彩艳丽的户县农民画原作、造型憨萌的手工布老虎,还可在师傅指导下体验剪纸的镂空技法,或亲手缝制虎头鞋挂件。服务区还计划定期举办非遗主题市集、手作工坊等活动,让文化体验从 " 静态展示 " 变为 " 动态互动 "。

从 " 快餐果腹 " 到 " 风味寻根 "

对于司乘人员而言," 吃 " 是服务区的核心需求之一。秦渡服务区在引进连锁餐饮品牌的基础上,重点打造 " 陕西特色美食聚集地 ",让 " 路过 " 变成 " 专程打卡 "。

" 秦镇米皮 " 的米香、" 户县摆汤面 " 的筋道、" 袁家村酸辣粉 " 的酸爽 …… 这些耳熟能详的关中风味将在服务区集中呈现。其中," 秦镇米皮 " 作为鄠邑区传统名吃,其制作技艺已入选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区特别引入老字号传承人现场制作,从磨米、蒸皮到调汁全程可见,确保口感地道;" 户县摆汤面 " 则还原了 " 面在碗中、汤在盆中 " 的传统吃法,让食客体验 " 一碗面过三关 " 的仪式感。此外,油泼辣子、biangbiang 面、长安酥饼、秦镇小油糕、老陕卤猪蹄等经典小吃也将一一亮相,形成 " 一站式吃遍关中 " 的美食矩阵。

从 " 交通节点 " 到 " 文旅亮点 "

服务区作为连接交通与旅游的关键节点,承载着展示地域文化、拉动消费的重要功能。秦渡服务区通过 " 商街式布局 + 非遗体验 + 特色美食 " 的模式,既提升了司乘满意度,也为地方文旅产业引流。

未来,服务区还计划与周边的特色景点达成合作意向,后续将逐步推出文旅导览、特产代购等延伸服务。

9 月底

这座 " 会讲故事的服务区 "

将正式揭开面纱

这里,既是旅途的补给站

更是文化的加油站、美食的寻味地

来源 / 陕西建工 陕西交控集团

相关标签

古镇 博物馆 基础设施 电动汽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