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电影 5小时前
打不动的成龙,眼泪还值几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今年最爽的爆米花是哪部?

Sir 也没有想到:

龙叔?!

片子 Sir 已经聊过了

今天,得从《捕风追影》的彩蛋聊起——

花絮彩蛋,"cut!",成龙从堆满杂物的置景中爬出。

有点艰难。

剧组人员鼓励:" 还能打二十年呢!"

成龙一愣:" 啊?太残忍了吧?"

二十年很夸张吗?

唉。

事实是,现在,已经很夸张了 ……

Sir 手指头和脚趾头都用上,在成龙豆瓣页面上计划上映(真人且主演)的电影,一共数出了 14 部,而最远的一部已经排到了十年后的 2035 年。

仅在今年,就有 4 部。

这位工作积极性爆棚的古稀老人,依旧在全球开花,而且胃口很大,今年他在国外接受采访时说:"《尖峰时刻 4》的剧本正在写,另外我还想拍一部《上海正午》的续集。"

还打得动吗?

喏——

△ 《捕风追影》中的冰山一角

还能打?

但在跳广场舞的年纪,还真的能拼拳脚吗?

这一点成龙自己当然最明白,前不久他现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接受终身成就奖。

面对采访他说的不再是自己 "Still can fight"。

而是," 我要成为亚洲的罗伯特 · 德尼罗 "。

成龙:" 我想成为亚裔版的罗伯特 · 德尼罗。" 他解释说,主持人介绍他出场时,总是会做出一个武术动作。" 没人会用武术动作来介绍罗伯特 · 德尼罗。" 成龙说着,引得现场笑声不断。

所以他希望自己能被看作 " 一个能打的演员 ",而不是一个仅仅以特技闻名的动作明星。" 现在他们只会说:‘成龙是个好演员’," 成龙说道。" 所以你才给我这个奖。"

从动作演员,到一个 " 能打的演员 "。

从动作,到表演。

无需考虑时间问题,Sir 确信,71 岁正是搞 Plan B 的好年纪。

谁让他是成龙?那条命怎么看都比你我硬太多 ......

然而。

问题也在这儿:

" 成龙 " 这俩字,或许是他迈向演技派的最大桎梏。

今天,Sir 跟你唠 5 块钱别人不爱唠的——

成龙,演技到底行不行?

01

截至目前,成龙已公开确认的 " 终身成就 " 至少有 9 个。

包括了奥斯卡、金像、亚洲电影大奖、上海电影节以及刚刚获得的洛迦诺终身成就金豹奖。

然而。

有几个影帝呢?

两次金 . 马,1992 年《警察故事 3》和 1993 年《重案组》,是联庄。

以及金鸡,来自《新警察故事》。

作为那几年香港电影 " 北上 " 的排头兵,最后这个颇具鼓励性质。

他的获奖感言也十分坦率:" 获得这个奖不代表我演技好,除非明年你们再颁一个奖给我。我希望明年还是这些评审,我知道你们不只喜欢演技,还喜欢动作。"

而在他的根据地——

成龙 10 次提名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获奖数,零。

最遗憾的是 1986 年第五届,他以《龙的心》《警察故事》双重入围,但最后却输给了郑则仕。

△ 电影《何必有我!》,是肥猫这一称呼的出处

动作明星很难拿金像奖吗?

难。

喜剧演员,也很难。

但之于成龙,只是演员工种的问题吗?

要知道,李连杰曾经也靠《投名状》摘得了金像影帝,仔细对比他俩,或许就能分析出问题在哪。

至少三点——

影响力相对更强(国际性更强)、形象更固化(平民英雄身份固定),以及不可避免的出产作品更工业。(呃,烂片太多 ......)

概括一下,就是顶级巨星与一流明星的差别。

就像你很难在都市的核心商圈一流旺铺,开一家哲学书馆——巨星的光芒太亮,反而演不出角色需要的阴暗面。

难。

因为一双双带着期待的眼睛,已经焊死在他身上了:

即使穿上汉奸的衣服,他 " 也是个地下工作者啊 "。

问题就在于成龙身上太过强烈,且独树一帜的工业轨迹。

自成龙 80 年代去好莱坞复制李小龙路线失败之后,回到香港嘉禾再启动的他,几乎同时拍了三部重要的电影 ( 系列 ) :

前两部《福星》《龙的心》。

一部商业动作喜剧,一部悲情文艺,但都是对标着彼时新艺城炙手可热的《最佳拍档》和《搭错车》,是成功的爆款复制。

而第三部,则是《警察故事》。

陈家驹是啥样的人?

正义、执着、责任感 ......

这些是对待敌人。

乐观、隐忍、顺从 ......

这些是对待他的处境,或者说对整个环境。

叠加在一起,构成了陈家驹:一个公约数一样的,拥有强烈正义感的普通人。

这简单而有效。

因为你知道这个跟我们一样窝囊的人,终究会以一跃而下的身姿,替我们狠狠出口恶气。

最大的表演魅力,不是打。

而是挨打后的反击。

《警察故事》后,用以命相搏的高位动作特技,给原本高度工业化的 " 平民英雄 " 类型作品注入新鲜、激情。

甚至是奇迹。

——这成为了成龙独树一帜,至少别人不敢的爆款路径。

而这之后的几十年,成龙都紧紧攥着那份乘胜追击的剧本,就像他 10 次金像奖提名,有 7 次都是在扮演警察。

这份草根正义,也在一次次的如法炮制中成为铁铸面具,紧紧扣在成龙脸上。

戏中的角色、戏外的拼命早已融汇在一起,慢慢地在资方、在导演、在观众心里。

成龙他,好像只能是个英雄。

02

成龙公认演技最好的两部片,也都没有打破 " 英雄 " 魔咒。

头一部,《新宿事件》。

主角铁头,是非法移民又是犯罪者,穷、苦、遭歧视,底层中的底层。

但你看成龙。

穷得磊落,苦得正派。

看个小设计——

警察来抓非法移民问话,原本地位一高一下。

可他一抬头,就把对方狠狠晃了一眼,形势逆转。

很显然。

导演尔冬升并没有以真正的草根出发去设计铁头这一形象。

成龙曾用三个词概括了这个角色:从来不笑、不会功夫、悲情。

最后一个词没说全。

是的,悲情英雄。

关键词仍是英雄。

这一段更明显——

铁头在酒吧门口洗盘子,经过的同乡女人(后得知是酒店老板),随手就是一笔 " 打赏 "。

有占小便宜的侥幸?

没有。

有被人施舍的羞耻?

也没有。

无卑无亢,接过钱揣进兜,再看着对方离开的背影,眼神坦荡、大方。

像是红尘滚滚中,英雄望向红颜快慰。

高自尊且无自卑,有心志但没心计。

扮真底层?

很难。

导演不会这样设计,观众也不会真的接受,这张刚正不阿的脸所能承载的阶级底线,只能是虎落平阳,绝当不了一只猫。

对比其他角色。(尤其是吴彦祖演的阿杰)

其他人真的是在漂洋过海讨生活,而铁头更像是过去成立支部,是去带领大家搞工人运动的。

人设如此,那成龙的表演就不好吗?

当然优秀。

《新宿事件》中极致的怒与极致的痛,并非刻在铁头这个角色身上。

而是与成龙本身融为一体。

正是因为这个联通戏外的英雄形象太过饱满充盈,这使得他的表演只要足够简单、真诚,都变得打动人心。

归根结底。

成龙最有魅力的表演模式,无非两种:

英雄,与建立在英雄身上的反差。

这是成龙的资本,似乎也成了捷径。

而后者在成龙极其高产的作品序列中,方式和质量总是参差不齐:英雄可以搞笑、可以冷笑话、可以无厘头。

直到有一天。

出现了这个背影——

哦,原来比英雄落难更令人心酸的。

是英雄迟暮。

就好像,我们都知道成龙也老了,但这一次,他终于自己承认了。

《英伦对决》里。

一来,动作戏不占重头;

二来,演技醒目。

最重要的一点是,关于自己老了这件事,他好像承认了。

特征是克制。

成龙出演一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复仇者,但面对的是 " 门无法从这一侧打开 " 的绝望。

求警察为女儿讨公道,吃了闭门羹,无助。

回到女儿生前的房间,失了魂一样行走。

把头埋进她衬衫的袖子,细细嗅。

就这么颓下去?

他抬起头,一颗眼泪精准地砸落,眼神又燃起火来。

反击箭在弦上。

我没有亲人了

结合《英伦对决》阴郁、克制的整体风格,成龙的表演需要往里收,做到点到为止便能够打动人心。

而这一切,也在为反击蓄力。

最燃也最动人的一段,是大战在即,主角车门练臂力,车身练体力,准备战场。

像一条老狼在磨尖自己的牙。

说实话,情绪并不复杂。

但表演技巧上隐忍克制,又与我们熟悉但又明显衰老的脸,构成了一种浑然天成。

这不算捷径。

这是他挣来的。

像是一种剑术境界,叫 " 无想剑 "。

无想即无思,指剑士完全投入,达到身心与剑感的交融,不受任何约束,但面对一切情况都能自然反应,准确地击中敌人。

是种内功。

在 Sir 眼中。

而 " 成龙 " 这一身份,对于身为演员的成龙来说,早已是扔不掉也甩不脱的底色。

或成为枷锁,或锦上添花。

而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精彩的且适合成龙施展的剧本。

最后这个,成龙大哥有点过于不挑了 ……

他是有活就上啊。

03

主观地说,成龙要成为 " 亚洲德尼罗 ",需要一个个好剧本,需要一个个好角色。

客观地说,对于成龙很难。

因为事实上 " 亚洲德尼罗 " 的说法,也不是头一次了。

(Sir 找到的)最早的一次是在 2004 年——

我喜欢罗伯特 · 德尼罗,还有克林特 · 伊斯特伍德,他们到现在还能演戏,而且还演一些打斗镜头。我的目标就是想成为像他们那样的演员。

某些角度是一致的——

作为超级明星、传奇演员,乃至电影史一部分的这两位,演员魅力都早已侵蚀掉了一部分演技的发挥空间。

是的,德尼罗也很标签。

走在路上你不会招惹那个老头儿。

因为你能感受到:

眼前这个人直到下葬,腰上都会别着把枪管被锯短的史密斯威森。

但。

德尼罗也有一种松弛,他晚年更多转向了 " 不太使劲 " 的轻喜剧,担当耍宝的风骚老头。

而成龙像永不松懈的发条机器。

疯狂工作拍戏,毫不顾忌地消费自己。

越想使劲,却越让人感觉使不上劲。

《英伦对决》口碑爆炸之后,迎来了神憎鬼厌的《机器之血》;如今《捕风追影》广受好评,马上就要迎来 5.5 分《熊猫计划》的续集。

偶有好作品令人眼前一亮,但更多的这些趋利避害的预制菜,是一个又一个飞鹰,一个又一个 jackie。

背后一整个成家班在等着饭吃,以至于成龙大哥也并不避讳这种情怀生意。

于是勤奋地在电影中扮演 " 自己 "。

勤奋得令人不适。

jackie!

真是 jackie!

这次的《捕风追影》。

算是久违了。

更是好兆头。

虽说论演技,他的角色空间,很难追得上这回足以在哥谭安家落户、气场直逼希斯 · 莱杰的梁家辉。

甚至,他依旧在扮演 " 自己 ":曾经的警察、利落的身手,和肩膀上永远不回放下的责任感。

只不过。

这次出现在镜头前的,不是 " 大哥 " 而是 " 成龙 "。

是一个亲切的老人家。

关键在于,不畏老。

亲切的脸上遍布沟壑,锐利的眼神也爬满皱纹。

可出场之后两句台词就为人物定住了调。

看看我黄德忠

尚能饭否

熟悉的感觉回来了——

这是坦诚也是反抗。

电影里,成龙演技最高光的片段,是在一张餐桌上。

一段戏中戏:

黄德忠和小猪(张子枫 饰)一对上下级警员,卧底为街坊父女,陪着行动目标 " 影子 " 吃饭。

关于额头上的伤疤,两人在敌人面前互吐秘密,紧张之中竟彰显出了动人真挚。

亲切到 Sir 一时有些错乱,分不清这是一位警察,还是一位真正的父亲。

待到危机解除,镜头向后一拉:

居然是万家灯火。

温馨过后紧接下一场:

杀手驾到,危险降临。

怎么办?

哦,对了,他还能打!

Sir 当时坐在影院座位上,大松一口气的同时,听到耳后传来很小的一声嘟囔——

" 啊,还好他是成龙。"

是啊。

" 亚洲德尼罗 "?

他创造出了太多奇迹,或许不欠我们另一个了。

除非这个勤奋的老头自己还不满意。

71 岁嘛,正是实现梦想的好年纪。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成龙 尖峰时刻 奥斯卡 上海 武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