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瑞财经 曾树佳
过去的这个季度,京东犹如一个 " 多面手 ",它布局动作频频,左手收购德国消费电子产品零售商 Ceconomy、香港佳宝超市,右手加码外卖、酒旅、短剧、医美、具身智能等领域,身影活跃。
而作为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也高调现身,两次登上了新闻联播。
8 月 14 日,京东披露二季度财报,外界得以窥探它在过去这段时间的战略成果。
利润短期承压
整个二季度,京东集团收入为 3567 亿元,同比增长 22.4%,远超市场预期,而且再次刷新近三年来同比增速的纪录。
其中,京东零售以 3101 亿元收入贡献了 87% 的营收,同比增长 20.6%。
而受益于核心零售业务的驱动,京东二季度的毛利率,达到 15.9%,已连续 13 个季度实现毛利率同比提升。
但它营收与毛利的铺垫,却无法托举起净利润。
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京东二季度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 74 亿元,相比于 2024 年第二季度的 145 亿元,下降了 48.97%;净利润率从 5.0%,下降到了 2.1%。
在业绩电话会议上,京东管理层表示,短期利润率可能因行业竞争和投资节奏出现波动,但长期实现高个位数利润率的目标不变。
按照其管理层的表述,驱动盈利提升的因素,包括持续提升供应链上下游效率、改善商品毛利率、降低物流成本。
而新业务的投入,旨在突破增长天花板,虽短期影响利润率,但将逐步转化为新的增长动力,并与核心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细看京东在第二季度的各项开支,基本都上升了。
其中,履约开支增加 28.6% 至 221 亿元,该项开支主要包括采购、仓储、配送、客户服务及支付处理开支。
期内,它的研发开支也增加 25.7% 至 53 亿元,而由于股权激励费用的增加,其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了 53.2% 至 33 亿元。
另外一项大幅增加的开支,为营销开支。二季度,其营销开支增加 127.6% 至 270 亿元,主要是由于用于新业务推广活动的支出增加。
截至 2025 年中,京东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及短期投资,总计 2,234 亿元,比去年末有所下降。
外卖带来流量
京东的新业务,主要包含京东外卖、京东产发、京喜及海外业务。二季度,以京东外卖为核心的新业务板块,收入增加 198.8% 至 139 亿元。
据披露,京东 618 期间外卖业务日单量突破 2,500 万单,入驻质量商家超 150 万家,截至二季度末全职骑手规模已突破 15 万人。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京东生态系统下的人员总数约为 90 万名。而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止十二个月,京东生态系统的人力资源总支出达到了 1,360 亿元。
京东为了新业务耗费人力物力,也收到了些许回报。
京东 CEO 许冉表示,外卖业务为公司带来了明显的流量和用户增长。
2025 年二季度,京东用户活跃度、用户数、购物频次等都出现了大幅提升,且外卖用户购买京东电商品类的转化率也在提升,尤其是在商超等品类上,看到大量的分叉购买。
骑手不满扣款机制
在京东眼里,外卖业务不是追求一两个月的短期成绩,而是希望长期做下去,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目标始终是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外卖业务也会逐步释放规模效应,改善整体效率,同时持续发挥外卖与核心零售业务之间巨大的协同潜力,为整个集团的长期增长持续提供动力。
针对当前激烈的 " 外卖大战 " 现象,许冉强调,京东 " 不会参与恶性内卷 ",公司将坚持自己的叙事,打好自己的仗,不会跟随竞争对手的节奏。
此前,刘强东谈到过去时曾说到,最近的五年是京东失落的五年,是走下坡路的五年,没有创新、成长、进步。未来,京东每年都会有一个超级项目。
眼下的京东,似乎有意识在加快步伐,找回 " 失落的五年 ",其中尤为重视外卖业务。
尽管京东外卖强调长期主义,刘强东甚至一度请骑手喝酒,相处画面融洽。但仍有不少骑手对其扣款机制,有着不同的声音。
一位网友在 " 黑猫投诉 " 平台上陈述,他近日接到一笔京东外卖订单,在配送过程电动车发生故障,不能继续配送,上报了平台,可事后,平台又扣了他 10 元钱。
他认为,发生不可抗拒的事情,平台不该扣他的钱。
另外一位骑手也发长文,陈述了自己的经历。
此前,他在进行配送时,因遭遇极端暴雨天气,导致订单超时。
当晚暴雨倾盆,路面积水严重,视线极为模糊,为了确保安全,他不得不放慢速度,甚至在某些积水较深的路段,只能小心翼翼地推行,这极大地影响了配送的时间。
然而,在他按照平台流程进行申诉,并提供了当时暴雨天气的照片等证据后,申诉却被驳回。
他觉得,平台在处理申诉时,未能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缺乏人性化和合理性。
相关公司:京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