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理念,天津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牵引,联动北京、河北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赵敬波,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他告诉记者,这两年,蓝天白云多了,能出好片儿的日子也越来越多。今年春天,他就在盘山拍下了一张得意之作。
挂月峰、中国尊,直线距离超过 102 公里,能在镜头中同框,得益于京津冀联防联治,带来的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三地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2024 年,京津冀三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249 天,比前一年增加了 13 天。目前,机动车等移动源污染排放,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来源,占比超过 20%,尤其存在跨区域流动范围广等问题。为此,京津冀生态环境局综合执法大队的队员,每月都会进行生态环境联合执法。
这里处在北京市平谷区和天津市蓟州区的交界,平均一天有超过 200 辆重型柴油车往返京津两地。眼前的这个设备,就是三地环科院联合研发的。采集到的车辆信息、尾气数据等都可以共享。曾经有过超标排放的车辆信息,会同步推送给三地,实现共同监管。包括移动源污染在内,京津冀围绕水环境、危险废物处置等 6 方面,联动治理。京津冀把立法协同作为突破口,做好生态保护,2020 年 5 月 1 日起,三地分别出台《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并同步正式施行,首次提出京津冀协同防治策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京津冀逐步统一降碳产品价值核算标准,建立常态化交易机制,推进碳足迹管理体系以及碳普惠管理办法。天津是国家首批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之一。自 2013 年启动试点工作以来,已将覆盖范围扩展到工业全行业、货运港口、水上及航空货物运输行业。截至 2024 年底,我市共有纳入全国碳市场企业 24 家,全部企业碳排放总量占全市 70% 以上。通过市场手段加速绿色产业化。位于天津港北疆港区 C 段的全球首个 " 智慧零碳 " 码头,绿电 100% 自给自足;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产品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元。按照生态环境部《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京津冀合作打造减污降碳协同和生态修复示范区。三地也将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资源,打造一批新的绿色产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