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灵兽第 1658 篇原创文章
与其拥有十个一指深的池塘,不如挖一口千米深的油井。
作者 / 十里
ID/lingshouke
" 盒马正在关店 " 的说法在过去一年里不时见诸报端。但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实是,也正是在此期间,盒马交出了一份史上最好的成绩单。
根据阿里最新财报,盒马在 2025 财年(2024 年 4 月至 2025 年 3 月)首次实现了全年盈利,GMV 更是突破了 750 亿元大关。与此同时,盒马 CEO 严筱磊宣布,新财年内还将新开近 100 家盒马鲜生门店。
一边是 " 关店 ",一边却是 " 盈利 + 加速扩张 "。在《灵兽》看来,这看似矛盾的两极动作背后,是盒马在新零售十年节点上所做出的关键战略调整,既是主动的蜕变,也是成长的阵痛。
换句话说,十岁的盒马,真正找到了属于自己能走好的路。
1
盒马的关与开
时间拨回到 2016 年,含着 " 新零售 " 的金汤匙诞生的盒马,在那个流量充沛、资本涌动的年代,凭借 " 线上线下一体化 " 和 " 最快 30 分钟送达 " 的创新模式,迅速成为行业焦点。
作为探路者,盒马几乎尝试了所有可能的零售业态:对标 Costco 的 X 会员店、深入社区的盒马、轻量化的盒马 NB ……这种广撒网式的探索,让盒马快速完成了市场教育,抢占了用户心智。
然而,商业环境瞬息万变。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即时零售成为各大平台竞逐的新战场,单一的模式创新已很难筑坚固的护城河。
摆在盒马面前的现实问题也愈发清晰:如何提升经营效率,实现可持续盈利?
显然,答案不是继续维持一个冗杂且部分亏损的业态矩阵。
过去一年,盒马的动作清晰:陆续退出 X 会员店等投入产出比不明确的探索项目,将资金、人力、供应链能力等全部聚焦于 " 盒马鲜生 " 和 " 社区折扣店 " 这两个已经跑通模式的主力业态。
表面看,这是在不断关店,甚至不少声音据此判断盒马陷入 " 关店潮 ",正在收缩甚至退败。
但这种理解显然过于表层。所谓关店,本质上是有意识的战略收缩,是企业对自身资源边界的再次确认,更是从 " 广度试错 " 到 " 深度经营 " 的过渡。
首先,被关停的主要是那些尚处于 " 试验田 " 阶段、盈利模型未被完全验证的业态。及时止损,砍掉不产生正向现金流的业务,是一种理性的财务决策,目的在于优化整体的 ROI。
其次,要看清 " 关 " 与 " 开 " 的辩证关系。关掉少数不盈利的门店,是为了将节省下来的资源投向更具增长潜力的核心业务。" 年增百店 " 的计划正是这一逻辑最直接的体现。舍弃尚未成熟的 X 会员店,是为了更高效地开出更多具备盈利能力的标准门店。
通过有选择的 " 开 " 与 " 关 ",盒马为核心业务的健康扩张腾挪出了更大空间。
用一句话总结开关背后的逻辑:与其拥有十个一指深的池塘,不如挖一口千米深的油井。
更深层次看,这一系列调整反映出盒马经营思路的重大转变——从追求 " 可能性的广度 " 转向追求 " 确定性的深度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下,与其把子弹分散射向多个靶子,不如集中火力,在关键战场取得绝对优势。
事实已经证明,盒马的主动断舍离带来了首次年度盈利,核心商业模型逐步跑通。与阿里生态的深度融合,也为盒马带来了新的用户增量——表面是门店和会员数的增长,实质是战略定力带来的结果。
不过,无论门店扩张还是会员增长,都只是解决了 " 场 " 和 " 人 " 的问题。在新零售的下半场,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 " 货 " 的竞争。
盒马对此有着清醒的认知,在完成了战略聚焦后,下一步将是构建以 " 质价比 " 为核心的商品力——这才是那口 " 深井 " 里能否持续产出高价值 " 石油 " 的关键。
2
解码商品力
当零售业不再一味追求模式创新,竞争的核心重新回归到商品本身。
过去几年,消费市场的风向已明显转变。无论是 " 雪糕刺客 " 钟薛高的沉浮,还是部分高端水果品牌的受挫,都在说明:中国消费者正变得更加务实。
他们不再轻易为品牌溢价或营销故事买单,而是用实际购买行为做出理性选择。" 质价比 " 逐渐成为主流消费理念,消费者用更挑剔的眼光衡量商品的真实价值。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盒马将 " 商品力 " 确立为下一阶段的核心竞争力。它并没有简单地走低价路线,而是围绕 " 新鲜 "、" 健康 "、" 悦己 " 三大用户核心需求,对商品体系进行重塑。
首先,重新定义 " 新鲜 ",并进行深度挖掘。
" 鲜 " 是盒马品牌的起点。早在 2016 年首店开业时,帝王蟹、波士顿龙虾带来的强烈感官冲击,让消费者印象深刻。此后,盒马不断拓展 " 鲜 " 的边界,从生鲜产品到加工食品,全链路追求品质。
比如,HPP(超高压冷杀菌)果汁——传统果汁工艺难以保留水果的原始风味,盒马的采购团队引入了 HPP 技术,坚持 " 鲜果鲜榨 ",给热敏(遇热易变质)蔬果找到了新的商品形态,给沉寂多年的国内果汁市场丢下一粒石子。
当然,技术创新只有转化为消费者买得起、愿意买的商品,才具备实际意义。盒马通过果园直采、规模化生产、供应链优化,将一杯鲜榨果汁的价格从近 30 元降至 20 元以内。
这个过程,正是盒马 " 质价比 " 战略的缩影:以高品质影响用户认知,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再释放价格优势,让好产品走进更广阔的市场,形成相互驱动的闭环。
这种对 " 新鲜 " 的坚守,也催生了新的品类。例如,盒马研发团队花了 9 个月时间,寻找合适的新疆原料,推出了需要冷藏的 " 鲜食核桃 "。
在稳固 " 新鲜 " 基础后,盒马将注意力转向了 " 健康 " 和 " 悦己 "。
比如,盒马推出的 " 欧坦得 " 面包,采用了酸面团和 18 小时慢发酵工艺,除了风味以外,还强调了对肠道健康的作用。
同时,盒马也在捕捉年轻群体的生活方式。今年夏天,一款名为 " 姜黄生姜 shot" 的功能性饮品上线,瞄准 " 三伏天养生 " 这一消费趋势。这款售价 8.9 元的小瓶饮料,上市一个月便成为冷藏饮品品类中复购率最高的爆品之一。
在健康赛道上,盒马从去年开始布局 " 大健康 "。例如,针对糖尿病及控糖人群,盒马推出了低 GI 系列产品,并通过自有品牌掌控定价权,让健康饮食不再是小众选择。
" 悦己 " 逐渐成为所有品类创新背后的核心逻辑。在现代消费中,自我犒赏和情绪表达需求不断增加。盒马的商品开发团队也因此开始扮演 " 情绪价值供应商 " 的角色。
以烘焙部门为例,盒马团队关注到 " 一人食 " 和 " 小型庆祝 " 的消费趋势,推出了大量小规格的餐包和甜品。正如其采购负责人凡得所说:" 把蛋糕做小、降低甜度,是为了让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无负担地犒赏自己、庆祝生活。"
水果品类的升级,同样体现了精细化思考。盒马将 " 果切 " 从处理临期商品的手段,升级为 " 当面现切 " 的新模式,重塑了消费者对新鲜度和安全性的信任。研发团队甚至会精确调整凤梨切片的厚度、果切杯的手感——这些微小细节构成了用户体验中最贴心的部分。
综上来看,盒马的商品力并非依赖偶发爆款,而是围绕用户需求持续迭代、动态进化的系统能力——以 " 新鲜 " 为基石," 健康 "" 悦己 " 为价值延伸,最终借助合理定价实现 " 质价比 " 的闭环。支撑这一体系运转的,正是盒马十年深耕供应链所积累下的能力与经验。
3
重估盒马
走到今天,盒马已经很清楚:零售的牌桌上,拼到最后,拼的不是 " 谁开店多 " 或者 " 谁会讲故事 ",而是谁能把货源这条线抓得更紧,谁能真正读懂并留住用户。
过去十年,新零售行业花样百出,从 O2O 到社区团购,再到即时零售,都在围着 " 怎么把货卖出去 " 做文章。等到渠道做到极致,比拼速度和体验已经很难拉开差距,竞争的焦点便转向 " 货从哪来 "、" 怎么来 "、" 来得值不值 "。
这几年,盒马下了大力气,不再满足于做一个 " 进货卖货 " 的中间商,而是扎进供应链的深处,从源头发力。
十年间,他们在全国布局了 8 个供应链中心,超过 300 个直采基地,上百个 " 盒马村 ",还大力发展自有品牌,和工厂一起共创定制化产品——目的是要把选品、定价、品质的主动权掌控在自己手里。
供应链做得越深,越有底气谈 " 质价比 "。毕竟,强大的供应链不仅能做出好商品,还能以合理的价格把好商品送到更多人手中。
过去,零售业常常陷入无休止的 " 价格战 ",但今天的消费者早已不是 " 唯低价论 ",大家更在意的是 " 花得值不值 " ——这个价钱,能否买到值得信赖的品质和体验。
盒马抓住了这一变化,持续拉高商品品质,把价格做到让消费者心里有数,赢回了用户的认可。
归根结底,商品和供应链的所有努力,最终还是要回到 " 用户 " 身上。流量红利褪去之后,零售业真正的难题是——如何让用户留下来、重复购买,甚至主动为品牌发声。
盒马最近接入了淘宝 88VIP,全面拥抱阿里生态,让会员权益能够跨平台流转、互通。这种打法,等于把用户运营的边界拓得更宽、更深,让会员都能在更多消费场景里获得好处。据悉,仅三天时间,盒马新增会员数就远超预期。
十年,是一个分水岭。
从上海金桥的第一家门店起步,盒马像个探路者一样,一路尝试各种新业态,既有高光时刻,也交过不少学费。这些探索和试错,既改变了部分中国家庭的消费习惯,也为零售行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如今,这场以关停部分业务、聚焦主业为标志的调整,更像是盒马送给自己十周年的 " 成年礼 "。它意味着,经过一轮轮喧嚣和试探,盒马变得更加理性、务实,也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该舍弃什么。
过去的那些探索,无论成败,沉淀下来的经验、数据以及对供应链的理解和把控,都会成为盒马下一阶段的底蕴。在未来更强调效率和内功的零售周期里,这些积累将转化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说到底,这不只是盒马的故事,也是整个新零售行业告别盲目扩张、走向成熟的缩影。(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有温度 · 有深度 · 有态度
灵兽传媒旗下公众平台
专注零售 聚焦消费
关注连锁 / 零售 / 电商 / 消费
创业创投 / 资本对接领域
聚焦全球商业创新
精准覆盖中国商业精英人群
入驻头条 / 搜狐 / 企鹅 / 大鱼 / 一点 / 网易 / 百家 / 雪球等平台
E-mail:lingshouke@126.com
更多资讯请访问灵兽网 www.lingshouke.cn
喜欢文章点击" 在看、点赞、分享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