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近日,歌尔股份发布《关于子公司对外投资涉及财务资助的公告》。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香港歌尔泰克拟向 Haylo Labs Limited(以下简称:"Haylo")提供不超过 1 亿美元的附股权收益权的有息借款,借款期限五年。Haylo 将用该借款收购 Plessey Semiconductors Limited(以下简称:"Plessey")的 100% 股权,并对 Plessey 增资用于购买 Micro-LED 相关固定资产及补充营运资金。Plessey 及其相关子公司对前述借款本息的偿还提供担保。
简言之,就是,歌尔借 1 亿美元给一家新成立的公司 Haylo,让它去收购英国 Micro-LED 技术公司 Plessey 。还附带对赌条款:若五年内 Haylo 或 Plessey 发生被收购(包括核心资产出售)或 IPO 上市,歌尔不仅能拿回本息,还可额外获得交易总价值或上市市值 25% 的收益分成。
这波操作的精妙之处在于:歌尔既不用直接承担并购风险,又能提前锁定 Micro-LED 核心技术,还能在未来收割更大收益。
可以看出,歌尔正在下一盘大棋。毕竟在 AR/VR 这个未来赛道,谁掌握了核心器件,谁就掌握了话语权。
Plessey 什么来头?
那么,Plessey 到底什么来头?值得歌尔砸下 1 亿美元。
Plessey 是一家英国老牌半导体公司,成立于 2000 年,在 Micro-LED 领域颇有建树。但真正让它身价倍增的,是它和 Meta 的合作。
2020 年,Meta 就曾与 Plessey 达成协议,获得后者 AR 显示屏的独家技术授权,并承诺购买其生产的全部 AR 屏幕。2025 年 1 月份,Plessey 和 Meta 联合研发出了号称 " 全球最亮 " 的红色 Micro-LED 屏幕(亮度高达 600 万尼特),专门解决 AR 眼镜在户外强光下看不清的问题。这意味着,Plessey 的技术很可能已经进入 Meta 下一代 AR 眼镜的供应链。
从财务数据看,Plessey 表现稳健:2023 年 7 月至 2024 年 6 月财年实现营收 7479 万美元,净利润 1241 万美元;2024 年 7 月至 2025 年 6 月财年营收 7272 万美元,净利润 280 万美元。虽然近期利润有所下滑,但其在 Micro-LED 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仍使其成为歌尔眼中的 " 香饽饽 "。
更有意思的是接盘方 Haylo,这家公司很有意思,2025 年 3 月才成立,实际控制人 David Hayes 是光波导技术公司 WaveOptics 的前 CEO ,而歌尔过去曾投资过 WaveOptics ,双方早有合作。
所以就有网友猜测了,Haylo 可能是歌尔布的 " 暗棋 ",通过它来间接控制 Plessey,既避免直接并购的整合风险,又能锁定关键技术。如果未来 Plessey 被 Meta 收购或上市,歌尔不仅能回本,还能大赚一笔,这算盘打得够精。
另外,这已经是歌尔一个月内的第二笔海外大投资——上个月刚花 104 亿港元收购两家苹果供应链企业(米亚精密和昌宏实业),现在又砸 1 亿美元布局 Micro-LED。显然,歌尔不想只做代工,而是要掌控 AR/VR 的核心技术。从光学模组到 Micro-LED,再到苹果供应链,歌尔正在编织一张覆盖 AR 眼镜全产业链的大网。
为何花 1 亿美元押注 Micro-LED?
作为全球 AR/VR 代工市场的绝对龙头(市占率超 70%),这家消费电子巨头为何对 Micro-LED 技术如此看重?
首先,歌尔正在补齐 XR 光学版图的关键一环。歌尔在 AR/VR 领域早有布局,但主要集中在整机制造和部分光学模组上。通过梳理歌尔近年来的技术投资路径可以发现,公司正在构建一个完整的 XR 光学技术矩阵:2018 年 11 月,歌尔与衍射光波导元件厂商 WaveOptics 合作,共推光波导元件量产;2023 年,又收购驭光科技,深化衍射光波导研发设计能力。在微显示技术方面,歌尔此前已持有 Micro-OLED 的龙头企业——视涯科技的股权。而此次投资 Plessey,则填补了歌尔在 Micro-LED 上的空白。
其次,绑定 Meta 等大客户的战略需要。歌尔股份与 Meta 的合作关系由来已久。作为 Meta VR 头显产品的独家代工商,歌尔在全球 XR 代工市场占据超 70% 的份额。然而,在 Meta 的 AI 眼镜产品线上,歌尔却长期缺席——前两代 Ray-Ban Stories 和 Ray-Ban Meta 眼镜均由陆逊梯卡旗下的华宏工厂独家代工。
但随着 AI 眼镜从最初的拍照录像功能逐步演进到集成语音助手、实时翻译等复杂 AI 功能,产品的电子集成程度急剧提升。华宏作为传统眼镜制造商,在电子产品集成方面的经验相对有限。与此同时,2024 年 Ray-Ban Meta 出货量达 180 万台,2025 年上半年同比激增 3 倍。面对如此迅猛的增长态势,Meta 迫切需要引入在电子产品制造领域经验丰富的供应商,而歌尔无疑是最佳人选。
再加上, Plesse 与 Meta 在 Micro-LED 技术上已有深度合作。通过投资 Plessey,歌尔不仅获得了关键技术,还能进一步巩固了与 Meta 的战略合作关系,为争取更多 AI 眼镜代工订单增加了筹码。
最后,不想再当 " 打工人 "。2022 年 AirPods 订单丢失的惨痛教训让歌尔明白: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现在 AR/VR 业务虽然占到营收 60%,但 VR 市场已经开始降温,AR/AI 眼镜才是新蓝海。投资 Micro-LED 这样的核心技术,是歌尔摆脱 " 苹果依赖症 " 的关键一步。
正如歌尔在公告中所言,此次投资旨在 " 推动 Micro-LED 相关技术和产品的成熟,支持公司 AI 智能眼镜和 AR 增强现实业务的未来发展 "。在全球科技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掌握核心技术已成为制造企业突围的关键,而歌尔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能否成为 AR 眼镜代工龙头?
2025 年 8 月,XR 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拆解报告证实了行业已久的猜测——歌尔股份已经正式成为 Meta AI 眼镜的代工供应商。这份对 Oakley Meta HSTN 的开箱分析发现了确凿证据:在外包装标签的右下角清晰标注着 "GTK" 字样(歌尔股份的官方简称),而眼镜盒内部更明确标识制造商为 "Goertek Technology Vina Co., Ltd.",并详细标注了歌尔越南工厂的具体地址。
Meta Oakley HSTN 眼镜的标签上的 GTK 字样,图源:AR 圈
这意味着:歌尔终于撕开了 Meta AI 眼镜的代工口子,打破了华宏工厂的垄断局面。那么问题来了:在 VR 代工称王的歌尔,能否在 AR 眼镜领域复制成功,成为新一代代工霸主?
在 AR 领域,歌尔同样积累了深厚技术实力。
在 2025 年的美国 SPIE (国际光学工程学会)AR | VR | MR 大会上,歌尔光学发布采用表面浮雕刻蚀光栅工艺的全新 AR 全彩光波导显示模组 Star G-E1,实现在 AR 光学镜片先进刻蚀工艺的新突破。2024 年中国光博会上,歌尔光学推出了全新升级的 AR 显示光机模组,该光机体积仅为 0.7cc,重量低至 1.3g,是目前行业内体积最小、重量最轻、可量产的全彩 LCoS 显示光机模组之一。此外,歌尔还推出了轻量化 AR 参考设计 Mulan 2 和 Wood 2,重量仅为 36 克和 58 克,大幅提升佩戴舒适性。这些创新显示歌尔在 AR 核心器件上的自主研发能力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歌尔深谙客户绑定之道。通过投资 Plessey 这类与 Meta 等巨头有深度合作的技术公司,歌尔实际上在客户供应链中占据了更战略性的位置。这种 "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的合作关系远比简单的代工合同稳固,也为歌尔赢得了参与客户下一代产品开发的机会。
从财务角度看,歌尔已为 AR 业务扩张做好准备。4 月 21 日,歌尔股份发布公告,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163.05 亿元,同比下降 15.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69 亿元,同比增长 23.53%。 2024 年全年,歌尔的营业收入达到了 1009.54 亿元,同比增长 2.41%;净利润达到了 26.65 亿元,同比增长 144.93%。
歌尔股份 2025 年一季度财报,图源:歌尔股份
小结
歌尔这 1 亿美元的 Micro-LED 豪赌已经掷下,AR/AI 眼镜这场关乎未来的竞赛,中国制造的代表已经入局。在全球科技巨头争相定义下一代人机交互界面的今天,歌尔能否从 Meta 的供应商晋升为技术合作伙伴,甚至成为 AR 产业标准的共同制定者?
时间会给出答案。
但无论如何,歌尔已经向业界传递出明确信号:它不想再做库克身后的 " 隐形人 ",而要成为扎克伯格 AR 野战的 " 军火商 "。这场价值千亿的眼镜战争,好戏才刚刚开场。
参考资料:
https://www.eet-china.com/mp/a428039.html
https://mp.ofweek.com/vr/a656714316557
文 /Vivi
(文中未标注来源的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扫码加客服微信
商务合作|
爆料投稿|
媒体合作|
往期精彩推荐
VR / AR 星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