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 月 16 日)上午 10 点 30 分左右,有网友发帖称,杭州地铁 1 号线往萧山国际机场的列车从西湖文化广场站出站后,有乘客发现最后一节车厢传出浓烟,列车到达打铁关站后,乘客都被地铁工作人员叫下了车,列车清空后开走了。
上午 11 点 27 分,杭港地铁官方发文回应,一名乘客的充电宝发生自燃,车上乘客使用灭火器处置,目前 1 号线发车间隔已经恢复正常。
据杭港地铁发布的通报,杭州地铁 1 号线往萧山国际机场方向一名乘客的充电宝自燃冒烟,车上乘客使用灭火器处置。杭港地铁安排列车于打铁关站清客退出服务,车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处置,该情况未造成乘客安全影响。目前地铁 1 号线发车间隔已恢复正常。
提醒:乘坐地铁携带充电宝请注意安全。
近期,移动电源自燃、冒烟等事故时有发生。官方对此也已出台相关规范规则。
新华社报道,记者 7 月 15 日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前正在公开征集对《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等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本次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对包括充电宝在内的移动电源设置更严格的技术标准。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安全保护、电池特殊安全要求及材料、生产过程及关键工艺等要求,从源头上降低事故风险,遏制劣质产品泛滥、淘汰低质产能,从源头降低产品安全隐患。
本次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包括一般要求、产品标识等基本要求,移动电源的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短路保护、过载、误操作、循环后跌落、智能管理等要求,锂离子电池的过充电、挤压、热滥用、针刺等特殊要求,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以及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的生产过程及关键工艺要求。
而据央视新闻,记者 8 月 1 日从国家认监委了解到,为强化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国家认监委制定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试行)》。
新版规则自 2025 年 8 月 15 日起实施,相关指定认证机构应当依据新版规则和强制性产品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要求,制定对应的认证实施细则,向国家认监委备案后方可按照新版规则实施认证并颁发认证证书。此前已经颁发的有效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可继续使用,认证证书转换工作采取到期换证、产品变更、标准换版等自然过渡的方式完成。
编辑|段炼 杜波
校对 |赵庆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橙柿互动、央视新闻、新华社、公开资料等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