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同龄人还在为学业、为未来方向迷茫时,18 岁的候云燕已经在中国单板滑雪的赛场上,用她的勇气、毅力和矫健身姿,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一场发生在她 9 岁时的车祸,夺走了她的一条腿,也一度让她陷入自卑与迷茫。然而,命运并未就此定义她的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单板滑雪,从此,冰冷的雪道成了她展翅飞翔的天空,残缺的身体反而激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量。
今天,让我们走进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 " 残特奥会 ")单板滑雪女子障碍追逐项目(LL1 级)比赛冠军——候云燕,一起了解她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渴望被平视:
他们没有恶意,盯着看让我难受
见到候云燕是在周五一个雨天,在杭州一家假肢矫形器公司里她接受了记者采访,当时,她穿着深蓝色短袖上衣搭配黑色短裤坐着,正耐心等着师傅调整机械义肢的阻尼。
她是个爱笑的女孩,让记者称呼她 " 燕子 ",说接到工作人员电话一瞬间,根本不敢相信,直到确认自己真的是科技助力肢残人士公益项目第一位受助者,高兴得一整晚都没睡。
为了参加这次科技助残活动,哥哥候云鹏领着候云燕,专程从河北邯郸开车 12 个小时来到杭州。穿上崭新科技义肢的候云燕,开心地表示 " 第一次体验到上楼梯的感觉,很开心。"
假肢矫形器公司师傅为其调整新的智能仿生腿阻尼
" 那时候 9 岁,车撞过来了,我爸骑着摩托车,我坐在后面 ……" 候云燕平静地回忆起那个改变她人生的瞬间。父亲同样身受重伤,手、肋骨、脚后跟都遭遇了粉碎性骨折。" 也挺严重的," 她轻描淡写,但言语间仍能感受到当年的惊心动魄。
那一年,她刚上五年级,本该是充满童趣和活力的年纪,却不得不面对身体的残缺和旁人异样的目光。
" 同学们老是盯着我的腿看,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会难受,觉得自己是个另类。" 候云燕坦言,那段在小学最后一段的时光,是灰暗的。老师的特别关照温暖了些许,但同龄人探究甚至带着一丝怜悯的眼神,让她感到刺痛。
" 他们也没有恶意,但就是盯着我的腿看,让我觉得很难受。" 她渴望被平视,而不是被同情。
辍学,成了那个阶段她潜意识里的选择。" 当时不是很想上学,只要不上学怎么样都行。" 就在这时,命运的转机悄然降临。
当地残联的工作人员找到了她,问她是否愿意加入滑雪队。" 当时并不知道滑雪是什么,从没滑过雪。" 候云燕说。对于那时的她而言,这更像是一个逃离校园、寻求新出口的机会。
2019 年候云燕初露锋芒 图据:新武安公众号
初入滑雪队的经历并非一帆风顺。她甚至从未走过楼梯,平衡感几乎为零。" 教练领我上雪道顶上,给我穿滑板,撒手了,自己往下滑。"
这种近乎 " 放养 " 式的训练方式,对于当时胆大的候云燕来说,初体验是 " 很新奇 ",但很快,摔跤接踵而至。" 摔两次就摔害怕了。" 她脸上至今仍留有一道当时摔伤的疤痕,那是她勇敢触摸新事物留下的印记。
但真正让她走出阴霾的,是滑雪队这个特殊的集体。" 看到队里那些和我一样的队友们,他们也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更努力地去训练、去比赛、为国家争光。" 候云燕告诉记者。
在这里,她不再是孤单的 " 另类 ",而是找到了 " 同类 "。看到比自己伤势更重却依然阳光积极的队友,她深受感染。" 那个时候也才 11 岁,两三年时间,心里慢慢变得强大,可以接受大家的眼光和帮助了。"
滑雪像鸟一样自由:
没人看好我,还好教练没有放弃
童年的磨难和滑雪队的历练,让候云燕的心智远超同龄人。日复一日的训练,从最初的 " 当成玩 ",到后来明白需要 " 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 ",艰苦是必然的。
" 一天七八个小时的训练,不会枯燥,因为每天训练内容都不一样,也能找到不一样的乐趣。" 当被问及训练中最深刻的感受时,她描述道:" 滑的时候很开心,很自由,像鸟一样,可以随意滑翔。" 这种风驰电掣带来的冲击感和自由感,是她在车祸后重新找回的、对速度和掌控的渴望。、
候云燕坦言自己也曾经历至暗时刻。但支撑她走下去的,是对未来的憧憬。" 一开始的初衷,是想让自己不要自暴自弃,看到队友们也能做出成绩,我也想达到他们的境界。" 她这份不服输的劲头,加上家人的无条件支持——父母和哥哥只希望她开心,无论是否做出成绩,让她在滑雪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2018 年底,年仅 11 岁的候云燕迎来了她的第一次比赛。那是在张家口举行的一个锦标赛,她参加了单板滑雪障碍技巧和坡面回转两个项目。
" 我就想安全完赛就可以。" 超常发挥的她,拿到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教练说,你刚练,不需要你拿多好的成绩,能安全下来就行,你这个成绩是我意想不到的。" 这份初出茅庐的惊喜,为她打开了通往更高舞台的大门。
候云燕在残特奥会单板滑雪女子障碍追逐项目比赛中一举夺冠,图据:新华社。
真正的突破发生在 2025 年 3 月 25 日。这一天,刚满 18 岁的候云燕在残特奥会单板滑雪女子障碍追逐项目比赛中一举夺冠。" 我终于对得起我几年的付出,对得起教练的细心教育,对得起我爸妈的期望。" 夺冠瞬间,积压多年的情感喷薄而出。
残特奥会单板滑雪女子障碍追逐项目比赛颁奖现场,图据:武安残联。
" 在别人都没看好我的时候,教练依旧没有放弃我。好的教练很好找,但是不放弃运动员的教练肯定不好找。" 她告诉记者,这位 30 岁左右的教练,更像哥哥," 他会从女性的角度考虑问题,比如生理期时,会主动告诉我们哪些高难度动作可以不做或替换。" 这种关怀,让候云燕倍感温暖。
哥哥候云鹏向记者透露,这场比赛妹妹心里承受着巨大压力,但她都一个人扛了下来。2024 年农历 6 月,候云燕的父亲突发心梗去世。父亲去世的噩耗毫无疑问给候云燕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调整状态归队之后,她还在训练时不慎摔伤了胳膊。而这一系列的变故,都发生在距离残特奥会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打完封闭针之后,候云燕依旧坚持上场训练,没有半句怨言。候云鹏坦言,身为哥哥既心疼又欣慰,由衷地感慨妹妹 " 长大了 "。
想上北体成为滑雪教练:
挣钱多少无所谓
如今,候云燕的运动生涯正处于上升期。对于未来,她目标明确:" 还想备战下一届比赛。既然努力了这么久都到这儿了,还是想再加把劲再冲击。"
单板滑雪仍将是她的主项,但她也在考虑拓展可能性," 可能先把冬季项目抓紧,然后在夏季项目里也去争取一些好名次。" 尽管未来充满挑战,她对自己的黄金期(预计可延续至 30 岁左右)充满信心。
除了冰雪场上的拼搏,候云燕也过着普通女孩的生活。她喜欢追剧,喜欢演员白敬亭;放假时,她计划着和朋友们去云南大理,看苍山洱海;她还跟记者分享了在抖音上的手指舞,这些细节,让她显得更加真实可爱。
然而,候云燕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成为一名残疾人滑雪教练。" 想当一个滑雪教练,针对于咱们残疾人,特别是像我一样大腿截肢的朋友们,让他们能体验到滑雪的乐趣。"
对她而言,这份工作的意义远不止于谋生。" 挣钱多少无所谓,更多的是想让他们觉得自己可以做到,体验到快乐,拓宽人生的边界。" 这份源于自身经历的体悟,让她希望将滑雪带来的自由与力量传递给更多和她一样的人。
为了实现梦想,她提前设定好规划,还在西湖边的吴山居留下了小心愿," 先考上北体,然后 30 岁之前挣够 100 万。" 对于感情,她则表示 " 先往后排一排,有志青年先谋生再谋爱。" 这份清醒与务实,正是她成熟心智的体现。
候云燕与西湖荷花合影
从那个在校园里因残疾而自卑的女孩,到如今在雪道上自由驰骋的冠军,候云燕用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一场关于勇气、接纳与超越的生命蜕变。
她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体育竞技的励志传奇,更是一曲关于如何在逆境中重塑自我、活出精彩人生的动人乐章。在未来的雪道上,我们期待看到她更加耀眼的光芒,也期待她用教练之姿,点亮更多残障伙伴的梦想之光。
正如她的个性签名,愿我们都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会珍惜和勇敢。
和朋友一起登邯郸武安古武当山,受访者供图
走路、触摸、感受生活 …… 这些对健全人再平常不过的事,对很多肢体残疾朋友来说,却格外不容易。在浙江,全域的科技创新、科技普惠推动了新公益生态的形成,一批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科技企业,正在为浙商联动公益、技术普惠民生打造 " 公益中国 " 的新方案。
本文转载自潮新闻 记者 陈颖静 包一圣 实习生 钱睿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