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 08-20
卖房?卖生活?越来越多房企开始做社群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最近去看房,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变化:以前销售开口必讲容积率、得房率,现在总会绕到 " 我们有业主读书会 "" 每月有亲子露营 "   这类话题上。这背后,是房企们悄悄换了赛道   ——   从单纯   " 卖房子 ",开始琢磨着   " 卖生活 "   了。

这两年房地产市场早就不是 " 闭眼买都赚 "   的时代了。新房供给越来越多,购房者挑挑拣拣的余地也大了,单纯拼户型、拼价格已经很难打动人心。于是,不少房企把目光投向了   " 社群运营 "。

为啥突然扎堆做这个?一方面,行业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怎么留住老业主、靠口碑吸引新客户成了关键;另一方面,现在的购房者,尤其是年轻人,买的不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更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邻居,过上有温度的社区生活。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房企做社群,到底是真有用,还是跟风作秀?咱们购房者,真的需要这些社群活动吗?

不妨来看看几个做得比较有特色的房企案例,或许能找到答案。

星河控股在成都的星河   WORLD,搞出了一套   " 社群矩阵   +   自治机制 "   的模式。他们不只是房企自己组织活动,还鼓励业主成立各种兴趣小组,从摄影俱乐部到创业沙龙,甚至还联合当地政府搞产业对接。这样一来,不仅业主们找到了归属感,还带动了房子的销售和周边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多方共赢。

(图源:星河控股集团)

越秀地产的 " 爱越聚乐部 "   也很有看点。他们聚焦业主的兴趣和需求,搞了不少亲子活动、艺术展览,还鼓励业主自己当   " 群主 ",主导社群活动。这种文化共创的方式,让社群有了持续运转的活力,业主粘性自然也就高了。

(图源:爱越俱乐部)

不得不提的还有北戴河文旅项目阿那亚。2014   年一期交房时,为快速响应业主需求,社群应运而生。此后,近百个涵盖戏剧、跑步、马术等领域的兴趣社群自发成立。每年超千场社群活动中,半数由业主自主策划,这些社群活动也让阿那亚从普通楼盘蜕变为充满灵魂的生活方式社群,房子也成为承载理想生活的载体。

从房企的角度看,做社群的好处显而易见。老业主满意了,会主动推荐朋友来买,带来的 " 老带新 "   转化效果比广告强多了;社群做得好,品牌形象也更正面,房子还能卖出点溢价;对于已经交付的小区,活跃的社群还能让小区更有活力,存量资产也能保值增值。

但从购房者的反馈来看,态度却两极分化。有的业主特别买账,在社群里找到了一起看书的书友、一起打球的球友、一起遛娃的宝妈,参与活动的热情特别高。但也有业主觉得 " 形式大于内容 ",要么不感兴趣要么没时间参加,认为社群对自己意义不大。究其本质,社群的核心价值应该是   " 提供情绪价值 ",而非单纯的营销工具,若只是为了做活动而做活动,必然难以长远。

在存量竞争白热化、产品同质化加剧的市场背景下,社群运营正成为房企破局的关键利器,不仅能打造差异化竞争力,更被众多头部房企上升为战略布局。不过,社群运营也面临诸多挑战:运营成本高、创新难度大,且业主参与度两极分化,难以实现全员满意。

展望未来,房企社群将逐步从 " 房企主导 "   转向   " 业主自治 ",活动也会根据人群特点精准分层。同时,社群   APP、AI   匹配等科技工具的应用,也将有效提升运营效率。

最后想跟大家说的是,房子的户型、地段这些决定了你住得舒不舒服,而社区的社群生态,决定了你住得开不开心。下次去看房,别只盯着样板间和户型图,不妨拉着销售多聊聊他们的社群:平时都搞些啥活动啊?业主参与度高不高啊?有没有业主自己组织的兴趣小组啊?

毕竟,咱们买的不只是   70   年的产权,更是未来几千个日夜的生活场景。一个有温度的社群,能让房子不只是一个冰冷的建筑,而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家。

想要了解哪些新房值得入手,关注一介公众号,介哥用地图数据告诉你当下人气楼盘都在哪!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房企 成都 亲子活动 房地产市场 北戴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