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19小时前
百度突围,全栈AI战略进入兑现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在全球 AI 产业进入加速兑现期之际,百度交出了一份体现战略取向的财报。

8 月 20 日晚,百度发布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季度总营收达 327 亿元,归属百度核心的净利润 74 亿元,同比增长 35%,超出市场预期。受 AI 驱动,涵盖智能云在内的 AI 新业务收入增长强劲,首次超过 100 亿元,同比增长 34%。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表示,本季度内,百度加速推进搜索的 AI 转型与萝卜快跑全球化进程。" 百度始终聚焦于那些最具长期价值创造潜力的 AI 新领域,让我们的技术与创新,产生最具意义和持久的影响 "。

这一结果折射出百度 " 全栈 AI" 战略上的长期投入正在开始转化为实质性回报。

从底层算力到大模型研发,再到平台生态与应用落地,百度通过分层布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能力链条:算力与模型提供基础支撑,平台建设夯实开发者和合作伙伴生态,应用层则直接面向用户与市场,创造新的流量与收入来源。萝卜快跑的出行规模化与百度智能云的政企市场突破,正是这种体系化能力的集中体现。

与此同时,百度在搜索业务上也展开了十年来最大幅度的改版。随着 AI 答案和结构化结果逐步替代传统链接式呈现,搜索不仅在交互层面进入新阶段,也在商业化模式上孕育新的可能。这一改造带有一定的风险与挑战,但在全栈布局下,百度有更大空间去推动这一转型。

从全球来看,谷歌的全栈战略已在验证其 " 鲁棒性 ",而以 GPT 为代表的平台型企业则尚处于商业化初期。百度在这一过程中选择更为激进的路径,既是差异化竞争的选择,也是出于对长期可持续性的考量。财报中的增长数据,不仅展示出阶段性成果,也提示百度的战略方向正进入一个需要检验耐力和执行力的新阶段。

萝卜和云构成百度的新增长引擎

在百度的财报中,最突出的亮点来自于智能云与萝卜快跑两大业务板块。作为百度 " 全栈 AI" 战略的率先落地者,它们不仅贡献了收入增量,也初步展示了 AI 商业化的可持续路径。

2025 年上半年,全球 AI 产业迎来关键拐点。多模态理解、深度逻辑推理等核心能力取得突破,大模型加速渗透产业核心场景,推动 AI 从通用能力走向深度行业应用。在招投标市场,这一趋势尤为明显。公开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我国大模型相关项目中标累计达 1810 个,金额突破 64 亿元,项目数量已超过 2024 全年,显示出市场需求的集中释放。

在竞争格局中,百度智能云表现突出。据 IDC 报告,百度智能云连续六年位居中国 AI 公有云市场第一。

上半年以 48 个中标项目、5.1 亿元中标金额稳居 " 双第一 ",并在金融、能源、政务、制造等重点行业持续领跑。整体趋势表明,大模型市场正从 " 通用竞争 " 进入 " 行业深耕 " 阶段,技术实力与落地能力成为关键。依托领先的大模型技术与全栈智能基础设施,百度智能云已成为企业高效部署和应用 AI 的重要选择,目前已有 65% 的央企选择与其开展深度合作。

在自动驾驶出行业务上,萝卜快跑持续加速国际化布局。财报显示,萝卜快跑 Q2 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 220 万,同比增长 148%;截至 8 月,累计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 1400 万,全球领先;萝卜快跑足迹覆盖全球 16 座城市。

近期,萝卜快跑先后与 Uber 和 Lyft 达成战略合作,将在亚洲、中东和欧洲部署无人车。萝卜快跑将通过 Lyft 在欧洲提供无人驾驶出行服务,计划 2026 年起在德国和英国率先部署第六代无人车,并逐步扩大至数千辆。Lyft CEO 大卫 · 里舍表示,百度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平台,其经验将有助于为数百万欧洲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无人驾驶服务。

与 Uber 的合作则将率先在亚洲和中东展开,并逐步推广至更多市场。届时,乘客可通过 Uber App 直接呼叫萝卜快跑车辆。Uber CEO 达拉 · 科斯罗萨西称,这是两家全球领先科技公司联合,共同定义未来出行。

值得一提的是,萝卜快跑在全球右舵 Robotaxi 市场处于领先地位,近期在香港连续三次扩区测试,已获批在机场岛、东涌及南区数码港周边开展无人驾驶道路测试,逐步形成城市级测试网络。

分析机构认为,这些合作不仅扩大了萝卜快跑的全球覆盖,也降低了新市场的进入门槛。花旗分析师指出,百度与 Uber、Lyft 的合作将显著增强其商业化潜力,进一步凸显百度在自动驾驶价值链中的核心能力。

从整体来看,智能云和萝卜快跑已成为百度财报中的新亮点。前者凭借大模型与全栈能力在政企市场持续突破,后者通过规模化和国际化验证了自动驾驶商业化的路径。二者的快速增长,不仅提供了新的营收支撑,也验证了全栈 AI 战略在不同场景下的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

依托全栈 AI 战略构建竞争壁垒

百度在财报中反复强调," 全栈 AI" 是公司长期战略的核心。

与部分同行仅专注于单一环节不同,百度选择自下而上的体系化布局,从算力、模型、平台到应用形成完整链条,力图以此建立长期竞争壁垒。

在这一逻辑下,算力与模型提供底层 " 造血 " 能力,平台决定生态扩张的广度,而应用则直接面向用户和市场,实现商业化闭环。三者的叠加不仅使百度在业务上具备更强的韧性,也让不同板块之间能够互相赋能,例如算力和模型的积累强化了智能云的 AI 原生属性,同时为搜索和新应用提供持续支持。

在算力层面,百度智能云依托自研的昆仑芯与百舸 AI 异构计算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性能、性价比更优的算力支撑。昆仑芯被视为首批真正意义上为大模型训练而设计的芯片之一,今年百度已成功点亮三万卡集群,可同时承载多个千亿参数大模型的全量训练,并支持上千家企业并行进行百亿参数规模的精调。

在此基础上,百舸平台发挥着关键作用:它具备稳定、极速和高效的特点,能够向上适配包括 DeepSeek 在内的各类主流模型,运行稳定;同时向下兼容昆仑芯及其他国产芯片,实现 " 一云多芯 ",最大化释放算力性能。这一软硬件结合的体系,为企业级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提供了可靠保障,也进一步夯实了百度全栈 AI 战略的底层支撑。

这种体系化战略在搜索业务的改版中体现得尤为明显。7 月 2 日,百度在 AI Day 上宣布对搜索进行十年来最大规模的革新,从搜索框到结果页再到整体生态全面升级。新版搜索框升级为 " 智能框 ",支持超千字输入,并强化了拍照、语音、视频等多模态能力,可直接调用 AI 写作、AI 作图等工具;" 百看 " 功能扩展为图文与音视频混合输出,并接入智能体和真人服务;AI 助手则新增视频通话等功能,进一步提升复杂任务处理能力。

财报显示,传统的超链接搜索结果逐渐被结构化、智能化和多模态优先的 AI 回答所取代;7 月,移动搜索结果页中 AI 生成内容的占比从 4 月的 35% 迅速提升至 64%。6 月,百度 APP 月活用户达 7.35 亿,同比增长 5%。

同时,百度还推出了智能创作能力,用户一句话即可生成三分钟视频,并在开放平台上接入了超过 1.8 万个优质 MCP,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 AI 生态。此外,百度商业研发团队自研的视频生成模型 MuseSteamer 及 Turbo 版本已上线至 " 绘想 " 平台,进入公测阶段。

这些改动意味着,搜索正从 " 信息获取 " 向 " 任务完成 " 转型,从工具化向内容化、个性化演进。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此前提出 " 搜索是智能体分发的最大入口 ",这一逻辑正在新版搜索中得到具体实践。

这种转型也获得了外部认可。IDC 在 7 月发布的《AI 搜索产品评估 2025》报告中,将百度 AI 搜索评为中国通用型 AI 搜索产品总分第一,尤其在用户数据和技术能力两个维度中排名领先。

该报告指出,百度依托搜索引擎积累的用户基础和多端生态协同,在新用户次日留存率上表现突出,同时在意图识别准确率、搜索结果丰富度和准确性等指标上获得满分,体现出其在复杂语义理解和内容分发上的优势。

除了搜索外,百度也在多元化应用上保持迭代速度,包括面向企业的 Genflow、视频生成应用秒哒以及数字人业务等,尤其数字人已在广告、营销和直播中开始产生收入,并在财报中实现环比增长。

虽然这些应用仍处早期阶段,但它们与搜索改版一道,显示出百度正试图通过产品矩阵拓展新的商业模式,并不断丰富 AI 落地的场景。整体而言,从智能云与萝卜快跑到搜索和新应用,百度的全栈 AI 布局已初步展现出壁垒效应。

这种分层互补的战略不仅提升了单一业务的抗风险能力,也增强了公司整体的战略韧性,为其在全球 AI 产业竞争中提供了更坚实的底气。

稳守基本盘 开拓新增长

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百度的全栈 AI 路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参照系是谷歌。

谷歌近年来同样采取自下而上的全栈布局,从基础算力到大模型,再到广告系统和生态应用,构建起相对完整的体系。这一战略已经在实践中展现出 " 鲁棒性 ":即便生成式 AI 带来了新一轮的颠覆压力,谷歌依旧能够凭借体系化能力稳住既有搜索广告的根基,同时探索新兴的 AI 应用市场。

相较之下,以 GPT 为代表的模型型公司虽在技术能力上保持领先,但由于缺乏广告系统和广告主生态等商业化基建,其在变现路径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尚有一段距离。

对比之下,百度的路径选择更进一步。百度不仅在应用层展开快速改造,还在核心业务搜索中尝试用 AI 答案替代传统链接结果。这一动作在商业层面风险较高,意味着对原有广告模式的主动调整,但背后所依赖的正是全栈 AI 布局带来的 " 底气 ":算力和模型为能力提供保障,平台生态扩展了市场覆盖,而应用矩阵则能更快完成验证和迭代。

百度在财报中强调,正是这种分层互补的能力,让百度有余力在搜索这样关乎基本盘的业务上推动彻底的革新。

市场机构的公开评价也为这一判断提供了侧证。高盛在研报中指出,百度的 Apollo 无人驾驶服务正在迅速扩大其全球落地规模,随着规模进一步扩张并逐步具备盈利能力,市场可能会重新评估这一业务的价值。在云业务方面,高盛预计百度智能云 2025 年第二季度收入将同比增长 25%,表现与阿里巴巴和腾讯相当,经常性订阅收入仍将保持强劲。

整体来看,全球市场的比较表明,全栈布局为企业在技术周期波动中提供了一定的缓冲能力。谷歌依靠体系化优势保持了既有业务的稳定,百度则在本土用户规模和数据基础上,加快推动搜索、自动驾驶和云等多元场景的应用。两种路径均指向同一逻辑:全栈能力不仅是防御机制,也可能成为进入新市场的条件。

对于百度而言,这种战略的意义在于同时守住与开拓。守住的是搜索和广告的流量入口,开拓的则是萝卜快跑、智能云等能够代表未来增长的新市场。国际化背景下,这种 " 守与攻 " 结合的模式尤为重要。

一方面,百度在本土市场率先完成体系验证,另一方面,通过与 Uber、Lyft 等合作伙伴进入欧洲、中东市场,其全栈能力开始外溢,具备了国际化扩展的可能性。从长期来看,全栈战略的鲁棒性不仅体现在财务指标的稳定性上,也体现在企业战略的可持续性上。

从财报数据来看,百度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已经展现出全栈 AI 战略的初步成效:萝卜快跑和智能云成为新的增长引擎,搜索迎来十年来最大幅度的改版,新应用不断扩展落地场景。这些成果表明,百度的长期投入正在转化为现实回报。

在全球 AI 产业加速演化的背景下,百度的战略选择体现出一种 " 体系化 " 思路,即通过全栈能力增强企业的韧性与拓展力。未来,市场将继续检验百度能否在保持基本盘的同时,真正跑通新的增长曲线,并在国际竞争中找到更清晰的定位。对投资者而言,这份财报既是一份阶段性成果单,也是一次对长期战略可持续性的现实考题。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百度 ai 萝卜快跑 百度智能云 全球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