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技 16小时前
1199元!有道做的这支「笔」太猛了,堪称中小学生全科AI老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最近两年,AI 在教育领域的存在感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并且伴随大模型技术的不断演进,用户对教育 AI 的期待也在不断拔高:家长希望它能替代补习班解决孩子的难题,学生希望它能随时随地答疑解惑。但教育 AI,究竟能走到哪一步?

8 月 20 日,网易有道带来了新的答案。在北京举行的「POWERED BY 子曰」有道 AI 新品发布会上,网易有道一口气推出了 AI 答疑笔 Space X 以及音视频翻译平台,还展示了全面 AI 化的有道词典。

这些产品的共同点,是都基于网易有道「子曰教育大模型」,并试图把大模型的推理、交互与多模态能力落地到具体学习场景中。耐人寻味的是,这次网易有道的动作传递出一个更强烈的信号:AI 教育竞争的下一步,是好不好用、能不能真正「解放」部分老师的职能。

尤其是 AI 答疑笔 Space X 的推出,把长期困扰 K12(小初高)学生和家长的「即时答疑」需求,直接拎到发布会 C 位,主打「随时随地答疑」,并且把定价从 SpaceOne 时候的 1699 元降到了 1199 元起。

图片来源:网易有道

而屏幕、续航、移动网络、便携性以及 AI 的结合,既是产品层面对市场需求的回应,也是视为网易有道试图定义教育 AI 体验的一次尝试。当然,厂商的发布会往往充满自信,但真正值得关注的,不是发布会上的宣传词,而是实际体验,以及能否真的改变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日常?

有道 AI 答疑笔 Space X,要做「全科随身 AI 老师」

很多读者可能还记得,今年年初网易有道就推出了一款全新形态 AI 学习硬件—— SpaceOne,雷科技第一时间到手后也进行体验和研究《体验了有道 SpaceOne,我感觉 DeepSeek 学习硬件要爆发了》。而不管从我们的体验,还是后续的反馈来看,全新形态的 SpaceOne 确实击中真实需求,明显在朝「随身全科 AI 老师」这个方向进化。

SpaceOne,图片来源:雷科技

但击中需求是一方面,体验优化和迭代又是另一回事。SpaceOne 证明了方向正确,但仍然还有不少的迭代空间。按照网易有道的说法,最新发布的 AI 答疑笔 Space X 在扫描交互、答疑讲解以及硬件配置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升级。

最直观的,可能是「扫题」能力提升带来的交互改进。3.6 厘米宽的笔头搭配智能拼图技术,意味着不管是长题还是多图题,都能一次性录入,避免了学生在关键时刻因为「扫不全」而中断流程。这一点相信很容易理解,如果录入本身比做题还费劲,那 AI 的价值就无从谈起,更何况「扫题」也是这类产品最核心的交互之一。

AI 答疑讲解也是 Space X 这次重点升级的体验之一。相比过去单纯的文字和语音回答,它加入了板书式视频答疑,把「思路」画出来、讲出来,让学习过程更接近真实课堂上的体验。

图片来源:网易有道

事实上,对很多学生来说,真正的难点并不是看不懂答案,而是看不到解题路径。AI 如果能把过程呈现得足够直观,就不仅是解答一道题,而是在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思维方式。

与此同时,Space X 还加了一个很实用的「AI 错题本」。它会自动整理学生常错的题目,生成针对性的练习。这听起来不新鲜,但意义在于,它让答疑和巩固形成了闭环,而不是「一问了之」。在家长眼里,这或许比单纯的答疑更有价值——因为孩子的薄弱点能够被系统捕捉并反复练习,而不是被一次次遗忘。

在硬件上,Space X 也在朝着「随身全科 AI 老师」这个定位靠拢。4.4 英寸 OLED 屏、13 毫米厚度、105 克重量,配合 2350mAh 电池,基本兼顾了便携与续航。并且在 WiFi 版(1199 元)之外,这次 Space X 还增加了 4G 版本(1399 元),虽然定价略有提高,但也意味着学生在任何地方都能随时连网提问。

这些细节并不花哨,而是切中一个核心:让答疑解惑这件事能够「随时随地」。

图片来源:网易有道

当然,这一切也离不开背后的子曰教育大模型,为 Space X 提供理解复杂题型、生成可视化讲解、追踪错题的能力。从技术角度看,这台笔是「硬件壳子」,真正的灵魂在大模型里。换句话说,Space X 不只是一个笔形态的 AI 终端,也是大模型在学习场景下的一次深度试探。

从第三方视角来看,网易有道对于 AI 答疑笔的野心很清晰,显然不只是想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辅助工具」,而是要替代一部分课后家教的职能。

当然,学生是否真的愿意把它当作「老师」?家长是否会信任它的讲解?这些问题还需要时间检验。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Space X 的登场,把这种可能更进一步推到了学生和家长眼前。

史上最 AI 的有道词典来了,还有中国企业「出海神器」

如果说 AI 答疑笔 Space X 是有道瞄准学生的「全科随身 AI 老师」,那全面 AI 化的有道词典,则更多是面向更广泛的学习和工作人群。对很多人来说,「有道词典」贯穿了语言学习的整个过程,从学生时期到进入工作。而全面 AI 化的有道词典,明显跳出了「词典」的定义,成为了一个更全面的 AI 翻译和效率工具。

新版有道词典的变化不只是在界面上的简洁化,而是底层能力的升级。有道在发布会上强调了 AI 同传在识别能力、翻译覆盖度以及翻译质量上的升级,在嘈杂环境中仍能保持高精度识别,并且新增 包括粤语、印度英语在内的 71 种语言、125 种口音,同时增强了在金融、医学、化学等专业领域的理解能力。

图片来源:App Store

更重要的是,它不再只是把外语逐字翻译成中文,而是能在翻译的同时生成总结和脑图,把单一的语言转换扩展为「信息整理」。对开会或上课的用户来说,这意味着你拿到的不仅是同步翻译的结果,还有一份「带结构的知识提炼」。这其实点出了有道词典的「AI 转变」——不满足于帮助用户「看懂」信息,而是要进一步帮助用户「处理」信息。

在信息过载的今天,这种升级显得非常契合需求。

而更值得关注的,是有道把这种 AI 翻译的能力进一步延伸到了 B 端,在发布会上推出了全新的音视频翻译平台。与词典的个人化定位不同,这个平台直指出海企业、短视频和影视制作等场景,主打「一站式的 AI 视频专家」。

图片来源:网易有道

按照官方的说法,这个平台可以完成「听录—识别—翻译—配音」全流程。简单来说,它不仅能把一段视频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还能保留说话人的音色与情绪。背后的关键是有道自研 Adaptive Voice Cloning 引擎,能快速学习人物声音特征,避免传统机翻或配音那种生硬感。

效率与成本的对比也很直观,官方表示处理一段 10 分钟的视频只需 3 分钟,而行业平均要 20-30 分钟,价格更是只有行业的 1/10。对于正在大力「出海」的短视频团队和跨境企业来说,这不仅意味着成本下降,更是内容产能被成倍释放。

尤其是在 TikTok、YouTube 这些平台竞争越发白热化的当下,多语种、多文化适配的内容翻译,几乎是出海的关键一环。

写在最后

如果说这场发布会的新品是面向用户的答案,那子曰教育大模型,则更像是行业的注脚。根据有道提供的资料,子曰已通过中国信通院可信 AI 教育大模型评估,并获得最高的 5 级评级。

不过比起单纯的「评级」,更关键是大模型持续迭代带来的 AI 能力进化。通用大模型擅长生成和对话,但教育需要的不只是答案,而是过程的呈现、思维的启发,以及持续追踪的能力。

回到今天的新品,AI 答疑笔 X 把「即时答疑」进一步落地,有道词典完成了从「查词工具」到「AI 效率工具」的转变,音视频翻译平台则瞄准了出海与跨境内容的痛点。

接下来,AI 落地的进化方向或许会更明确,一方面,继续在硬件和应用层把「随时、随处 AI」做得更可用,另一方面通过分级标准和开源实践,推动行业形成共识。虽然 AI 提效会在多快的时间成为「日常」还不得而知?但至少,从今天的发布会来看,这条路已经越来越清晰。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有道 网易有道 翻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