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很多经理人每天忙到飞起,却依旧没有产出,因为他们只是 " 处理事务 ",而不是在放大系统效能。格鲁夫用 " 管理杠杆率 " 提醒我们:真正的管理价值,不在于亲力亲为,而在于把有限时间和决策转化为团队的高产出。
作者 | 包政
原创出品 | 管理智慧
格鲁夫:管理杠杆率
在《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这本书里,格鲁夫讲的是在这样一个机器设备配置好的情况下,把人放进去,整个系统就会达到理论应该达到效能,这是赋能的过程,现在讲的是管理杠杆,就是当管理者在一个系统里面,要使整个系统,就是人机系统发挥出效能,如果没这个效率,经理人自己都养不活自己。管理者要使自己有价值,这就是要做的事情,叫管理杠杆率。
一个经理人,一定要形成自己的事业理论。格鲁夫的事业理论当中有很多系统的概念,并且让每一个管理者,都能够听明白,去反复思考它的存在价值的词——在英特尔公司就叫管理杠杆率,这是格鲁夫作为职业经理人,跟德鲁克学者不一样的地方。
作为管理者如何发挥作用,管理者的责任在什么地方?就是管理杠杆率。管理者要赋能,使这个系统变得更有效,能不能把自己的价值做出来?格鲁夫在书里不断地给你延伸和演绎。最后发现杠杆率这个词儿在很多细节的层面上,都有管理者有所作为的地方。
我们照着它去做,就会很有效。读那么多书,听那么多课有什么用?而且格鲁夫已经把他的 20 年的经历,现在外化出来了,告诉你杠杆率还可以用公式来表达。之所以敢用公式来表达,也就是说这个概念是有绝对内涵和外延的,不是含糊其辞的。
中国的企业家或者中国的经理人,跟外国公司的差距,追本溯源,源头就在这地方。
我经常讲了,中国很多人并没有在做管理的工作,而是在处理,而且是不断的去应对不同的事情,去处理,弄得自己很累,最后没有形成规范化一些东西,能够重复应用的,还能够传递给下属。
管理者要做高杠杆率的事情
第二点比较感慨的地方是什么?就是格鲁夫所说的这些工具方法跟他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而这种理论又是来自于德鲁克的思想。我们在看这个书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这种理论跟实践之间是怎么转变过来的,怎么把它转化出来的?
格鲁夫首先讲了,管理者到底是谁?德鲁克就讲过这个问题,凡是运用知识,做有杠杆率的事情,能够使这个系统产生更大的效率,就是管理者。不光是经理人,还包括那些拥有专业知识工作的人,他们的知识能够被有效地转化为最后的产出,就是管理者。这两个思想不是一致的吗?
格鲁夫要做的事情,就是做完决策以后去推动,而德鲁克是怎么说的?第一,选择正确的事情去做,第二,并把事情做正确,而且这当中主要是推动人去做事情。
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还有基础的工作要做,就是要不断地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形成正确的决策,否则怎么去选择正确事情去做?而且这些事情在德鲁克那叫正确的事情,在格鲁夫这个地方就叫高杠杆率的事情。只有做完了,整个系统通过这些人才会产生总体的产出,也就是经理人的产出。
每一个人所面对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场景,正确的事情并不放在那,是要找出来的,这就对管理素养要求就很高了。它不仅仅是一般意义的采集数据,它里面包括知识、经验、还有理论等等。
没有管理素养,根本看不出哪些事情是要先做的,哪些事情是要后做的?哪些事情有杠杆率,还是没杠杆率?而且他又告诉你,还得区分出哪些事情是预先就要做的,别到了时候再做。有些事情是现在就要做,有些事情是具有未来意义的事情,必须要清楚,并且告诉你,该做的事就得做了。早也不行,晚也不行,必须在时机成熟的这一刻。
而格鲁夫尽量的把经验总结提炼,变为一般的常规,提示你大概有几个方面要注意的事情。有了这些概念体系的时候,就会有启迪,结合经验去练,就能成为一个非常高效的经理人。
这本书英文书名不叫《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它的书名是《高产出管理》,跟德鲁克的书——《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要有意识的去训练,然后你就会在这当中慢慢变得非常有效,就像你下围棋,你经常下,你就有一种直觉思维,叫做棋感,你就知道那个眼在哪里?哪个是成败关键?我必须守着这个点,然后把这事做了,这才是高杠杆率。
如何去实践?
高杠杆率,跟管理者在做一件事情上花费的时间有关。经理人每天都很忙的,大量的时间是要收集信息的,信息又有时效性,大量时间是要去选择事情做的,大量时间需要观看这些做的事情处在什么状态?
他的时间也有限,也有个效率问题。也就是说能不能把自己的时间有效地利用和控制起来。否则的话,管的幅度不会太大,管的事情也不会太多。本身是在失效的,也不是高杠杆率,要懂得如何去实践,这跟德鲁克的思想是一致的。
首先德鲁克上来就告诉你,就是时间怎么有效利用?效率在哪里?就像我一样,我也得靠我本身在做事过程中产生的对他人的影响。
高层管理或者经理的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对下属员工,他的良知和良心进行管理。我们现在称之为文化,中国人也讲言传身教,就像我们家长带孩子一样,说自己很懒,想让孩子很勤快,根本没可能性。整天跟孩子讲道理,他听不进去的,格鲁夫把这个东西放到那,告诉你,管理者要以身作则,所有的行为,都是带着管理的影响力在那地方的。
以至于明茨伯格讲了,管理学在很大程度上看上去像个道德学。因为所有的人在一起做事,你要去影响别人,要用自己的言和行去影响别人。在举手投足之间,都要去管理,对自己的管理,才会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本身是可以很有效,也可以很无效的。
用德鲁克的话来讲,这不是道德准则,这是经济行为。在格鲁夫那里也讲清楚了,这会带来高杠杆率。把格鲁夫的书看明白了,并且努力去按照这个去养成一个习惯,就是一个优秀的经理人。
(本文根据包政老师讲座整理完成,内容有删减。)
—— · END · ——
作者|包政
包子堂创始人,中国著名管理学者,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清华大学 EMBA 教授,《华为基本法》主要起草者之一,已出版《营销的本质》等近 10 部著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