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洞察 昨天
被平台围猎,被同行抄袭,被商家盯上——教培机构还有安全感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 我们课程上线一周,就被整套扒走上传到了某平台,播放量几天内破万。"

这不是段子,是现实。

对内容型教育企业来说,内容不是 " 卖出去就完了 " 的商品,而是决定品牌、溢价、用户信任的根本资产。但今天,在社交裂变、平台分发和用户重剪辑的夹缝里,这项 " 资产 " 正在悄无声息地流失,而整个教育行业的版权保护体系,依旧滞留在 " 出事再说 " 的初级阶段。

最近,由黑板洞察与众桓知产联合发布的《2025 教育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趋势报告》,首次系统描绘了教育行业内容侵权的底层图景。从音视频课程到账号灰产,从社群倒卖到剪辑传播,报告不仅揭示了侵权现象的产业化、组织化趋势,更直指行业治理结构的失位与空缺。

但这份报告真正的价值,并不止于呈现 " 我们的问题有多严重 ",而在于给出了一个起码可以行动的方向。

这篇文章不只是要复述这份报告,而是站在它的肩膀上,回答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我们要如何在 " 内容持续创造 " 与 " 内容持续失守 " 之间,找到出路?

01

系统性盗版,

已经把教育行业 " 掏空一半 "

当盗版不再是偶然事件,而成为一条完整运作的产业链,教育行业的被动就变成了集体裸奔。

报告显示,在当前所有教育版权案件中,音视频课程侵权占比高达 79%。图书、讲义、题库、讲座笔记等内容,也频繁出现在灰产通道中流转。被攻击最重的,是以体系化、标准化内容为特点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机构。区域上,河南、河北、山东三省案件量合计占比超过 77%,郑州成为案件高发城市。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盗版方式的 " 技术跃迁 ":

C2C 电商如闲鱼、拼多多,成为 " 自动发货 + 网盘链接 " 盗版课程的主场;

社交平台如微信、小红书,以 " 学员分享 "" 备考群 " 为名获取精准流量,导流转化;

视频平台如 B 站、抖音,剪辑公开课程片段,挂载 " 完整版获取 " 信息;

搜索引擎中,盗版关键词竟通过恶意竞价出现在品牌词条前列。

更讽刺的是,这条灰产链条的主力,往往并非技术流或职业团伙,而是大量在校大学生、宝妈、副业从业者——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违法,只是 " 顺手赚个钱 "。

教育企业花了三年打磨一门课,盗版方两小时就能录好卖出去。

这不是流量问题,是价值问题。

02

维权难,

是因为我们根本没准备打这场仗

这不是 " 版权观念滞后 " 一句话可以解释的事。

教育企业维权的无力,表面看是 " 太难打官司 "" 程序太复杂 ",但本质上是行业长期以来对版权治理缺乏结构性准备。

报告总结的三个典型困局,几乎每一家内容型教育公司都踩过:

响应滞后:课程被扒,但取证流程追不上内容的传播速度,很多证据在几天内被删改;

路径割裂:遇到盗版不知道是打民事、走行政、还是报刑事,维权行动彼此脱节;

执行无力:对中小机构来说,取证、立案、应诉都需要专业支持,没人能扛。

更难的是对手的 " 反制模板 ":身份信息被盗用、合理使用条款、你们之前已经告过我了……维权成了扯皮。而真正的 " 系统化侵权者 ",往往比教育机构更熟悉平台规则与法律漏洞。

报告中两个案例让人印象深刻——

事实再次证明:不是你没道理,而是你没有机制,打不赢这场仗。

03

版权,不只是内容安全,

更是经营能力

教育企业做品牌、跑用户、寻融资、上平台、谈合作,本质上都在围绕 " 内容价值 " 展开。而在侵权行为高频发生的行业中,内容价值一旦得不到保护,品牌信任度、用户付费意愿、溢价能力统统被削弱。

维权不再是 " 维护权益 ",而是 " 维护商业模式 " 的稳定性。

报告提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角度:" 维权即公关 "。那些有体系地进行版权保护的机构,不仅赢得了法律上的保障,也在用户心中强化了 " 我们是重视原创的公司 " 的正面印象。

而未来更复杂的问题已经逼近。生成式 AI 进入教学、教研、课程研发中之后,大量教育内容将不再来自 " 人脑产出 ",而是混合型文本、题库、视频的智能组合。

这意味着——

如果教育机构不明确 AI 内容的数据源、用途、版权归属,未来可能被反指侵权;

如果员工或学员用 AI 改写机构课程并外传,是否构成 " 二次创作侵权 "?目前仍无司法共识;

平台 AI 将内容自动聚合展示,是否合理使用、是否需要付费授权,尚属法律空白。

这已不是 " 版权保护是否重要 " 的问题,而是 " 企业能否在未来继续运营 " 的底层能力。

04

中小机构也能打赢:

不是 " 敢不敢 ",而是 " 有没有机制 "

过去版权维权总被视作 " 头部企业才能玩的事 ",中小教育机构大多觉得 " 维权成本高,不如做新品 "。但报告中有一项核心机制,可能会改写这个逻辑:

众桓知产推出的 " 零投入、结果导向 " 维权模式,为中小企业打开了一扇门:

不需支付前期律师费、差旅费、立案成本;

只有在成功追回赔偿后,才按约定比例结算服务费;

实现了 " 我有内容,你有专业,大家共赢 "。

对教育行业而言,这不是法律服务模式的革新,而是内容生态 " 维权能力下沉 " 的第一次大范围实践。

同时,报告也提出了中小机构必备的 " 合规三件套 " 建设建议:

这些不是选修课,而是所有内容型教育机构的 " 入场券 "。

05

教育行业的版权战争,

我们已经输掉了一半

回头看,我们失去的不是一节课、一本书、一套资料,而是一整个时代对内容资产的系统建设。

内容正在成为教育行业的竞争主轴,而版权能力,则是这个主轴上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环。很多机构投入巨大精力打磨课程、包装品牌、追求教学效果,却在版权治理上停留在 " 被动响应 "" 零散取证 "" 平台申诉 " 的初级阶段。

现实已经证明:不是 " 盗版太狡猾 ",而是我们没有机制;不是 " 用户不买账 ",而是我们没能力让正版变得可持续。

这不是一场靠 " 维权几次 " 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套从源头治理、技术加固、制度协同到团队共识的能力体系。版权治理从来都不只是法律事务,而是每一家教育机构都绕不过去的战略课题。

《2025 教育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趋势报告》告诉我们的,不是 " 谁侵权了你 ",而是 " 你是否真正具备守住内容价值的能力 "。今天我们谈维权,不是因为内容被侵权,而是因为内容正在变得更有价值、也更脆弱。

教育行业到了一个分水岭。决定未来竞争力的,不只是内容的好坏,而是谁能把好内容,守得住、用得稳、传得远。

扫码获取完整版报告,构建你的教育内容护城河

如果您正面临知识产权方面的困扰,或希望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联系我们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拼多多 维权 视频平台 职业教育 讲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