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智慧 11小时前
真正的领导者,就看逆境时的7个行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导读   

顺境人人都能当好领导,逆境才见真章。资源紧、前景不明、人心浮动,你该如何突围?

作者 | 韩勇

原创出品 | 管理智慧

逆境才是领导力的试金石

什么是真正的逆境领导力?

我在企业里二十多年,有一个观察,顺境里的管理,其实更像是资源分配者:钱有、人稳、项目排着队上,这时候大家很容易觉得自己是个好领导。可一旦遇到逆境,才是真正的分水岭。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顺境的时候,哪怕你多犯几个小错,时间和资源都会帮你兜着。而逆境不一样,资源稀缺、前景不明、人心浮动,你能不能在乱局里定住方向、在恐慌里传递信心,这才是关键。

2019 年,华为被美国掐断了芯片供应,外界几乎断言高端手机业务要崩。公司内部气氛非常凝重。

任正非没被焦虑绑架,反而迅速亮出底牌:把 " 备胎 " 芯片海思直接转正,加速自主替代,同时调动研发、供应链、生产全面协同。他在内部反复强调 " 要活下去 " ——不是那种喊口号的激励,而是一种方向感的传递:我们有路走。

几年后华为不仅活了下来,还推出了自身拥有自主芯片的旗舰机。这种从看似处于绝境之中杀出来的故事,你回过头去看时,会发现它考验的并非单单是技术,而是一种坚定的意志。

逆境领导力的七步法

基于这些年的实践和观察,我总结出了一套逆境领导力的方法论。虽然说是 " 七步法 ",但实际操作中,这些步骤往往是相互交织的,并不是严格按顺序执行的。

先稳住自己

人处于逆境时,第一反应,一般来自本能,要不就选择抗争,要不就选择逃避。当肾上腺素快速地上升时,很多领导者很难控制自己,总想着马上做决定,好像只要慢半个钟头,天就会塌下来似的。不过有很多例子显示,在慌乱中做出的决策,不但没效果,还可能让问题变得更严重。

ofo 算是典型的代表。2018 年,其资金链极度地紧绷,押金无法得以退还,用户排着队前来讨要,所涉及的金额多达十几亿。戴威最初的反应便是发布公开信,称公司并无问题。不过在这个时候,仅仅依靠 " 安抚 ",这件事是根本不可能压得下去的。拒绝合并、拒绝收购,并且没有清晰的应对方案,致使团队士气彻底崩塌,用户的信任完全瓦解,供应商开始追讨欠款,最终连一丝一毫喘息的机会都丧失掉了。

所以逆境来临时,第一步不是 " 怎么救 ",而是先别乱。必要的应急措施做完,先给自己一点时间,把信息捋清、把情绪稳住,再考虑下一步。这段 " 空档 " 往往能避免最大的误判。

看清局势,不要错误假设

冷静下来之后,真正要做的,是搞清楚你站在哪。很多企业是因为认知错误而死的,不是因为手里没资源。

ofo 在那时仍在思考海外扩张之事,将资金投向美国、欧洲,期望新市场能解燃眉之急。不过国内用户押金这一问题,他既没有筹集到钱款,也没有察觉到信任的崩塌会如此迅速。甚至还臆想对手也处于困境之中,却不知道摩拜已与美团携手。

看清局势,不能只靠感觉。现金流能撑多久?债务结构如何?核心团队还在不在?客户什么反应?是不是已经换到别家了?供应链健康不健康?竞争对手的动作是什么?

这些问题,不必全都精确到小数点,但是至少得知晓方向,不然的话,你的所有决策,就仿佛是在雾里开车。

别贪,先保命

顺境的时候,你可以多线作战,兼顾长短期目标;逆境的时候,最大的诱惑就是——想同时解决所有问题。可这时候唯一的真理就是:先活下来,别管别的。

乔布斯在 1997 年重回苹果的时候,那时候公司都快破产了,产品线有桌面电脑、服务器、打印机、数码相机等等,一共好几十种。他干脆利落地砍掉了七成的业务,就留下了四个核心产品。在那时候,好多人都觉得他疯了,可事实表明,把资源集中投到关键地方,比把力量分散开要靠谱得多、有效得多。

如果 ofo 当时,能这样去做,退出海外市场,尽快筹钱以退押金,接纳滴滴或是蚂蚁的资金来解燃眉之急,或许便能够留存一丝气息——起码不会那般迅速地崩盘。

用 " 小胜 " 重建信心

逆境最为可怕之处,是失控之感。你给团队设定一个年度目标,时常会失去效用。因为变化太迅速,不确定性太强。

所以高段位的管理者会在这种时候换成 " 小周期胜利 " 模式,具体来说,就是把大目标分解成一系列小的、可验证的成果,接下来快速兑现,让团队看到 " 我们能赢 "。这在心理学里叫 " 效能感 ",一旦这种信心回来,人会变得很不一样。

别让团队自己猜

信息不透明的时候,人会自动往最坏的方向脑补。与其让大家背后乱猜,不如主动说清楚:我们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下一步打算怎么干。

这个框架很简单—— " 已知、未知、下一步 "。

比如 ofo,如果早说:已知是资金紧张、押金庞大、部分城市要撤;未知是投资人意向、市场整合速度;下一步是公开退押金计划、找战略合作、梳理成本结构……至少内部不会陷入那种无方向的慌乱。

人不怕坏消息,怕的是领导自己都不肯面对坏消息。

别一个人扛死

很多老板,一遇到危机,本能的反应便是 " 我亲自来 "。这样的结果,一方面会把自己累得够呛,另一方面也会扼杀团队的创造力。

我有个搞餐饮的朋友,在疫情那段时间," 堂食 " 给停了。刚开始的时候,他都是自己亲自去干——设计外卖的菜单,跟平台商量谈判,筹划配送的方案,可效果却不太好。之后他决定把决策权交给各个门店的经理,让他们按照本地顾客的需求去制定策略。这样一弄,反倒冒出了不少好主意:有的推出家庭组合套餐,有的瞅准了写字楼的午餐市场,有的主要做半成品的销售。不是每个方案都能赚钱,但从总体的效果来看,比统一指挥强多了。

逆境之下,分散决策,往往比集中决策更为有效,其前提是,你得把边界和原则设定好,接着就要信任团队。

在低谷埋下未来的种子

华为的故事我就不多讲了,大家都知道。唯一想强调的是,逆境领导力不该只停在 " 苟活 ",而是要想着 " 活得更好 "。

在最艰难的阶段,投向未来,就是 5G、芯片以及云计算,这恰恰让华为在全球市场回暖之际,直接站到了风口上面。

当然这事儿,拿捏得不好就会翻车:投得太少,等于没投;投得太多,或许直接把自己拖死。

逆境领导力的三种心法

逆境领导力的底层逻辑,不是你会几套方法,而是你能不能完成三种思维切换:

从控制到适应:很多管理者习惯了在确定性的环境中工作,但逆境的特点是高度的不确定性,真正的逆境领导力,就像是冲浪,海浪是控制不住的,能做的是学会借助浪保持平衡。

从个人英雄主义到团队智慧:逆境不是证明你多牛的舞台,而是团队共同求生的战场,领导者的价值就在于创造条件,让离问题最近的人有权力呼唤炮弹,去把问题给解决掉。

从短期生存到长期发展:保命是必须的,但不能只想着活过今天,要能够在保证短期生存的同时,为长期发展播下种子。

结语

时代在变,逆境亦在变。此前多为局部的、资源层面的危机,现今往往是系统性的,且呈连锁反应式——一只黑天鹅坠落,往往牵动一大片。组织结构也更为扁平,年轻人对权威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若你再沿用过去那套拍板式领导方式,或许连信息都传递不下去。

所以,这个话题没法用一个死板公式去结束。我只能说,逆境很痛苦,但如果它不可避免,至少你可以决定如何面对它。

真正的领导力,从来不是在顺境中当个好领导,而是当风浪来临之时,你能够站稳,并且带领着团队站稳,即便天色昏暗。

  —— · END · ——  

   作者|韩勇  

华夏基石高级合伙人,20 年 TOP100 企业高管,专注战略运营与营销管理,常年为多家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为您推荐: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最新推出 2025 企业内训大课:

增长停滞时代,经营顾客才是企业的增长护城河。这套完整的实操方法论,目前已为一线城市的企业内训超 300 场,超 60000 名企业家和管理精英参与学习,2 天学会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顾客经营体系,助力企业实现市场突破和组织变革。

点击链接了解详情

为您推荐 :

项目:

学制:1 年,累计 152 课时。

时间:正在报名中,2025 年 9 月 13 日开课。

结业:颁发北京大学结业证书。

点击链接了解详情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

中国管理咨询的开拓者和领先者

彭剑锋、黄卫伟、包政、吴春波、杨杜、孙健敏领衔

战略丨营销丨研发丨生产丨运营丨品牌

企业文化丨组织人力丨 AI 应用

咨询合作扫码

感谢阅读和订阅《管理智慧》,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最新推送,敬请星标本公众号。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华为 任正非 芯片 美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