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哥 19小时前
我经历过的牛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经七天长假发酵,今天股市算是彻底出圈,从不炒股的朋友也开始转发股市段子,甚至出现过去只有牛市疯狂期才会出现的社会新闻——

昨晚刚回国,随便发几张照片,阅读量也很吓人

随便聊几句,评论区也会出现一堆 " 股神 " 怼我

这是过去 4 年,从未有过的现象

本来我都退休了,准备明天去美签,接下去跑美国转转,不想再公开评论这种注定将成为一场悲剧的极端行情

但耐不住后台好多粉丝追问,想了想,先声明一下:

烦请不要问力哥现在还能不能买,要不要卖,买什么,卖多少,行情看涨到多高,什么时候回撤,回撤有多深……

问也只会收到 " 不知道 " 三个字,我不是股神,没法预测未来

多说一句,这世上没有股神,但牛市一来,就会蹦出无数 " 股神 ",甚至很多新手小白也以为自己是股神,自信心爆棚,怼天怼地怼对手盘,买卖双方互道傻 X ……

我能分享的,只有我自己的操作策略,不对任何人构成任何层面的投资建议或指导

此外,就是我亲历过的牛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什么是牛市?

广义上的牛市指一段时间内向上的市场趋势,但持续多久,涨幅多高才算牛市,而不是熊市中的 " 反弹 " 呢?

这就像 " 中产阶级 " 或 " 财务自由 " 一样,是个筐,谁都可以有自己的定义

技术分析认为,从阶段低点反弹超 20% 就算进入 " 技术性牛市 ",这是趋势投机空转多的重要分水岭

但 20% 具有很强欺骗性,并不能带来普遍的财富效应和羊群效应,不太符合大众对 " 牛市 " 的理解和期待

我个人觉得,一个市场宽基主流指数上涨超 100%,才算得上牛市,超 200%,算得上大牛市

最近行情,特别像 A 股早年的神经病行情,最极端情况,1 个月就有超 100% 涨幅的牛市,但下个月行情说凉就凉,血流成河……

A 股第一轮牛市最夸张,从 90 年底的 95 点涨到 92 年 5 月的 1429 点

当时没有价值投资,没有估值理论,也没有大规模机构投资者,甚至没有基金,更别说定投,股市主要功能是国企解困用的融资工具

吴敬琏老先生当年说" 中国股市很像一个赌场 ",还有很多人公开抽老千,并不为过

真正公认的现代意义上第一轮大牛市起点,是 1999 年的 5.19 行情

这轮牛市持续了 2 年,涨了 114%

这是 25 年前的事了,亲历者最小也五六十岁,少有人会在网上当财经博主分享亲身经历,我也只是在资料中了解过

当年行情爆发前,市场已连跌 2 年,人气涣散,天晓得大盘从 5 月 19 日开始,毫无征兆,短短 33 天,大涨 68%

随后在 99 年下半年经历惨烈调整,并在 20 年和 21 年两次高位筑底(W 底),最终登顶 2245 点

如今短短 7 个交易日,主流指数普遍上涨超 40%,创业板更是逼近 70%,这疯涨程度与 5.19 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很多人把现在这轮旱地拔葱式的行情对标 5.19,更多的不是基于理性分析,而是一种美好愿景

他们的算盘是:这第一波疯涨总会有歇息的时候,等经历过一波调整后,我再上车,吃到第二段牛市主升浪,复刻 99-01 年牛市行情

要知道,这种突如其来的牛市第一波,大部分人都处于空仓或低仓位状态,要么手里攒了很多钱,但一直不敢买,要么套牢时间太久已经忍不住底部割肉,现在除了傻眼,就是眼红……

我亲历的第一轮牛市,是那轮牛市崩盘后的下一轮牛市,也是迄今 A 股史上最轰轰烈烈的一轮牛市—— 06-07 年超级大牛市

这轮牛市,大盘从 998 点一路涨到 6124 点,涨了 5 倍多

当时编制方法更科学的沪深 300 指数已诞生,用沪深 300 代替上证指数更合理,看沪深 300 的话,2 年多时间涨了 6 倍多

然而奇怪的是,又快 20 年过去了,直到今天,不管新老股民聊到 " 大盘 ",普遍还是认早已失真的上证指数,所以才有大盘永远围绕 3000 点俯卧撑的梗

看沪深 300,21 年初行情高点已超 07 年高点,创历史新高,而同期上证指数只有 3700 点

为啥这波行情中,有人对标 5.19 行情,有人对标 15 年杠杆水牛,却鲜有人对标 07 年大牛市呢?

因为那轮牛市是经济基本面和股市完美联动的产物,有着扎实的业绩基础

中国经济真正走上快车道是 01 年加入 WTO 后,一直到 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这 7 年是改开 40 多年来最高光时刻

但 01-05 年持续 4 年熊市,跌得天怒人怨,完全违背同期蒸蒸日上的经济大环境,06-07 年牛市相当于把之前 4 年欠股民的,连同当下经济景气登顶的乐观预期,统统表现在股市上

你知道 07 年中国 GDP 涨了多少吗?

14.23%

创 1984 年以来新高,大概率也是我们这代人有生之年无法复刻的最高峰

同时期,CPI 也在不断攀升,并在 08 年登顶

这种供求两旺,物价上涨的状态,就是标准的经济繁荣

我第一次入市,是 06 年 9 月

3 个月前,我爸刚去世,作为老韭菜,他账户里还躺着几个 01 年牛市高峰期听消息上车的股票

当时仓位最高的一只股票叫原水股份(现已更名城投控股),我刚特地查了下,我爸买的时候只有几块钱,15 年牛市最高峰涨到 26 块,现在这波从 3 块涨到 5 块,即使按复权价计算,过去 20 多年也几乎没赚什么钱

不管看过去 5 年、10 年、20 年还是 30 年," 长期投资 " 在 A 股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A 股赚钱关键在 " 及时止盈 ",找对卖点远比看准卖点重要得多

只有在美股," 长期投资 " 才是颠覆不破的真理,别说看 10 年,看 50 年都没错,美股只要买了指数基金,然后该干嘛干嘛去,不管中途遇到多大挫折,长期看就是会不断创新高

巴菲特说没人能靠做空自己的祖国挣钱,这话没错,但仅限于老巴的祖国——美国

当时我爷爷还在世,为了能继承我爸遗产,需要我爷爷一同去公证处办理放弃遗产继承的手续

我爷爷和我爸脑子都很灵活,爷爷 80 岁才开始接触基金投资,当时牛市已持续一年,大盘从 998 点逐步回暖到 1700 点,爷爷尝到了点甜头

手续办完后一起吃饭时,他就给我拼命安利 " 基金 "

什么交银施罗德,这个好的……华夏基金,这个也不错……还有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工银瑞信,这个也灵的……

后来我长期从事理财行业,回头看爷爷当时的认知状态,显然还是个新手菜鸟,他对基金的理解,最多就是能大概分清股基、债基、货基的风险差异,连当时方兴未艾的指数基金可能都没听说过,更不知道当时更火的老一代封闭式基金

尤其他很认所谓 " 大品牌基金公司 ",觉得 " 靠得住 ",只是因为瞎猫撞到死耗子,遇上了牛市

真实的基金分析,是一门很专业的学问,我以前出过书也出过视频课详细解释,不展开了

年少无知的我听到爷爷一番安利,怎么想的呢?

当时父亲刚去世,我还没出道,家里一穷二白,当然很想挣快钱啦 ~

但自以为和我爸还有爷爷一样聪明的我,虽然不懂股票,但知道 "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这句宣传语,心想我怎么能傻乎乎冲进去做韭菜呢?当然得先好好学习了

接下去几个月时间,我潜心读了几本投资理财类书籍,给家里本就不多的一点余粮做了资产配置

最终在 12 月,自以为 " 大功告成 ",决定开户入场,精心挑选了几只当时很火的题材股,包括大宗商品、钢铁、航空航天……

但我终究还是谨慎,最初只拿了 20% 试水

经历过那轮牛市的小伙伴应该还记得,06 年 12 月领涨的是金融股,大盘一改此前小步渐进态势,一个月涨了 30%,彻底引爆牛市

我买的题材股,在那轮行情中,反而踏空了……

看到别人都赚钱,自己买的股票却涨不动,那个心痒啊

这种状态叫" 只赚指数不赚钱 "

那个自信啊,感觉只要买了,就坐等数钞票吧 ~

直到今天,很多操作习惯不好的股民,还是容易陷入这种状态

07 年 3-5 月,牛市主升浪全面爆发,全市场陷入癫狂,中国掀起了第一轮全民炒股热潮

当时我刚入市 3 月,哪见过这种阵势,感觉就是老天爷赏钱,不拿白不拿,原本的资产配置理念早就扔到脑后,逐渐把原本放在货基、债基、银行固收理财里的钱都拿了出来

就像中信证券说的:干就一个字!

紧接着,就遇到此生第二难忘的股市记忆点—— 5.30 惨案

因为我爸去世,我妈得了抑郁症,心情不好引发子宫肌瘤,需要住院开刀,5.30 那天,恰好是我妈开刀的日子,我一个人忙里忙外,下午好不容易抽空去医院附近的小饭馆吃饭

刚扒了几口,抬头看到电视里在报道股市大跌,当天大盘暴跌 6.5%

看到这个电视画面,我整个人是懵圈的,从没遇到过,感觉是不是天要塌了……

当时还没智能手机,要回家上电脑操作,我想卖也没法卖,想买也没钱加仓了……

紧接着 6 月 4 日再次大跌 8.26%,几天时间就把 4 月以来涨幅几乎全数抹除

这轮暴跌导火索是财政部 " 半夜鸡叫 " 上调印花税,引发市场恐慌情绪

8 年后,在下一轮牛市疯狂期,国家也觉得股市这么涨很不健康,把引发牛市的场外杠杆配资赶尽杀绝,直接导致股灾爆发……

只是很不幸,国家队救市失败,这次牛市没能像 07 年那样断骨重生,直接步入绵绵熊市……

再 9 年后,万众瞩目的发改委发布会严重低于市场预期,和国庆前的政府态度判若两人,还高调对银行进行窗口指导,要求银行信贷资金严禁违规进入股市

这可能是今天市场高开低走,最终走出一条假阴线的重要原因

为何?

或许是这次政策转向导致的股市暴涨,连政策制定者自己也没料到,怕风险快速积累,想给股市降降火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定要把 A 股资产占比大幅下降的根本原因

我们的父爱监管模式下,市场永远做不了真正的主人,暴涨因为看到政策给出的舔头,暴跌也因为政策出人意料挥舞大棒……

07 年如此,15 年如此,这次,恐怕还是如此

这期间,还有两次有争议的 " 牛市 ",一次是 09 年,一次是 19-21 年初,沪深 300 涨幅都在 100%+

前一次争议在于紧接着 08 年超级大熊市,且时间很短,只有 8 个月,没能引起新一轮羊群效应就黯然退场

后一次争议在于涨幅勉强到 100%,且只赚指数不赚钱的情况极为严重,同样没有出圈的财富效应

那这一次,会更接近历史上哪一次 " 牛市 " 呢?

不知道,也可能和历史上任何一次牛市都不类似

一是 5.19 行情以来的历次牛市,都有 " 起承转合 "

所谓 " 行情在绝望中诞生 " 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春江水暖鸭先知,先走一步的鸭子赚到钱了,才逐渐吸引越来越多韭菜入场,最终赚钱效应出圈,引发市场狂欢,这个过程就算没有 1-2 年,至少也有个大半年

但眼下这波,是直接从熊市最悲观低迷状态,突然跳入疯牛状态,没有半点情绪过渡,史无前例,放眼世界股市都极为罕见

二是 99-00 年和 14-15 年中国经济基本面也各有各的问题,但问题严重程度远不如现在,困境并未解除,未来 20 年,我们依然有很大概率会重走日本老路,唯一改变的只有市场情绪,股市未来走向,很大程度取决于下一步政策支持力度到底有多大

会不会因为股市涨太快,上头又怂了呢?

谁都不知道……

说到底,别看满大街都在嚷嚷 " 牛市来了 ",这波算不算牛市,只有等大盘涨到 100% 甚至 150% 后,才能确定

但那时再入市,显然又要站岗了……

我 06-07 年的那段故事,建议新人好好看看

最怕牛市前期犹豫不决,或者只敢小试牛刀,以为自己冷静理性谨慎智慧,想先学好理财知识,大脑全副武装后再上战场

但市场不等人,很快理性都被扔到脑后,就想着一定要抓住这一波,好好干 ta 一票!

尤其经济大环境越差,其他地方越赚不到钱,人越容易丧失理智,孤注一掷

此时人的大脑处于封闭状态,听不进提示风险的声音,分不清主观愿望和客观事实之间的差异

最后分享一下我的个人操作:

除了把网格收割比例放大到正负 7%-10% 不等外,我今天已开始降低部分持仓股票 / 基金的恒定市值(目标市值),也就是开始实质性减仓了

比如持仓最高的中概互联已减仓 7%(9.30 减 2%,今天又减 5%),某连续封涨停的券商股减 5%

甚至我口口声声说准备长持的茅台,要是真快速涨 3000 元,也会清仓——持股一年就把未来 10 年分红提前预支了,傻子才做耐心资本呢 ~

但如果没有出现疯牛,茅台价格还是 1000-2000 之间波动,我就继续做网格,每年吃股息也挺好

不预测,只应对

做好计划,坚决执行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神经病 牛市 股市 a股 美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