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 8 月 24 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近日在南海中沙海域执行的科考任务中," 中山大学 " 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搭载的 6000 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 海琴 " 号圆满完成首次深海试验,全面验证了整机系统功能与主要性能指标。此举标志着 " 中山大学 " 号正式成为国内少数具备 6000 米级深海 ROV 作业能力的科考船之一。
试验期间," 海琴 " 号成功完成多个潜次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 4140 米,开展了多项科学探测与环境试验,实时检测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及各项技术指标。
本航次领队、中山大学海洋科学考察中心探测技术总工程师崔运璐表示:" 在深海试验之前,该 ROV 所有部件已在陆上试验环境中通过 6000 米压力测试。此次海试旨在实际验证其综合性能。按照常规标准,大多数 6000 米级装备只需通过 4000 米级海试,即可认定其满足全深度指标要求。"
" 海琴 " 号是面向深海科考需求研制的无人遥控潜水器,由中山大学专项支持、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建造,已加装于 " 中山大学 " 号船体。
该系统能够实现深海科研目标的精确定位、原位观测与样品采集,支持近海底长期作业,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调查、生物多样性研究、新物种发现、基因资源获取等科研任务,将有力推动立体化深海科学探索。
本次科考航次于 8 月 13 日从珠海启航,计划为期 25 天,由中山大学统一组织。除 " 海琴 " 号海试外,航次还同步开展全海深自主遥控无人潜水器(ARV)" 海斗一号 " 的科学应用任务,实施多学科海底采样工作。
接下来," 海琴 " 号与 " 海斗一号 " 将协同作业,结合海洋气象无人机观测、地质过程探测、深海生物生态观测及 30 米重力柱取样等任务,在南海多个工区继续开展试验性应用。
" 中山大学 " 号是我国目前设计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自投入使用以来持续聚焦深海探测前沿。截至 2025 年 7 月,该船已累计执行 23 个科考航次(段),是我国深海科技研究的重要平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