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财经网 08-24
和众汇富研究手记:动产融资制度升级利好中小微企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近日撰文表示,动产融资正在逐渐成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的重要工具。随着我国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和法律保障推动融资渠道多元化,成为市场和政策层面共同关注的焦点。他指出,下一步应不断完善我国动产担保法律制度体系,推动担保物范围的持续拓展,以便更好释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潜力。这一观点恰逢 " 十四五 " 收官阶段,显得尤为具有现实意义。

近年来,动产融资改革步伐明显加快。《民法典》将融资租赁、保理、所有权保留等具备担保功能的交易纳入担保合同体系,确立了以登记为核心的担保物权顺位规则,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拓宽了渠道。2021 年国务院启动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制度,将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等统一纳入人民银行登记范围,确保登记制度真正落地。2022 年出台的《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办法》则进一步规范了登记流程和实务操作,使得融资便利度大幅提升。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法律制度的持续完善与登记体系的统一推进,有效增强了市场主体对动产融资的信任度,也提升了融资可得性。

从实际成效来看,动产融资在中小微企业的使用率显著提高。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6 月底,动产融资统一登记系统注册用户已达 15.2 万个,服务担保人近 1800 万家,其中中小微企业占比高达 98%。系统累计查询次数达到 2.9 亿次,其中统一登记实施后的查询量就超过 2 亿次,是此前的 2.4 倍。这表明市场主体在信息透明、风险防控上的需求得到了更好满足,也意味着动产融资在实际运行中已经成为解决 " 融资难、融资贵 " 的关键抓手。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尤其是单笔金额 100 万元以下的登记量占比超过 50%,充分体现出动产融资与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高度契合。

在市场规模层面,动产融资已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动产融资市场总体规模约 15 万亿元,其中银行业动产融资超过 8 万亿元,占据半壁江山。细分来看,融资租赁登记量最大,占比接近六成,保理业务占比约四分之一。而存单、仓单、提单质押等新型登记品类增长迅速,年均增速超过五成;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和产品抵押登记年均增速接近 50%;所有权保留机制在 2024 年后进入高速增长期,2025 年上半年同比增长超过一倍。和众汇富认为,动产融资品类的多样化不仅增强了企业的灵活性,也为金融机构设计更加匹配的产品提供了空间。

与此同时,绿色资产和数字资产也被逐步纳入登记范围,光伏设备、风电储能设备、碳排放权乃至数据资产、积分权益等新型动产类型的出现,为未来动产融资开辟了新的赛道。这既契合国家 " 双碳 " 战略,也顺应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众汇富观察发现,新兴资产的纳入不仅拓展了担保物范围,还提升了金融支持新兴产业和战略性行业的能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宏观层面看,动产融资制度升级正与金融 " 五篇大文章 " 战略紧密呼应。通过扩大担保物范围,改善融资结构,动产融资能够有效将资本引向实体经济,尤其是那些最具活力但最容易遇到融资瓶颈的中小微企业。随着法律、制度与技术的不断完善,动产融资有望成为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创新创业和支持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动产融资在助力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潜力巨大,未来将成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

综上所述,邹澜副行长提出的 " 完善动产担保法律制度、拓展担保物范围 " 的政策方向,回应了市场现实需求,也为未来改革指明了道路。随着制度不断健全、市场持续扩容、数字化水平提升,动产融资将在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方面发挥更加突出作用。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只要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多方协同,动产融资的制度红利将进一步释放,推动中国实体经济在转型升级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融资 中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机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