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日报 前天
一粒高粱的仁怀旅程:从精神图腾到千亿酱酒产业链的共富密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立秋后的赤水河谷,漫山遍野泛着红宝石般光泽的糯高粱将这片河山渲染成一幅夺目的油画。

2025 年 8 月 23 日,农历乙巳年处暑。

夜幕初临的仁怀酱香酒庄内,一场传承千年的 " 高粱归仓仪式 " 如期举行——伴随着司仪吟诵的《高粱赋》,一缕缕青烟从粮仓四周升起。这是当地独有的 " 薰仓 " 习俗,点燃的艾草既驱虫防霉,更寄托着粱农五谷丰登的祈愿。" 三敬九祈 " 后,主敬人将最后一茬糯高粱倒进贴有大大的 " 丰 " 字的粮仓。

" 不只是我们全村,可以说高粱带富了全仁怀的农民。" 仪式现场,62 岁的种梁能手郑先飞眼角的皱纹里盛满笑意。当晚,他和另外 18 名种粱能手一同受到表彰。

千年归仓仪式:酒业兴旺的精神图腾

位于荣昌坝酱酒工业园的仁怀酱香酒庄内,数百名省内外宾客和媒体人见证了这场融合了农事节庆与非遗技艺的 " 活态传承 "。当晚 19 时整,随着威风锣鼓敲响,24 节气旗仗护卫下的主敬人、参敬人缓步走向舞台上的粮仓。两侧摆放的沉甸甸糯高粱穗,昭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年。

仁怀 " 秋收祭仓 " 的习俗已传承近千年,到清代,形成了 " 薰仓驱虫 "" 三敬九祈 " 的完整仪轨。如今,高粱归仓仪式习俗已被正式列入仁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晚,由仁怀酒企、种梁人、酿造师等共同签署的《仁怀高粱归仓仪式传承保护公约》正式发布。仁怀市酒文化研究会执行秘书长黄黔华说,仁怀是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糯高粱则是酱酒品质的源头保障。《公约》意在将仁怀糯高粱升华为 " 酒业兴旺 " 的精神图腾,强化 " 仁义兴邦 " 的产区价值观。出席高粱归仓仪式活动的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席团主席王新国高度评价《公约》。他说,公约与当晚同时发布的仁怀市第四批市级非遗名录,共同构成了活态传承的 " 双保险 "。

从田间到酒窖:一粒高粱的产业跃升

仪式现场,郑先飞算了一笔他的 " 高粱种植账 ":2025 年,他和老伴在仁怀市南部的长岗镇堰头村种植 60 多亩仁怀糯高粱,平均亩产超 400 公斤。" 种子、肥料 …… 什么都由公司统一发,我们负责种和收就行。" 郑先飞说,除了收割需要请人外,高粱种植几乎没有什么成本,仅高粱种植这一项,他家今年的收入就近 30 万元。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仅是茅台酒,仁怀赤水河谷酿造出的酱香美酒同样畅销全国,酿酒的原料——仁怀糯高粱一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仁怀市政府审时度势推出了仁怀糯高粱 " 北种南扩 " 计划——政府先后花费 9 亿多元整治粮田,将科技工作者培育出的 10 多个优质仁怀糯高粱品种从北部的赤水河谷地带向南部推广。截至目前,仁怀全市高粱种植面积稳定在 36 万多亩,覆盖 5 万多农户。郑先飞就是 " 北种南扩 " 的受益者,他在 2005 年成为全村首批 " 吃螃蟹 " 者。如今,堰头村一千多户都种植高粱,收入最低的每年也有几万元。

36 万多亩高粱种植的背后,是仁怀构建的上千亿 " 全产业链闭环 ":当地精心培育筛选出 " 红缨子 "" 黔高 7 号 " 等 12 个优质糯高粱品种,由市属仁怀红谷农业公司统一向种植农户分发,统一使用茅台集团研制生产的有机肥和治理病虫害的生物制剂并统一收储,实现了高粱从种植端到收储端的全过程绿色有机和智能监管,确保每一粒高粱的质量。

这使得仁怀酱香白酒的品质有了源头保障——仁怀糯高粱的支链淀粉含量稳定在 88% — 92% 区间——这个数值恰好满足酱香酒酿造中微生物附着与糖化发酵的需求。" 普通高粱蒸煮三次就糊化,仁怀糯高粱能经过九次蒸煮,每轮次还能释放不同的芳香物质。" 仁怀酱香白酒科研所所长唐平华说。

共富图景:从土地到餐桌的乡村振兴答卷

" 公司严格遵循茅台集团基地建设‘五个一’要求,打造仁怀 38 万亩有机高粱基地。2025 年,全市共计种植高粱 36 万多亩,全年预计收储高粱 9 万余吨,直接带动产业链上游 5 万余户农户稳定增收 8 亿元,高粱产业已成为仁怀市农民稳定增收的压舱石。" 仁怀市红谷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邬帮亮说,在助力白酒产业发展方面,公司一方面为地方酒企生产提供稳定、优质的原料支撑;另一方面,针对地方酒企投产阶段资金不足的问题,通过账期服务的方式为 10 余家白酒企业提供了近亿元账期服务,最高账期达一年。

正是一头连着酒企,一头连着农户的红谷公司,让当前处于行业周期性深度调整的当地中小酒企可以 " 有米下锅 ",同时也确保了粱农的收益和种粱积极性。

更深远的变化发生在产业链上。高粱种植常年稳定在 36 万亩,为仁怀数十万升酱香白酒产能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障,还一同带动了包装、物流、旅游、电商等关联产业蓬勃发展,形成 " 千亿级产业集群 "。

2024 年,仁怀市白酒产业总产值突破 2000 亿元,带动就业超 20 万人;酒旅融合项目年接待游客超 500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长 35%。

另一组数据更为直观:2023 年仁怀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49634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367 元,明显高于贵州省对应群体的平均水平。仁怀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 2019 年的 126.73 亿元增长增长到 2023 年的 164 亿元,消费增长势头强劲。

从非遗仪式里的精神图腾,到产业链上的增收引擎,一粒糯高粱在仁怀完成了 " 从土地到餐桌 " 的价值跃升。当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产业需求同频共振,一颗糯高粱的旅程,便成为仁怀以特色产业推动共同富裕的全部密码,不可复制,值得借鉴。

贵阳市融媒体中心

景行 王欣 杨才江 杨晓伟 梁超 谢兵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茅台酒 华为 王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