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易生活 08-25
石头A30 Pro Ultra首测:超微能量泡沫洗,重污渍克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前言:为了把地彻底洗干净,洗地机又进化了】】】

在此前的相关评测中我们三易生活曾提出过一个观点,那就是 " 扫拖机器人 " 和 " 洗地机 " 所适合的用户群体其实是完全不同的。

其中,前者主打每天长时间在外、实在没精力做家务的人群,以科技解放劳动力,从而换来更长的个人自由时间。

后者则更像是为用户提高家居幸福感的工具,它虽然需要有人握持进行全程操作,但凭借着强力的清洁与实时自清洁能力,可以实现过往任何一种地面清洁工具都达不到的地面洁净度。对于有 " 洁癖 " 或是育婴、养宠的家庭来说,只要用过一次洗地机,往往就很难再接受老式拖把那种 " 只是把污物抹平、摊开 " 的地面清洁方式了。

但即便是洗地机之间,对于地面的清洁水准亦有高下之分。特别是当扫拖机器人的擦地技术这两年逐渐开始进步之后,大家对于洗地机的功能需求也很自然地从最初的 " 贴边、助力、躺平 " 这些产品形态方面,转向了对于地面顽固污渍,甚至是油污、陈垢的清洁,以及更彻底的地面消毒能力上。

说白了,无论是为了满足更极致的清洁需求、还是为了与扫拖机器人拉开差距,洗地机都到了不得不再一次进化的时刻。

而这就是我们三易生活要测试石头 A30 Pro Ultra,这款全新 " 超微能量泡沫洗地机 " 的原因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产品解析:延续水箱下置设计,首发超微能量泡沫洗】】】

无论从名称、外观,还是石头目前的洗地机产品线来看,A30 Pro Ultra 可以说是已经非常庞大的 A30 系列里、主打重污渍清洁的 " 新王 "。

从基本结构来说,它很明显延续了 A30 系列的招牌创新元素,比如设计在刷头、而非主机部分的清水箱,既降低了机身重心、让操控更省力,也使得整机厚度减薄至 12.5cm," 躺平 " 之后能够进入更多的家具底部空间。此外它本身还相当于给滚刷增加了 " 配重 ",对提升清洁能力也有额外的好处。

在此基础上,A30 Pro Ultra 还进一步升级了吸力和水箱容积。它的吸力达到 25000Pa,比之前的 A30 Pro 和 A30 Pro Steam 都大;而 1L 的清水箱和 100mL 的自动投放清洁液盒,则避免了洗地过程中频繁加水的麻烦,使得单次清洁续航最长可达 60 分钟,足够拖完 200 平米以上的面积。

当然,作为该系列最新的旗舰款,A30 Pro Ultra 在防止毛发缠绕方面也进行了升级。新的梳齿刮刀 + 平直刮刀双重拦截结构位于滚刷 1/4 处,可以先将毛发 " 理顺 ",再将其与颗粒垃圾一同拦截、吸进污水桶,主动阻止毛发在滚刷上缠绕成圈。

不过相比以上这些,A30 Pro Ultra 最大的进步则在于升级了全新的 " 超微能量泡沫洗 " 技术。

在 A30 Pro Ultra 的滚刷上端,就可以看到它的泡沫喷头。根据官方公布的相关信息显示,A30 Pro Ultra 使用了高压气液混合技术,能稳定生成颗粒更细小的微米级绵密泡沫,既可通过泡沫的爆破机制剥离污渍,同时其电磁阀也能更精确地控制喷射量,避免过多泡沫在地板或滚刷上残留。

与此同时,为了与新升级的泡沫洗搭配,A30 Pro Ultra 还附送了石头最新款的泡沫清洁液,其含有植物基除菌和祛味成分,可强力去除地面顽固油污、瓦解常见异味分子,并通过了皮肤 / 吸入 / 宠物舔食安全测试。

除此之外,在 A30 Pro Ultra 的污水箱里同样也标配了除臭模块,在将地面污水吸进水箱后,除了清洁液本身的除菌除臭成分会继续发挥作用之外,水箱除臭模块也会对污水起到进一步的抑菌效果,从而避免日常使用中一些 " 临时小块地面清扫 " 后,用户可能会忘记清理污水桶而引发的异味问题。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APP 解析: 不仅能遥控自清洁,甚至还有 " 可玩性 "】】】

对于如今石头旗下的产品来说,它们已经完全统合在自家的 Roborock App 里,A30 Pro Ultra 当然也并不例外。

将洗地机连接到 APP 后,就可以看到石头对 A30 Pro Ultra 采用了不同于旗下扫拖机器人的主页设计风格。毕竟对于洗地机来说,它的绝大多数 " 工况 " 都是需要手持进行的,所以能通过 App 进行遥控、最具实际意义的功能,自然也就只剩下了自清洁和烘干这两个。

不过还是可以在 App 里提前设置 A30 Pro Ultra 的洗地模式和详细参数,包括清扫(吸力)强度、滚刷的出水量,以及握持拖地时移动助力的手感均可调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先将参数调好,这样再使用洗地机时基本就只要从基站拿下来直接 " 启动 " 就行,能省下更多在机身上调整参数的操作步骤。

除此之外,在 App 的设置里还可以看到清洁液的投放量选项,以及是否打开 " 直立锁定 " 功能。从我们的日常使用体验来说,开启 " 直立锁定 " 会更方便,因为这样在平时使用时只需解除洗地机的直立状态,就相当于按下了开关键,可进一步地减少操作步骤。特别是对于家中有长辈的家庭来说,这会令他们能更快地习惯、也更乐于使用洗地机。

最后在 Roborock App 里,石头甚至还给大家留了个 " 乐子 ",那就是可以将 A30 Pro Ultra 躺平后开启 " 遥控模式 "、当遥控车来玩。虽然从表面上来看这就是个整活功能,但实际上石头这是在变相炫耀 A30 Pro Ultra 采用了双电机的助力配置,所以不光是前后拖动时有助力,包括手持洗地机转向时也是有助力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清洁实测:吸力升级效果显著,泡沫洗省力又彻底】】】

接下来,我们就来实际测试石头 A30 Pro Ultra 在升级吸力、并加上了 " 泡沫洗 " 之后的实际地面清洁能力。

首先,是作为洗地机基础的贴边能力。从 A30 Pro Ultra 的滚刷形态就能看出,它采用的是目前流行的双边贴边单滚刷设计。

从实测来看,A30 Pro Ultra 能做到基本贴近踢脚线 1cm 的 " 近似贴边 "。

针对大量颗粒物污渍的清扫测试

针对粘稠且量大的液体污物的清扫测试

在针对地面各种不同污物的清扫效果测试中,A30 Pro Ultra 让我们印象非常深刻的,反倒是它的 30N 加压拖地配合升级后的大吸力的表现。从上图就能明显看出,其对地面各种污渍的清洁效率都极高,而且哪怕是大量带有染色的液体污渍,也可以被 A30 Pro Ultra" 一次性 " 擦除、吸附,并随着滚刷的自清洁机制将污水集中进污水箱,也不会出现二次污染的情况。

接下来,只要在清扫过程中按下 A30 Pro Ultra 手柄上的黄色扳机,位于滚刷上方的金属喷头就会喷出已经充分与空气混合的泡沫状清洁剂。

从我们的实拍来看,泡沫会非常均匀地分布于滚刷前方数厘米的矩形区域内,且宽度不会超过 A30 Pro Ultra 的滚刷尺寸。

因此这就使得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在面对顽固污渍时,一边使用滚刷洗地,一边正好在其前方以细微泡沫让污物更快地被溶解、包裹,从而进一步增强 A30 Pro Ultra 的清洁效率。

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或许是因为 A30 Pro Ultra 的吸力更强,又或许是因为泡沫清洁剂有极强的污渍瓦解作用,在结束洗地后可以明显看到 A30 Pro Ultra 滚刷上 " 残留 " 的污渍痕迹比过去要少得多。当这一改进配合其 95 摄氏度的高温热水自清洗后,更是有效解决了传统洗地机污物 " 沉积 " 在滚刷上,从而导致清洁能力下降和二次污染的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 A30 Pro Ultra 大概能让那些最挑剔、对地面清洁要求最高的用户感到满意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结语:深入缝隙的洁净,让家居环境更安心】】】

纵观石头近年的洗地机产品进化 " 路线 " 不难看出,他们有着极其明确的思路,而且一直在引领着行业技术的进步方向。

从最早的双刷洗地解决边角覆盖问题,到后来的 " 躺平清洁 " 让洗地机可以触及家具下方地面,再到高温蒸气主动湿润、软化干污渍,石头洗地机之前的每一次 " 大换代 ",带来的都是机身结构与清洁理念的双重升级。

到了 A30 Pro Ultra 上,作为 A30 系列迄今为止定位最旗舰的产品,它更是凭借着更大的吸力、精准的喷头设计和新研发的泡沫清洁剂,将地面清洁从 " 肉眼能看到的污渍 " 升级到了微观层面、肉眼看不到的细微缝隙的除渍与杀菌。

一方面根据我们的实测显示,A30 Pro Ultra 不管是清洁力、还是自清洁能力,对比以往均有显著升级。

另一方面,A30 Pro Ultra 显著提升了对污渍的瓦解和吸收能力不仅令洗地更干净,也减少了洗地过程中 " 复拖 " 的必要性,实际上也进一步变相降低了用户的劳动强度。

如此一来,A30 Pro Ultra 便相当于在 " 洗地效果 " 和 " 用户使用体验 " 两个方面都做出了关键性的提升。无论是对于想要家居地面更彻底洁净的消费者,还是想要单纯让洗地更轻松的用户来说,它都成为了当前很值得考虑的旗舰款洗地机新选择。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超微 机器人 幸福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