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8 月 26 日讯(记者 李佳怡)协同办公领域正迎来新一轮变革浪潮,AI 竞赛一触即发。
在 AI 大模型广泛渗透各行各业的背景下,钉钉、飞书与企业微信这三大巨头,已逐渐告别昔日以用户规模为核心的流量战,转向以 AI 能力为引擎的智能化竞赛。
这一转变在近期的密集产品发布中尤为明显。7 月字节跳动旗下的飞书率先召开产品发布会,推出并升级一系列 AI 协同方向功能新布局。紧随其后,腾讯旗下企业微信与阿里旗下钉钉,近期也相继公布了最新 AI 进展,形成三家企业争相推进智能化的竞争态势。
背靠三大厂,接入 AI 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协同办公三巨头的 AI 军备竞赛,目前已从功能研发蔓延至市场宣传。在企业微信、钉钉、飞书于 iOS 平台的官方下载页面中,AI 能力均成为三家核心的宣传点,被置于宣传的突出位置。
尽管企业微信、钉钉与飞书三大巨头均共同聚焦 AI 升级,但基于各自生态基因也选择了差异显著的推进路径。
在 7 月 9 日的 AI 产品发布会中,飞书提出了 "AI 产品成熟度模型 "(M1-M4),用以界定其 AI 功能在不同阶段的可用性。此次发布的知识问答、AI 会议等产品目前已达到 M3 及以上成熟度,能够在多数常见场景中稳定运行,并保持较低错误率。
此外,飞书对 " 王牌产品 " 多维表格进行了多项更新。该功能的加载时间已从 7.4 秒缩短至 0.94 秒,同时引入 AI agent 处理工作流程,能够高效完成以往依赖大量人工操作的复杂任务。
企业微信则充分依托腾讯的连接优势,将 AI 升级紧密围绕 " 微信生态 " 展开。其 5.0 版本推出智能搜索、智能总结与智能机器人三大功能,解决信息分散、汇报耗时、信息失真、业务咨询难等痛点。
其中,智能表格还能够链接微信,对微信客户进行自动建档、提炼信息、跟进总结等,帮助企业串联内外部协同。
企业微信 AI 及海外产品负责人 Bobby 在回应媒体提问时则强调,一体化办公体验在企业微信 AI 战略中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此次更新旨在将以往需要多应用切换的操作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完成,通过 AI 能力实现海量数据与信息的统一整合。同时,企业微信与微信互通形成了内部协作、外部市场捕捉的一体化协同。
而钉钉展现出的,则是阿里系重构生态的决心。8 月 25 日,钉钉发布 8.0 版本。离开钉钉五年的 CEO 无招重新回归,并提出 " 清空过去 "、" 钉钉 8.0 也是 AI 钉钉的 1.0" 的产品理念。
钉钉一口气推出了钉钉 One、企业 AI 搜索引擎 "AI 搜问 "、AI 表格、AI 听记、智能硬件 DingTalkA1 等超过 10 款 AI 产品,构建了 AI 原生产品生态。其中,钉钉 One 通过 Agent 驱动的方式重组工作信息流,改变了传统 " 人找事 " 的办公模式,由 AI 按优先级整理后,以信息流卡片的形式清晰呈现给用户。
值得一提的是,钉钉 8.0 还推出新一代语音工具 "AI 听记 ",该产品基于大模型实现语音实时转写、语义分析与智能摘要,并配套推出首款智能硬件 DingTalk A1,与其协同实现软硬件协同办公。
协同办公领域 " 三国杀 ",谁能成功突围?
在 AI 浪潮的推动下,钉钉、飞书和企业微信依托阿里、字节和腾讯的生态优势,试图打造差异化产品路径,但也日益呈现出明显的功能同质化趋势,竞争从 " 人有我无 " 升级为 " 人有我优 "。
协同办公领域三大头部平台,今年以来均在智能应用领域加强布局。如钉钉的 " 钉钉 One"、飞书的 " 知识问答 " 与企业微信的 " 智能机器人 " 等功能,均以自然语言交互为核心,打造人机协同交互入口。与此同时,智能搜索、自动摘要等能力也已成为各平台升级中的标准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AI 表格也成为钉钉、飞书与企业微信的重点竞争领域。飞书推出 " 多维表格 ",企业微信上线 " 智能表格 ",钉钉也发布了 "AI 表格 ",均具备自动生成、数据分析等 AI 功能。目前,平台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表格工具本身,而是转向挖掘其背后的 AI Agent 能力。
协同办公软件纷纷引入 AI 能力的同时,产品核心功能趋于同质化,用户在不同平台上获得的体验差异也逐渐相似。在此背景下,针对特定行业提供深度定制的解决方案,或能成为构建可持续竞争壁垒的有效路径。
需要注意的是,国内协同办公赛道已呈 " 红海 " 态势,用户增长见顶,增量空间持续收窄。与此同时,AI 技术的研发与落地也需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在此背景下,钉钉、企业微信、飞书三大巨头无一例外面临着盈利挑战。
去年年初,企业微信副总裁李致锋曾在合作伙伴内部交流中提出 2024 年的目标,表示有信心先于钉钉与飞书实现盈利。
截至目前,企业微信已接入超过 1400 万家企业与组织,企业日均通过企业微信触达的微信用户数超过 7.5 亿。然而,在 8 月 20 日的新品发布会及腾讯最新半年报中,均未披露企业微信的具体经营进展或盈利状况。
钉钉去年公布 2025 上半财年(2024 年 4 月至 9 月)的 ARR(年度经常性收入)达到 2 亿美元,曾表示计划在 2025 年实现盈亏平衡。不过在阿里巴巴集团近期发布的财报中,也并未观察到提及钉钉业务的具体盈利状况。
而飞书方面,其 CEO 谢欣于去年 9 月透露,2023 年 ARR 为 2 亿美元,并预计 2024 年将突破 3 亿美元,尽管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明显收窄。
在今年新品发布会上,飞书仅表示其在汽车、美妆、茶饮及零售等多个行业中头部客户覆盖率已达 80%,未进一步披露具体的经营与盈利数据。
协同办公领域的竞争已进入 AI 驱动的新阶段,钉钉、飞书与企业微信基于各自生态基础,虽依托各自生态打出差异化路径,但在功能演进中也日趋同质化。
在竞争短兵相接、盈利压力渐显的背景下,如何将技术投入有效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成为三家平台共同面对的关键问题。未来各方在 "AI+ 办公 " 方面的实际进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