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极体 08-26
掘金AI时代计算产业红利的商业伙伴,为什么跟华为组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前不久,一个忙碌的工作日上午,"2025 华为算力场景发布会暨北京 xPN 伙伴大会 " 现场人声鼎沸,前来参观的人群和讨论声络绎不绝。

教育展区内,基于昇腾的 AI 实训设备移动机器人,让高校学生快速上手 AI 开发;

医疗展台前,智能守护系统可实时捕捉患者的身体数据并精准反馈;

交通专区里,基于鲲鹏的边缘计算设备支撑着车路云协同的毫秒级运算;

安全展位上,自主 DPI 设备和防火墙,助力运营商等实时识别海量网络交互中的异常行为,守护用户账号安全……

看到这些,你会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AI 正如火如荼,渗透进千行万业的日常。

(IDC 中国研究副总裁 周震刚)

然而主会场上,IDC 中国研究副总裁周震刚分享的数据,则揭示了行业数智化的复杂面貌: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IT 市场进入 AI 大转型时代,中国政企的数智化转型支出增长显著,生成式 AI 在多行业渗透。但另一组数据,却让人深思:当前 AI 在行业生产环境中的渗透率是多少呢?最高 26%(批发零售),最低仅 6%(政府与教育)。

也就是说,大量行业仍在智能化门口徘徊,智能化浪潮还没有浸润行业的深水区,这既是挑战,更是待挖掘的万亿级新机遇。

谁能率先将 AI 技术转化为适配场景的解决方案,谁就能抢占智能化红利的先发优势。那么,伙伴如何依托昇腾、鲲鹏,实现先进算力与行业场景的深度融合呢?在对华为中国政企业务 CMO 郁赛华的采访中,我们得以窥见清晰的 AI 产业化发展脉络。

AI 在各行业生产场景的渗透率仅 17%,但企业对其的投入热情却显著高涨。IDC 数据显示,35% 的企业正推进 AIGC 的 PoC 测试,38% 的行业在大力投资。说明产业智能化前景广阔,但大量碎片化难题卡住了落地的 " 最后一公里 "。

一是算力场景的碎片化。生成式 AI 推动算力需求从 " 通用计算 " 转向 " 智能计算 ",而不同场景对算力的要求千差万别。比如边端设备需要轻量化推理能力,云端训练依赖大规模高性能算力支撑,工业场景更看重高稳定性与低功耗。传统算力体系难以覆盖这种全场景需求,成为技术落地的第一道坎。

二是技术应用场景的碎片化。AI 无处不在的本质,是应用场景的无处不在,但每个场景的需求都带着强烈的行业特色。

比如软通华方在教育行业推行的 " 一省一策 ",杰创科技在教育领域构建 AI 全链条,北京乐研科技深耕网络安全硬件近 20 年,这些案例都在证明,数智化转型都需要深度的行业理解与定制化方案,只有扎根行业的伙伴才能将通用技术转化为精准服务,而这远非单一企业能独立完成,必须依赖生态协同。

与此同时,AI 算法模型在加速迭代,而各个行业对 AI 技术的消化能力却跟不上快节奏。这就像吃下一枚大补丸,如果没有胃肠道、心血管协同做功,容易消化不良。AI 技术向产业转化,也依赖于一套能串联技术、产品与场景的完整体系。

此次举办 xPN 伙伴大会,正是为此而来。

智能化进入千行万业,应用场景千头万绪,解决方案千变万化,很多企业的现有系统纷繁复杂,还要保护历史投资。郁赛华在采访中直指核心问题。

(华为中国政企业务 CMO 郁赛华)

他提到,华为联合伙伴,对各种离散的要素进行了整合,以系统工程的视角进行设计,发布 " 行业智能化参考架构 "。这个架构分为五层:智能感知、智能联接、智能底座、智能平台和 AI 模型。

其中,数据通过感知侧收集,经联接技术传入智能底座(提供通用计算、AI 计算、数据入湖三大功能),再通过智能平台的工具与大模型工具对数据建模,最终实现 AI 对装备的智能控制,释放生产力。

华为也根据自身数智化转型经验和多年来服务政企积累的服务经验,总结了一套数智化转型落地方法论,即 " 三层五阶八步 ",帮助企业梳理转型层次深度、顺序重点和细化流程。

郁赛华还强调,华为中国政企业务的战略目标是 " 数智世界 一触即达 ":基于联接、计算等根技术,携手伙伴让不同地域、规模、转型阶段的企业,都能轻松实现数智化。

总结一下,华为中国政企的底层逻辑,就是用系统性思维来聚合离散要素,破解 AI 落地的碎片化难题:既提供覆盖全场景的算力底座,又通过开放体系降低行业适配成本,让技术转化与行业转型有章可循。

IDC 数据显示,智能算力需求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且对自主创新的要求愈发迫切。因此,行业数智化对先进算力的需求激增,既要能满足 AI 所需的高性能、高灵活性计算能力,同时自主创新,为 AI 在关键行业的安全落地提供保障。昇腾和鲲鹏脱颖而出,共同为中国先进算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如何让先进算力真正赋能千行万业?华为以伙伴体系给出答案,推动行业伙伴将先进算力转化为创新生产力。

算力层面,昇腾与鲲鹏构建了全场景覆盖的算力底座。

(华为昇腾计算领域副总裁 刘伟)

华为昇腾计算领域副总裁刘伟表示,昇腾聚焦成为伙伴后盾,9 款部件产品覆盖 AI 全场景,满足开发需求。2025 下半年,昇腾将实施从低算力到高算力全面覆盖边端场景的策略,重点投入 Atlas 300I A2 和 310 模组;CANN 架构灵活、工具链全,年底完成 A2 版本开源,软硬协同赋能多行业。

华为鲲鹏计算领域副总裁刘云强也指出,鲲鹏作为 ARM 创新代表,算力增长远超 x86,已成自主创新首选算力。鲲鹏坚持计算生态战略,聚焦芯、硬、软协同,持续开放助力伙伴创新,推出多系列模组且算力全覆盖。同时,通过全流程工具链激发行业应用创新,2025 年与 50+ 伙伴推出 70+ 产品,依托 KPN 体系及全国生态支持创新中心,为算力产业自主创新注入动力。

(华为鲲鹏计算领域副总裁 刘云强)

仅依靠算力资源,不足以推动产业智能化进程。商业市场,是连接技术创新与行业实践的核心纽带。因此,对商业伙伴的生态赋能,尤为重要。

郁赛华透露,面向行业数智化转型的复杂需求,华为围绕先进算力投入 1000 万元专项资金全方位助力 xPN 伙伴业务拓展。

一方面沿着研、营、销、供、服全生命周期深度赋能伙伴。

比如在研发方面,华为始终将商业市场伙伴需求置于高处置优先级,积极落实伙伴关切,比如伙伴提出的产品 USB 接口不足问题,即启动扩展坞方案规划;自主创新 AI 计算工作站、开鸿 OS 适配相关产品的 RC 模式基础能力支持等规划,均已提上日程。把复杂的留给华为,让创新没有后顾之忧,支持商业伙伴基于真实场景打造方案竞争力。营销支持上,全开放营销资源,专项营销资金支持,主要通过广告投放、电销 / 邮件触达等空中覆盖和峰会 / 圈子活动、产品联合展示等地面活动支持伙伴。

另一方面,设立专项营销基金,支持通过身份认证的 APN、KPN 伙伴举办活动,助力 xPN 伙伴抢占更多商机。

最后,华为还提供丰富的赋能形式,通过智数技术大讲堂直播课、计算技术沙龙、线下赋能等形式,支持伙伴能力提升。

算力底座 + 伙伴体系,就像为产业智能化筑牢基石,并铺设动脉,从昇腾、鲲鹏的根技术,到伙伴开发的行业解决方案,再到最终服务客户的数智化升级,将先进算力输送到每个场景末梢,让 AI 真正成为千行万业的生产力工具。

大会现场,伙伴们分享了各行各业的数智化转型实战故事:图灵智感基于昇腾开发的癫痫病患者智能监护系统、软通华方以鲲鹏 920 和昇腾 310 处理器为基础打造的超炫 3700 液冷工作站、航天联志搭载鲲鹏 KP920 模组专为大规模 DPI 场景设计的 Z2551-M0 ……都是这套体系加持下的创新成果。

医院里,基于鲲鹏的智能监护系统为患者筑起安全屏障;校园中,昇腾加持的 AI 教学套件让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工厂内,智能决策平台正重塑生产流程……

这样的案例不断增多,让华为计算在商业市场的认可度节节攀升。也说明一件事,当算力底座足够坚实、生态体系足够通畅,AI 就能真正融入产业肌理。

当更多伙伴加入 " 伙伴 + 华为 " 体系,必将激活商业市场的澎湃活力,推动 AI 向全行业加速渗透,让智能真正融入每个角落。这不仅是商业机遇的共赢,更是我国数智化转型的必然选择。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华为 渗透率 北京 医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