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研究报告 08-26
流动全国的「十八斤大老鼠」马戏表演,正在以最魔幻的方式征服中国县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无论多少年以后,小孩们都仍会想起,爸妈带自己去参观十八斤大老鼠的那个遥远下午。

就在最近几个月,这样疯狂的一幕,正在各地上演。

一批批流动马戏团涌现,四处声称要 " 免费演出 "。而他们的卖点,诡异地出奇一致——

十八斤大老鼠。

这个传说的源头,要追溯到那些播放神秘广播的卡车。

它们几乎开遍了全国,是这些诡异马戏团的移动宣传车:外表平淡无奇,总是缓缓穿行于各个城市之间,车顶喇叭里却传出劲爆消息——

快来 ×× 地观看吧,不仅有杂技和武术表演,还有十八斤重的大老鼠。

各家播放的内容还不尽相同,有的甚至还加点添头,比如 " 十八斤非洲大老鼠与小猪打拳击 ",有种荒诞的美。

就这样,消息迅速传遍各地,也在网络上成了一桩不解之谜。

毕竟说得那么笃定,让人感觉怪真的。

但随着头一批难忍好奇的人们前往广播地点,很快发现它是真的怪,也是真的真——

是的,一批神奇马戏团,正拿卡皮巴拉或者海狸,充当 18 斤大老鼠,在各个县城免费展览。

现已成为当代都市传说之一。

因为这个事表面看着实在邪性:它不收票价,这让观众们和眼前的大 " 耗子 " 看起来一样迷茫,到底算是骗了还是没骗。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有的马戏团还会宣传时提到有一公斤大蚂蚁,这点确实是骗了。

因为蚂蚁的真身则是狗。

也正因为这个奇妙的宣传方式,十八斤大老鼠和它的神奇马戏团,已经在网络上有些成为 meme 的倾向。

但真相,往往比段子更荒诞。

一批看完假耗子却并未扫兴离开的观众,成了这场迷局的第一批知情者。他们渐渐补上了事情的全貌,也在这场传说彻底滑向阴谋论之前,揭晓了真相:

老鼠是幌子,卖药才是目的。

因为当观众们看完那只 " 神奇巨鼠 " 后,主持人会适时登场,深情地开始另一重神奇演出:

比如当场把表演者的手干脱臼,然后抹点药接上。

就开始卖这个药。

如果观众不买账,会另外掏出一只大公鸡来,当场把鸡脚掰弯,然后抹药。

再卖这个药。

如果再不行,就开始卖惨,讲穷困潦倒、家人生病、师傅传承、祖传配方的那些老路子。

比较好点的,会卖点锅碗瓢盆,赚个辛苦钱。

总而言之,这是一套专门针对中老年人设计的 " 骗局 "。

或许有人还是疑惑于这样式的 " 骗局 " 为啥还能走起来,但只要稍微拆解一下它的模式,就会发现人家其实思路特别清晰,从头到尾都在筛选——

先筛一批会特意过来看耗子的,再筛一批看完 " 耗子 " 还没走的。

这样的猎奇式演出,虽说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但越来越多了。

基本已经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 " 马戏团 ",成为一门精准的下沉生意。

至于传统 " 马戏团 " 为何会被它 " 取代 ",其实也不难理解:

这门曾经的 " 艺术 ",在衰落的同时也走向了 " 短平快 ",进一步拥抱猎奇与噱头。

比如,曾经名声赫赫的马戏之乡,安徽宿州埇桥区,这里就一度拥有过 400 多家马戏团、两万多名从业者。

十多年前,无数人童年看过的马戏团均出自于这里。

但如今,废弃的马戏道具,已经堆在村口锈成了一排排废墟,马戏之乡的没落基本已经成了定局。

一方面,是因为时代变了。

过去人们能为了一场马戏腾出整整一个下午,现在里面有的短视频里都能瞅,里面没有的也更能瞅。

另一方面,政策也变了。

猛兽禁止展演、审批流程收紧,以及动物表演的伦理争议,也直接导致行业萎缩。让马戏这个事很难赚钱了。

而今的大耗子马戏团,更像是一种全方位的低配。

不再讲技艺、不再讲训练,纯拼现实版 " 流量 "。

基本可以说,能想出 " 十八斤大老鼠 " 的人,已经领悟了当下的时代密码。

当猛兽跳火圈不再稀奇,超重的草根动物才是新时代的主角。

不赚钱的表演,如今都是失败的表演。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传说 武术 非洲 喇叭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