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7 日,安踏体育(02020.HK,股价 101.6 港元,市值 2852 亿港元)正式发布 2025 年上半年业绩公告。作为集团两大核心品牌之一,FILA 斐乐表现亮眼:上半年实现收入 141.8 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幅达 8.6%,增长超预期。
对于这份成绩单,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安踏集团多品牌矩阵中,FILA 持续展现出强劲增长韧性和清晰的高端化战略路径,目前在高尔夫和网球领域重点发力,在日趋激烈的运动品牌市场份额争夺战中走出了差异化路线。
FILA 上半年收入创历史新高
安踏体育今日披露了上半年 " 成绩单 ",旗下高端运动时尚品牌 FILA 斐乐期内收入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 8.6% 至 141.8 亿元,增长超预期。
即便身处安踏集团 " 优等生俱乐部 ",面对如 " 中年三宝 " 始祖鸟、快速崛起的迪桑特与可隆,以及萨洛蒙等品牌的环伺,FILA 作为集团两大支柱品牌之一,依然展现出强劲增长动能。
截图自安踏中报
安踏体育董事局主席丁世忠称:安踏和 FILA 两大支柱品牌均在超人民币 300 亿元流水的大基数之上,保持超行业平均水平的韧性增长。2009 年起,集团开启了并购及重塑品牌价值历程,包括 FILA、迪桑特、可隆、亚玛芬体育等,构建差异化的多品牌矩阵。
在这一连串的国际品牌中,FILA 的转型故事数度被作为业内经典商业案例提及。
2009 年,安踏以 6 亿港元收购了意大利品牌 FILA 在大中华地区的商标使用权和专营权,将 FILA 从一个年亏损一度超 3900 万港元、全国门店仅剩 50 家的品牌,成功扭亏为盈,并使之逐步成长为集团重要的业绩增长引擎。
FILA 是如何逆袭成功的?
2011 年,安踏为 FILA 制定 " 回归时尚 " 战略,明确将其定位为集时尚、运动与休闲于一身的高端品牌,聚焦 35 至 45 岁精英客群。该转型使 FILA 避开了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在一线市场的正面竞争,通过差异化定位打入运动时尚蓝海,显著提升品牌溢价与市场份额。
到 2014 年,FILA 实现全面盈利,并进入持续高速增长阶段。截至 2024 年,FILA 全国门店数量已从收购初期的 50 家拓展至约 2000 家,显示出强劲的扩张势头和市场接受度。
2025 年底 FILA 门店数量目标 截图自安踏中报
FILA 的成功蜕变,也为安踏体育覆盖更广泛消费人群、提升矩阵协同效应提供了关键支撑。
在经历了高速增长后,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运动品牌市场,FILA 持续加大对产品功能和质量的战略性投入,使得 2025 上半年经营溢利率微幅减少 0.9 个百分点至 27.7%,但同期 FILA 收入实现了 8.6% 的同比增长,达 141.8 亿元。
2025 年上半年,FILA 收入创下历史新高,并跑赢行业增速,凸显了品牌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韧性。在当前的竞争格局下,这份成绩实属不易。
安踏中报披露,FILA 上半年收入增长主要来自电子商贸业务的增长及 " 功能性和鞋类产品 " 贡献增加。
从单品到多场景,深耕中产消费群体
如何在运动赛道保持稳健增长?
FILA 的解法是深耕中产消费群体,在持续聚焦 " 高端运动时尚 " 定位下,FILA 上半年提出 "ONE FILA 一个斐乐 " 战略,目标用户从最初的个人,扩展到家庭,再到一群人,形成多场景覆盖。
户外、跑步、女性运动被认为是当前运动消费市场的三大潜力赛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消费者熟悉的 FILA 代表单品—— POLO 衫、羽绒服、跑鞋及老爹鞋等明星产品之外,FILA 也紧跟趋势,拓展轻户外、女性等潜力客群。
在专业运动领域,FILA 也在重点发力高尔夫和网球两大精英运动赛道。在高尔夫领域,FILA GOLF 已连续三年赞助顶级赛事沃尔沃中国公开赛,并签约史上登顶世界第一的最年轻的中国球员殷若宁。在网球领域,则持续赞助中国网球公开赛、钻石杯青少年网球公开赛等。中报展望称,FILA 将进一步深耕高尔夫及网球领域,充分利用顶级品牌资源巩固核心竞争力。
据安踏中报,FILA 品牌在网球、高尔夫、女子和户外系列等运动品类保持了较强的增长势头。
此外,FILA 上半年也在加速推进渠道升级与 DTC(直接面对消费者)战略转型。
安踏中报称,FILA 将打造更多针对垂直消费人群的门店,增强差异化与特色,同时将资源聚焦于高效门店以提升单店运营效率。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