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8 月 26 日,印度海军在安得拉邦的维沙卡帕特南海军基地,为两艘新护卫舰一同举行了服役仪式,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 · 辛格到场出席并主持了仪式。
当天服役的是 " 尼尔吉里 " 级护卫舰二号舰 " 希姆吉里 " 号(舷号 F34,舰名来自于喜马偕尔邦希姆吉里山)和三号舰 " 乌代吉里 " 号(舷号 F35,舰名来自于安得拉邦的乌代吉里山),这也是印度海军首次同时服役来自两家不同船厂的作战舰艇:其中 " 希姆吉里 " 号由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的加登里奇造船工程公司(GRSE)建造,2018 年 11 月 10 日铺设龙骨,2020 年 12 月 14 日下水;" 乌代吉里 " 号则是由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孟买马扎冈船坞造船有限公司(MDL)建造,2019 年 5 月 7 日铺设龙骨,2022 年 5 月 17 日下水。
停靠在维沙卡帕特南港码头,准备举行服役仪式的 " 希姆吉里 " 号(近处)与 " 乌代吉里 " 号(远处)两艘护卫舰 社交媒体
上世纪 60 年代,印度开始以英国 " 利安德 " 级为蓝本,建造首款国产护卫舰,也就是第一代 " 尼尔吉里 " 级,共建造 6 艘,于 1972 至 1981 年间陆续建成服役,并于 2013 年前全部退役,包括首舰 " 尼尔吉里 "(舷号 F33)的全部舰名均是以印度境内山峰命名。当前的第二代 " 尼尔吉里 " 级护卫舰则计划建造 7 艘,首舰至 6 号舰均完全继承了第一代 " 尼尔吉里 " 级护卫舰的舰名和舷号,多出来的 7 号舰(舷号 F38)则另外以位于奥里萨邦的马亨德拉吉里山,是印度海军 "17 Alpha" 项目(P-17A)的产物,发展自 P-17" 什瓦里克 " 级护卫舰,隐身设计、武器和传感器均大幅升级,排水量也从 " 什瓦里克 " 的 6200 余吨增加至近 6700 吨。
印度发行的邮票,上面绘制了 1972 年服役的第一代 " 尼尔吉里 " 号护卫舰
二代 " 尼尔吉里 " 级护卫舰最大的特点是在主桅顶端安装了四面以色列授权印度生产的 EL/M-2248 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舰空导弹也从 " 什瓦里克 " 级的单臂发射 " 施基利 " 更新为了垂直发射的 " 巴拉克 -8",硬件上具备了与 " 加尔各答 " 和 " 维沙卡帕特南 " 级一致的海上防空能力,还升级了 " 斯特莱斯 " 版本、具备炮塔雷达的奥托 76 毫米舰炮(由印度重型电气有限公司许可证生产),对海对陆火力则维持了 " 什瓦里克 " 级一致的 8 单元 " 布拉莫斯 " 垂直发射系统的配置。该级首舰 " 尼尔吉里 " 号(舷号 F33)于 2017 年 12 月 28 日在马扎冈造船厂安放龙骨,2019 年 9 月 28 日下水,今年 1 月 15 日在孟买与 D69" 苏拉特 " 号驱逐舰和 S26" 瓦格希尔 " 号常规动力潜艇举行 " 三舰同时服役 " 仪式,当时另外两艘舰艇也均是在马扎冈造船厂建造的。可能是由于物流备件原因,F35" 乌代吉里 " 在航行试验时曾安装了旧型号非隐身炮塔的奥托 76 舰炮,还曾引起外界关于印度武器供应问题的种种猜测,不过服役状态则换回了与同级其他舰艇相同的型号。
可能由于物流等原因,海上航行试验阶段的 F35" 乌代吉里 " 号(左)一度安装了一门普通型非隐身炮塔的奥托 76 键盘作为 " 占位 ",与右侧的 F34" 西姆吉里 " 区别明显 社交媒体
印度媒体对此报道称,此次来自两家不同造船厂建造的同型护卫舰同时服役,彰显了印度日益增强的造船实力和不同国防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它们已有超过 75% 的部件在印度本土制造,创造了国产化率的新高,拉杰纳特 · 辛格在仪式上也发表讲话称,这对印度海军来说是一个 " 历史性的时刻 ",标志着 " 印度制造 " 和 " 自力更生的印度 " 倡议的新成功。按照计划,剩余四艘在建的 " 尼尔吉里 " 级护卫舰(加登里奇和马扎冈两家造船厂各建造 2 艘)将在明年第三季度之前全部建成服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