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 8 月 29 日电《经济参考报》8 月 29 日刊发记者吴蔚、向定杰采写的文章《2025 年数博会勾勒数字经济创新图景》。文章称,8 月 28 日,2025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贵阳开幕。本届数博会以 " 数聚产业动能智启发展新篇 " 为主题,将举办 26 场交流活动和 34 场系列特色活动,1.6 万余名嘉宾注册参会,375 家中外企业参展。
△图为 2025 数博会上展出的带电作业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本届数博会设置了数智领航、数智基建、数智服务、数智应用、数智创新、数智体验等 6 大主题展馆,展示一批数字经济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并举办系列交流、比赛、商贸洽谈等活动。
从国家战略落地到企业技术突破,会上展示的各类创新成果清晰勾勒出我国数字经济 " 算力筑基、场景赋能、生态协同 " 的创新图景。
在算力基础设施这一数字经济核心基石领域,我国既实现了规模上的重大突破,更在技术创新与平台搭建上展开深度实践。
" 目前,全国智算总规模达 78 万 PFlops,位居世界第二。"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开幕式上表示,八大国家枢纽节点集聚了 60% 以上的新增算力,智算规模达 62 万 PFlops,约占全国总量的 80%。西部地区数据中心建设运营成本约为东部的 50% 至 70%。2024 年贵州省数字产业规模达 2500 多亿元,同比增长 18.3%,贵州不仅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也成为 " 东数西算 " 最重要的枢纽节点之一。
企业层面的探索则让算力服务更具实操性与辐射力。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计算 CEO 张平安透露,华为云整体算力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近 250%,使用昇腾 AI 云服务的客户从 321 家增长到 1714 家。中国的算力 " 黑土地 " 正在成为支持全球客户的 AI 算力场。
在目前芯片工艺受限情况下,如何提升算力的性能和规模?张平安表示,华为可以发挥 " 大杂烩 " 的优势——综合在光通信、网络、供电等多方面的技术,以系统补单点,以空间换算力,以带宽换算力,以能源换算力,通过云上算力集群,获得规模优势和提升性能。
贵州大数据集团的展台前,工作人员正演示自主研发的算力调度平台,该平台已落户上海张江。此外,集团自主研发的贵州省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已完成 10 个开源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向 70 余家政企单位开放 API 接口,让服务更智能、更便捷。
数字技术的价值最终要通过场景落地来体现,此次数博会上,贴近需求、解决实际痛点的场景化创新成果引人注目。
在低空经济展区,中科星图的工作人员正在演示低空智航飞行应用平台。该公司打造的全域无人机智能飞行调度网络,能够实现一网统飞,可用于矿山监管、汛期巡检、火情救援等场景。
在每日互动公司的展台,一站式 AI 落地应用解决方案吸引不少观众体验。一位来自传统制造业的参展商说:" 我们有 800 多款产品,成本波动大、报价数据分散,每次报价又费力又低效。用 AI 搭建报价系统,效率就可以大幅提升。"
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离不开生态体系的开放协同,此次数博会上,企业间的合作意愿、行业共识的碰撞,让生态协同的图景愈发清晰。
不少企业代表表示,只有打破单点创新,形成集群效应,数字经济才能走得更远。随着 " 东数西算 " 等国家战略持续落地,以及企业对技术创新与生态开放的坚持,数字经济有望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占据更重要地位。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