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曜通行衢州基地的接待中心一楼大厅里,放着银晃晃的电动车下装展示模型和金灿灿的 " 金砖电池 "。旁边一台小型针刺台架,正做着金砖电池的 "8 针同刺 " 试验。
针刺下去,电池没有起火,也没有冒烟,用手触摸,也没有发烫。几个针刺点的温度通过传感器,显示在台架旁边的屏幕上,电池温度在 38.6 ℃— 29.1 ℃,电芯电压为 3.2995V,各项指标符合预期要求。
" 我们就是要让参观者通过这种活动,更直观地感受到神盾金砖电池的安全性,以后还要请用户来参观工厂,展示我们先进的制造技术。" 吉曜通行品牌方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说,要把神盾金砖电池的品牌做起来,通过与整车配合等创新营销,让用户有更清晰的感知。这是 8 月 27 日,吉曜通行举办媒体开放日的主要目的。
现场的解说员还是习惯性地说 " 金砖电池 ",而不是 " 神盾金砖电池 "。虽然目前的神盾短刀电池也是金色的,但金砖电池来源更早、知名度也更高。神盾短刀电池是吉利汽车在 2024 年 6 月发布的,金砖电池则是极氪在 2023 年 11 月发布的。
吉利整合旗下电池资产,是其自去年开始的战略大整合中的一环。今年 4 月的 2025 上海车展上,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成立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整编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作为吉利控股下的一级子公司,吉曜通行与吉利汽车集团平级。如此安排,既是为了助力电池和汽车品牌高端向上,也是为了实现电池资源的整合。
全部采用 " 金膜 "
在展厅里金灿灿的电池展品中,只有长 50 厘米的 150Ah 电芯是原本的金砖电池,它最早用在极氪 007 上,帮助彼时的极氪 007 以 3 秒级成为 " 全球加速最快的中级轿车 "。60 厘米的电池,则是神盾短刀电池。但现在的神盾短刀电池全部都放弃了蓝色的外层膜,改用金色绝缘膜,由此统称为神盾金砖电池。
采用金膜能带来一些好处,相比蓝膜普遍只能扛住两千多伏的高压,金膜通过特殊材料处理,能扛住 4000V 的高压,耐高压能力提升近三成。但成本也比蓝膜要高出两成以上。
虽然神盾短刀电池不及金砖电池的名气大,但应用也颇为广泛,吉利的银河 E5、星愿等爆款车型均采用神盾短刀电池,这让神盾短刀电池自成一派。
" 现在一切以服从战略整合为首要目标,我们也要看到统一以后的品牌利好,资源协同利好。" 吉曜通行品牌方负责人说。品牌利好在于,神盾主要是电池 pack 系统,金砖则是电芯,用神盾的电池安全系统和金砖的领先电芯技术将吉利的电池打造成更高端的品牌标签,通过电池的高端形象,助推吉利汽车品牌的高端向上。为此,目前神盾短刀电池原有的产线都在改造,生产出来的电芯都是金色绝缘膜。
神盾短刀电池号称 " 军工级 " 安全,上市之初就通过了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的 6 大 " 魔鬼 " 串行测试,以及 "8 针同刺 " 试验,又通过了全球首次 5.8mm 真弹枪击贯穿试验。应用在极氪车型的金砖电池,通过了行业首创的 240s 外部火烧、超压针刺等测试。
" 二者在安全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力,相对而言,神盾短刀电池的安全标签更显著,统一后赋能在金砖电池上,后续的产品不管是高能量密度还是超快充的电芯,自然而然也会具有安全的基因和标签。" 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向经济观察报表示,神盾金砖电池下面拥有超快充系列、高能量密度系列和超级混动系列电芯,这些电芯虽然各方面综合实力都还可以,但既然有侧重就不可能完全均衡,但在神盾金砖电池的名气下,消费者就会认可其安全性能。
神盾金砖电池的超快充系列,主要特点是充电快,支持最大 5.5C 的充电倍率,SOC10% — 80% 只需要充电 10.5 分钟;高能量密度系列电芯,主打 " 黄金均衡 " 和 " 油电同寿 " 概念,能量密度达到 192wh/kg,循环寿命 3500 次;吉曜通行 5 月份发布的超级混动系列电芯,则主打 " 超快充 "" 超长寿命 " 概念,SOC10% — 80% 充电 11.5 分钟,循环寿命 4500 次。
当前,汽车市场的混动车型增速较快,但混动车型因 " 高频充放电、工况复杂 " 的特性,安全与性能的平衡更受关注。随着极氪 9X、领克 10EM-P、吉利银河 A7、领克 07EM-P 等插混车型即将上市,神盾金砖电池将搭载至这些车型上。此次吉曜通行重点介绍了神盾金砖电池的超级混动电芯,打出了超安全、超快充、超倍率、超长寿命的 " 四超品质 " 的产品标签。
电池产能整合
提升产品力、打造品牌效应,只是成立神盾金砖电池品牌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吉利成立电池集团后,将推动原本分散的电池资源走向协同发展。" 成立神盾金砖电池品牌后,原来金砖电池和神盾短刀电池的产品开发、产品营销等将整合为一个单元,既可以加速技术共享,又可以节省研发、管理和销售费用。" 吉曜通行品牌方负责人说,以实现效率提升 + 成本可控的双重突破,强化品牌在电池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早在整车领域,吉利已经开始了品牌整合。2025 年 2 月,极氪正式完成对领克的股权交割,合并后的极氪领克事业部,通过三电系统、电子电气架构等技术共享,节省研发费用 10% — 20%,费用率从 11% 降至 6%,管理费用节省 1%0 — 20%,销管费用率从 11% 降至 8%。
除了共享技术和节省费用,吉利电池体系整合后,此前规划的电池产能也将迎来大调整。整合之后的吉曜通行,将此前威睿、耀宁新能源的动力电池业务纳入旗下,储能业务则划分至耀宁科技集团,充电业务归属于浩瀚能源集团。
目前,吉曜通行拥有桐庐、衢州、建湖、赣州、上饶、鹰潭、宁国、枣庄 8 大生产基地,对应的规划产能是 12GWh、48GWh、12GWh、42GWh、10 万套电池包、20GWh、12GWh、30GWh,产能合计超过 176GWh。
而根据吉曜通行的最新规划,到 2027 年形成 70GWh 的产能规模。这意味着,即便抛开上述工厂中的储能电池产能,也将有相当大一部分规划产能剩余。" 吉利不会再新增产能,未来吉利汽车所需的电池产能,40% 由吉曜通行供应,40% 由宁德时代供,其他 20% 则由其他产能供给。神盾金砖电池将只供给极氪、领克和银河品牌。" 上述吉曜通行品牌方负责人说。
衢州极电工厂的电池车间,只有一期和二期投产,三四期将视情况而定;吉利上饶工厂主要为远程商用车配套;吉利与欣旺达在山东枣庄合资建立的电池工厂,则专供沃尔沃和极星。为了更好地服务沃尔沃,该工厂之前由吉利与欣旺达各占 51%、49% 的股份,今年 6 月底,吉利拿回部分股份,持续达 70%,欣旺达股份占比降至 30%。
此前,衢州极电隶属极氪旗下且实际由威睿能源代管,彼时还规划在河南、湖北、安徽、广西等地建立工厂,2023 年吉利曾在这些地方注册了公司,但目前除盐城基地仍在建设,其他大部分规划的工厂已停止建设。
不过,70GWh 的产能对吉利而言或许并不够用。根据吉利《台州宣言》,至 2027 年,吉利整车销量超 500 万辆,成为电动化智能化变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据了解,这些产能不仅供吉利使用,还要向外销售。
吉曜通行品牌方负责人提到的 20% 其他产能供给,并非让别的电池企业代加工,而是吉利将再择机收购市场闲置电池产能。今年 6 月 8 日在重庆举行的 " 中国汽车重庆论坛 " 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吉利决定不再建设新的汽车生产工厂,不搞重复建设,吉利要充分利用全球过剩的产能,尽最大可能地展开务实合作、资源重组。
电池产能整合只是吉利战略大整合中的一步,吉曜通行承担着吉利旗下电池业务的战略整合和从产业孵化到深度赋能的战略布局。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吉曜通行首席执行官郑鑫曾表示:" 吉曜通行连接了吉利电池产业发展的过去与未来,寄托了吉利人的‘电池梦’。"
吉曜通行在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上也已有明确规划,将实现从产品到服务的变革跨越,努力探索车电分离和换电模式,建立电池银行。并实现从服务车到服务通行生态的变革跨越,最终实现 " 能源即服务 " 的绿色未来。
据经济观察报了解,随着吉曜通行的成立,吉利下一步即将对电驱等业务实施整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