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9 日下午,龙湖集团召开 2025 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陈序平、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赵轶、执行董事兼地产航道总裁张旭忠等出席会议。
业绩会上,陈序平表示,中长期仍然非常看好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韧性,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地段仍然缺少好房子,核心地段的改善需求仍然非常强劲。" 在一二线城市的好地段,修好房子、提供好产品、好服务,仍然是一门值得长期去做的业务。"
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赵轶表示,2025 年公司压降有息负债超过 300 亿元,未来每年的净减少不超过 100 亿元,持续坚定融资策略:第一,优化债务结构,压降债务的规模,坚决不展期、不逾期;第二,将进一步优化短债和外币债务的结构,短债占比会在 15% 的基础上进一步逐年减少,而外债占比也会逐渐减少,同时保持百分之百的掉期,为公司穿越周期继续保驾护航。
" 未来每年负债净减少不超过 100 亿元 "
"2025 年是龙湖债务结构转换的最后一年。" 陈序平表示,3 年前龙湖集团提前踩刹车,提前降负债,通过经营性现金流来压降负债,同时用经营性物业贷去置换信用债。到今年底,公司的负债高峰就过去了。
据记者了解,龙湖集团年内已累计兑付债券本息合计约 145 亿元。其中,上半年提前回售 "22 龙湖 01""20 龙湖 02" 两只债券,合计 39.775 亿元,并如期兑付 "20 龙湖 04""22 龙湖 03"。下半年以来,龙湖集团又相继如期或提前兑付 "22 龙湖 04""20 龙湖拓展 MTN001B" 等多只债券,分批次逐步提前偿还 12 月到期的海外信用贷款。截至目前,龙湖集团 2025 年内到期的债券已全部偿还完毕。
" 龙湖集团 2025 年大概要还 600 亿元的债务。" 赵轶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2026 年这个金额有 200 亿元,2027 年有 200 亿元左右,2028 年 100 亿元出头,2029 年只有不到 100 亿元,金额会大幅减少。总的有息负债的余额,我们 2025 年压降超过了 300 亿元,未来每年净减少不超过 100 亿元,逐步达到并且稳定在 1000 亿元左右的规模 "。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龙湖集团的融资成本、平均合同借贷年期均达到历史最优水平。" 基于战略合作银行的持续信任与支持,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公司有息负债中,银行融资占比达 87%,外币债务占比降至 14%,100% 已做掉期,完全规避汇兑风险。" 赵轶表示。
谈及投资时,赵轶指出,龙湖集团始终是把财务安全放在首位," 保债务安全、保交楼的重要性是优于新增投资的,当然我们在投资方面也没有停滞 "。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龙湖集团先后在上海、苏州、重庆等核心城市获取了 4 幅优质地块,新增货值 50 多亿元。截止到今年 6 月底,公司总土储还有 2840 万平方米,权益土储 2113 万平方米,未售货值超过 2000 亿元,其中一二线城市占了七成。" 目前土地储备还是相对充裕,未来将继续严守投资的刻度和纪律,在保证财务安全的前提下,会择机获取一些新的土地。" 赵轶说道。
" 中长期仍看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韧性 "
需要注意的是,近两年来,龙湖集团经营性业务收入占比呈逐步上升态势。今年上半年,公司运营及服务业务组成的经营性收入达 132.7 亿元,同比增长明显,占总营收的 22.6%,再创半年历史新高,成为利润主要来源。
然而,另一方面受地产行业调整影响,公司地产开发业务利润下降,从而影响公司整体核心利润下滑。对此赵轶解释称,这两年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规模和价格都持续在下行,压力一直存在,因此公司去化存货的过程中,在价格端会承受一些压力,毛利持续承压。
" 未来 1~2 年,结算量、开发量逐步减少,同时随着存货的逐步去化和新项目毛利的稳定输出,地产航道对集团的影响会逐步减少,利润会慢慢修复过来。同时,运营和服务航道会继续为集团的利润增长和恢复保驾护航,形成一个稳压器。"
不过在今年上半年的物业 " 撤场潮 " 中,龙湖物业也先后撤出了重庆、苏州等地多个项目,上半年龙湖物业服务航道收入为 55.3 亿元,同比下降约 4.3%。对此,龙湖智创生活 CEO 宋海林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主动退出了一些限价过低的项目,限价过低将影响持续维持服务品质;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能够保证未来有质量的、可持续的增长,砍掉了一些相对比较低效的业务。
" 面向未来,我们会坚持‘三个聚焦’战略。业务聚焦在重点 50~60 个城市,聚焦在有护城河和自身能力的业务上,坚持服务好 B 端战略级的客户。"
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陈序平表示,去年 9 月 26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 " 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后续一揽子的刺激政策效果非常显著,楼市从去年 10 月到今年 3 月,出现持续 6 个月的回稳态势及反弹。
从今年 4 月开始,随着刺激政策退坡,以及收储政策可能落地速度及力度不及预期,整个楼市出现了新一轮下行,止跌回稳的态势在今年三季度面临着比较大的考验。
陈序平指出:" 楼市的止跌回稳,短期走势看政策刺激力度,中长期仍然非常看好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韧性。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仍然缺少好房子,改善需求仍然非常强劲。在一二线城市的好地段,修好房子、提供好产品、好服务,仍然是一门值得长期去做的业务。"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