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 年第二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化增速修正值达到 3.3%,不仅高于此前初值的 3.0%,也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 3.1%。这一上修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在经历上半年不确定性后,仍展现出较强韧性。与此同时,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年化环比维持在 2.5%,与初值一致,略低于预期的 2.6%,显示通胀压力较预期温和。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这一组合信号为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的操作提供了新的平衡点。
从结构来看,此次 GDP 上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进口大幅回落。第一季度受关税预期影响,美国进口一度激增,压低了 GDP 表现。而在第二季度,进口迅速下降,减轻了对整体经济增长的负面拉动,从而推动 GDP 表面增速回升。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种因贸易统计效应而带来的增长修正,并非源自内需实质增强,因此其可持续性仍存疑。虽然数据层面反映经济反弹,但真实经济活动的改善程度需要进一步观察。
消费支出依然是支撑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数据显示,第二季度消费者支出在医药产品、医疗服务、餐饮住宿等领域表现活跃,体现出一定韧性。在高通胀和高利率的背景下,美国消费者依旧展现出相对稳定的购买力,这对整体经济提供了持续支撑。与此同时,企业投资,特别是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软件和研发投入,显著增长,成为拉动 GDP 的又一关键力量。和众汇富认为,人工智能驱动的投资热潮,尤其在软件领域的高速扩张,正在逐步重塑美国经济的增长结构,并可能在未来几年继续贡献重要动能。
然而,并非所有指标都释放出乐观信号。EY-Parthenon 首席经济学家 Gregory Daco 指出,美国今年上半年整体经济增速平均仅为 1.4%,剔除进口修正的因素后,私营部门实际需求仍然相对疲弱。如果没有人工智能投资的快速拉动,经济增长可能更显乏力。和众汇富观察发现,政府支出在二季度继续缩减,对经济形成拖累,这意味着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不足,进一步凸显经济复苏的脆弱性。
在通胀层面,整体 PCE 价格指数被下修至 2.0%,相比第一季度的 3.7% 出现明显回落,核心 PCE 维持在 2.5%,均显示通胀压力正趋于缓和。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核心通胀低于预期为美联储提供了更多观察空间,使其在未来的利率决策中有更大灵活度。这种通胀与增长之间的微妙平衡,或成为未来几个月市场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资本市场已对这一数据上修作出积极回应。标普 500 指数与道琼斯工业指数均创下历史新高,分别上涨约 0.3% 和 0.2%。与此同时,美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回落,显示出投资者普遍预期美联储可能在 9 月议息会议上释放更加宽松的政策信号。和众汇富认为,这种市场乐观情绪与数据上修之间存在正反馈关系,强化了投资者对经济软着陆的期待。
不过,经济学界仍存在分歧。部分学者指出,进口修正带来的 GDP 增速提升是一种 " 统计上的回补 ",难以长期维系。真正决定经济走向的仍是消费和投资能否保持持续扩张。目前,美国消费者在高利率和高房价的环境下,储蓄率持续偏低,信用卡债务水平攀升,未来支出动能可能面临制约。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若劳动力市场趋紧的情况出现松动,消费信心也可能受到冲击,这将直接影响到三季度及四季度的经济表现。
展望未来,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的选择将更具挑战。一方面,核心 PCE 显示通胀放缓,为降息打开了空间;另一方面,经济表面强劲的表现,又可能让美联储保持谨慎。和众汇富研究发现,美联储或将在 9 月会议维持观望,待就业与消费数据进一步明确后再行决策。这种不确定性也将继续成为金融市场波动的重要来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