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社区生境花园 " 自我造血 " 的机制探索,有了新突破。
记者从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获悉,公益售卖项目 " 晨光公益小屋 " 正式启动。小屋实体位于虹旭中环无忧谷仙锋议事厅,毗邻沪上首个社区生境花园虹旭生境花园。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益售卖点所得将全部进入仙霞社区基金会虹旭生境公益专项,用于生境花园的日常维护和更新。
现场,由社区居民和爱心商户代表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接受 " 晨光公益小屋守护者 " 聘书。他们将以志愿行动保障 " 晨光公益小屋 " 日常运营。
项目启动后," 共创美丽森林 " 美育体验课随即展开。孩子们在专业教师的指导、家长的陪伴下临摹生境花园。课后,他们成为 " 晨光公益小屋 " 首批爱心顾客。
一处公益售卖点链接了企业公益资源、社区基金会和居民区,一个可持续的公益循环体系初见雏形。
实际上,仙霞社区基金会和仙霞新村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始终尝试构建多元协同的社区公益生态。一方面,他们联动辖区居民区,积极引入上海晨光公益基金会、上海美丽心灵社区公益基金会等优质公益资源,将越来越多的公益项目落地。另一方面,他们培育深耕厚乐柏安等社区专业社会组织,依托虹旭生境花园自然课堂等社区治理高地,联合辖区内小学、长宁区辅读学校等教育资源,共同探索并开展 " 普特融合 " 特殊教育项目及青少年美育科普活动。
这些探索颇见成效。普特儿童共同创作的部分绘画作品受邀参加 " 身边的自然 " 公益画展,获得广泛关注和好评;" 处暑里的热闹 " 自然美育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作为重要纽带,仙霞社区基金会和仙霞社服中心联动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和社会公益慈善资源,积极探索多元协同的社区公益新模式。这种创新合作不仅为社区治理阵地可持续运维提供了解题新思路,也通过美育科普活动搭建起社区与街区、人与自然之间的沟通桥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