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前天
A股卫星通信业ESG相关报告披露率46% 太空环境治理议题待完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卫星通信行业迎来重磅政策。近日,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从 " 有序扩大市场开放 "" 持续拓展应用场景 "" 培育壮大产业生态 " 等六方面提出了 19 条思路举措。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尽管卫星通信行业属于新兴产业,但已有不少相关 A 股上市公司开始探索 ESG(环境、社会、治理)实践。

Wind" 卫星通信 " 板块共有 50 只个股,截至 8 月 29 日,披露 2024 年度 ESG 相关报告(含 ESG 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的公司有 23 家,披露率为 46%。记者进一步按市值排序,选取排名前十的公司统计,结果显示 9 家披露了碳排放数据,但碳排放水平差异较大。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施懿宸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选择性披露和方法学的不同。" 目前,碳数据的披露属于自愿行为,不同企业会选择不同的核算边界。同时,准确测算卫星制造及发射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需要完整、高质量的数据支撑,而目前行业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企业各自采用不同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

市值前十公司有 9 家披露碳排放数据

截至 2025 年 8 月 29 日,Wind" 卫星通信 " 板块共有 50 只个股,其中有 23 家披露了 2024 年度 ESG 相关报告,披露率为 46%,略低于全行业 46.81%。

施懿宸认为,卫星通信行业属于新兴行业,相关企业对 ESG 理念的认知,可能不如传统行业深入。不过,随着行业发展,ESG 信披率会逐渐提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统计 Wind" 卫星通信 " 板块市值前十的公司(以下简称市值 TOP10 公司),发现市值 TOP10 公司均披露了 ESG 相关报告,其中有 9 家披露碳数据范围一 + 范围二(范围一为企业自有能源产生的直接碳排放,范围二为企业外购能源产生的间接碳排放);有 3 家同时披露了碳数据范围三(供应链和价值链上的碳排放),这三家公司为中兴通讯(SZ000063,股价 45.44 元,市值 2174 亿元)、光迅科技(SZ002281,股价 68.71 元,市值 554.39 亿元)、复旦微电(SH688385,股价 63.67 元,市值 523.00 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公司之间的碳排放水平差异较大,排放量最多的公司为中国电信(SH601728,股价 7.61 元,市值 6964 亿元),共计排放 1435 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最少的公司为中科星图(SH688568,股价 46.98 元,市值 379.64 亿元),仅排放 707.85 吨二氧化碳。

" 组织范围涵盖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顺义办公区(不含子公司)。" 中科星图在 2024 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如是表示。

施懿宸认为,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当前非强制披露环境下,ESG 报告存在的系统性问题。由于碳排放披露属于企业自愿行为,不同企业会选择不同的核算边界——披露较少的企业,可能仅计算了部分工厂或主要运营点的直接排放,而披露量大的企业,很可能采用了更全面的组织范畴,涵盖了所有子公司、生产基地甚至部分供应链环节。

此外,准确测算卫星制造及发射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需要完整、高质量的数据支撑,而目前行业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企业各自采用不同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

" 外购电力(范围二)的排放因子相对统一,但卫星行业特有的活动(如特种燃料燃烧、复合材料生产、发射过程等)缺乏权威的排放因子数据库,不同企业采用不同的测算参数直接导致结果产生数量级差异。" 施懿宸补充说。

德勤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谢安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先从数据可得性较好的部分入手,逐步扩展边界,因此不同公司之间统计口径差异明显,横向比较价值有限。但只要企业在披露时能够明确统计边界和范围,即便只是从局部或试点开始,也体现了积极探索的态度。

创新研发、产品质量等被列为重要议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卫星通信行业普遍将创新研发、产品质量、供应链管理等内容列入实质性议题矩阵,并被赋予很高的权重。

从市值 TOP10 公司统计结果来看,有 7 家公司在 ESG 相关报告中直接披露了研发投入金额,其余公司则是以占营业收入比例的方式间接披露研发费用。

此外,有部分公司公布了研发人员数量和占比,如中国卫通(SH601698,股价 25.30 元,市值 1069 亿元)研发人员为 117 人,占比 19.6%;中国卫星(SH600118,股价 39.64 元,市值 468.74 亿元)为 1217 人,占比 38.52%;光迅科技为 1218 人,占比 28%;海格通信(SZ002465,股价 14.62 元,市值 362.84 亿元)为 2763 人,占比 33.36%。

在产品质量把控方面,不少公司提出了具体措施。比如,中国卫通在报告中表示,公司建立 7 × 24 小时服务热线及智能客服系统,实时监测重点用户业务,并将客户投诉次数纳入销售人员季度 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强化服务管理。

中国卫星要求子公司建立有效的质量检验体系,严格控制产品质量。比如天津恒电建立贯穿上下的质量管控人员体系,采用 " 自检 + 专检 " 相结合的方式。

中科星图则指定质量部为产品质量管理的归口部门,建立质量信息网络体系,对改进措施实施情况进行跟踪与效果验证,确保不合格品管理形成闭环控制机制。

专家建议卫星通信业强化披露独特性议题

值得注意的是,卫星通信有别于一般制造行业,适用场景较为特殊:其生产制造端不仅关乎地球生态,还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对太空环境产生一定负面作用。

谢安认为,卫星通信行业的 ESG 披露,需要突出其独特性。除了常见的创新研发、产品质量与隐私保护议题外,太空环境保护也是重点,包括卫星退役计划、碎片治理等。同时,地面设施的能耗和碳排放也应被关注,推动绿色能源和低碳技术的应用。

" 上游供应链同样重要,卫星制造涉及稀土、特种金属等关键原材料,其合规采购与可持续利用需要被披露。" 谢安说," 除此之外,卫星通信在应急救援、偏远地区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社会价值,也应在 ESG 报告中得到更充分体现 "。

在 ESG 相关报告中,少数卫星通信公司提到有关空间碎片等内容。如中科星图在产品介绍中,提及空间碎片的碰撞预警计算等。

施懿宸持与谢安相同的观点。

施懿宸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发射活动对外太空及地球大气环境存在多重影响,一方面,航天发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放和燃料成分可能破坏大气层;另一方面,除了残留碎片造成的空间污染问题之外,卫星发射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如火箭残骸、失效卫星等)同样需要重点关注。

此外,在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框架下,还需审视卫星的应用用途及其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esg 碳排放 卫星 a股 指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