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2025 年 8 月号,月刊
" 沉睡数千年,再醒惊天下 "。三星堆的青铜人面像自出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造型吸引了专业学者和普通民众的目光。三星堆的青铜人面到底像谁,这是许多人的疑问,以至于有人将之作为三星堆与天外来客相关的主要依据。最新一期《读书》期刊刊发文章,对三星堆青铜人面像的性质提出了新的解读。
作者在文中首先表明观点:人们费尽心思揣摩的人面像并非真实的人脸,只是覆盖在头像上的面具。三星堆所见面具形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较为常见的普通面具,另一类是造型更为夸张的纵目面具。纵目面具的基本形态与普通面具保持一致,但五官形态不同。最突出的特点是眼睛中部有柱状的凸起。学者通常认为,纵目面具代表三星堆信仰体系中 " 神 " 的形象,在祭祀礼仪中接受敬拜;其他普通面具则代表人间群体,是敬拜神灵的主体。文章写道,无论是 " 神 " 还是 " 人 " 的形象,均以面具的形式表现;三星堆先民塑造青铜人头像时奉行了写实的原则,因此面具的边界和结构十分清晰,梳理三星堆的各类面具,可以发现其表现出极强的佩戴属性。三星堆人头像上斜竖的巨眼,夸张的面部褶皱,平直的口部与下颌,显然是艺术化的造型,并非写实面目。三星堆先民对于佩戴 " 假面 " 的狂热,映射的当是某种未知的信仰追求。
如果说,面具之上的 " 假面 " 代表了三星堆先民信仰体系中的某种特定符号。随之带来的一个问题是:面具之下三星堆先民真实的面貌特征是怎样的?作者考察三星堆出土的扭头跪坐人像,视其为先民的真实人像:" 国字脸,脸部较宽,颧骨突出。剑眉,眉头紧蹙。杏仁眼,眼窝内凹,眼睑清晰可见,眼珠微凸。鼻梁高挺,鼻翼突出。双唇微抿,嘴较宽,嘴角向下微撇。下巴方正。" 除了青铜人头像外,三星堆还出土过少量的石质和陶质人像,并无佩戴面具,应是真实面孔。其功能也不一而足,有的石像似为低等级人群,与青铜人头像代表的身份差异极大。但不论如何,三星堆出土的这些写实人脸,显然是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面孔。基于此,围绕三星堆的诸多言论如天外来客、域外起源等,在三星堆的 " 真实的面孔 " 面前毫无立论根基。
郑文丰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