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赵晓晓
编辑丨关雎
图源丨小米官方微博
在非洲,街边各种手机广告牌里,多了一抹橙色。
这是小米橙。现在在非洲的肯尼亚、尼日利亚、南非和摩洛哥,都能看到这抹亮眼的橙色。
六年前,小米说要加大在非洲布局,调整核心团队、开线下店,活水资本创始人许乐家之前就说过," 核心打法之一就是用广告。" 但到最近两年小米才刚做出点成绩,挤进非洲手机排行榜前三。
最近一年,雷军又开始给小米的 " 非洲 " 话题造势。去年 9 月的第八届中非企业家大会上,雷军就提出 " 下一步会加大在非洲的投入 ",包括小米手机、小米生态,还有小米汽车。
今年 3 月,小米副总裁卢伟冰去摩洛哥考察,探访了两家经销商渠道的小米之家,并提到今年要在摩洛哥开两家直营的小米之家。发稿之际,摩洛哥第一家小米之家直营店已经开业,并且是非洲首家直营店。
更大的动作是在 " 人 " 上,8 月中旬,小米非洲团队进行了一轮大调整,任命了多位非洲市场高管,并把最新的组织结构图,重要岗位的负责人一并对外公开。
小米摆开了进攻的架势。
也不尽是好消息,小米在拉各斯的小米之家已经关闭,营业还不到一年,据说是当年雷军去尼日利亚考察,本地团队紧急赶工做出来的形象工程。这里现在已经成了 " 传音之家 "。
全球化是小米的目标,但 2025 年前六个月,小米海外营收陷入同比负增长。寻找新的海外增长点是小米面对的必选项,非洲可能带来希望中的增量。
先从 " 人 " 开始,摆开进攻架势
看一个地区或者业务在公司整个盘子的地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这个地区负责人的级别。
小米在 8 月中旬宣布的重大人事任命里,原区域业务负责人刘社全晋升为非洲地区部总经理,同时兼任西非战区负责人,统筹非洲业务全局,直接向国际销售部总经理林恩汇报。
此外,原东南亚市场骨干邹承宗调任东非战区负责人,邹承宗有实战经验,擅长市场开拓。具有零售渠道建设专长的黄进华出任肯尼亚国家经理,重点突破东非枢纽市场。原集团市场部高级经理吴春晖转任非洲市场部负责人,负责整合品牌传播与本地化营销。售后服务专家刘业齐则掌舵售后服务部,构建覆盖全非洲的服务网络体系。
这次调整也基本遵循小米 " 老将领军 + 专业细分 " 的配置特点,上述人员也都是小米集团的老人,在小米有多年的工作经验。调整里,邹承宗、黄进华、吴春晖、刘业齐均实行双线汇报机制,业务层面向刘社全汇报,专业线条保留与集团职能部门的直接沟通渠道。
有行业人士透露,小米在北非的几个重要国家,团队里都安排了中国人,在其他国家比如东非的乌干达、坦桑等是没有中国人的," 现在也在紧锣密鼓的招聘,准备在非洲开打了。"
摩洛哥直营店开业前,也就是在 7 月,小米先在摩洛哥成立了 XIAOMI Morocco 本地子公司。一个月后,小米在摩洛哥直营店开业,未来直营模式可能会成为小米在非洲市场的业渠道重心。
这需要更多的人。小米现在在非洲扩大招聘,包括店长在内,集团更倾向于招在手机行业有工作经验的本地人,最好是在传音、OPPO、vivo、荣耀等厂商有工作经历的人员。这会是小米在非洲接下来重点去突破的板块。
这不是小米非洲团队的第一次调整。2019 年年初,小米对外高调宣布成立非洲地区部,由副总裁汪凌鸣负责,向小米高级副总裁王翔汇报,但汪凌鸣仅在任 4 月,后因个人行为问题触犯法律后被辞退。
据公开资料,汪凌鸣也是行业里的老兵,于 2017 年 11 月加入小米,曾任小米公司副总裁,兼任销售与服务部总经理。在此之前,汪凌鸣还担任过话机世界集团董事、天语手机副总裁等职务。而王翔在今年 7 月底已经退休,不过仍以高级顾问的身份为公司贡献力量。
这次人事调整,又是小米在非洲的一次重大布局,上升为集团今年最核心的业务之一。口号重新喊出来,动作也要跟的上。
这次会怎么打
今年小米在非洲有三件事要做:重建渠道、占据手机市场一定份额、做好小米生态。
年初开始,卢伟冰就去了摩洛哥市场调研,走访视频里,卢伟冰说小米会在当地开两家直营店。目前第一家店已经开业,也是非洲的首家直营店。这是小米一次战略上的转变,意味着要摆脱过去第三方合作的销售模式,打算自己控制从进口到销售的全链条。
小米在当地有对手,且都很强大,这个市场里的第一是传音,占据 51% 的市场份额,断层领先多年。除此之外,小米还面临三星、OPPO、vivo 等手机品牌的竞争。不过,小米已经挤进了第三。
根据 Canalys 公布的今年二季度非洲智能手机市场数据,三星以 18% 的份额位列第二,小米第三,市场占比 14%。据 Canalys 分析,小米已经连续九个季度增长,二季度增幅达到 32%。
AIoT 是小米这次带到非洲的新任务,并计划在未来 3-5 年培养 1000 名 AIoT 业务的海外人才。在卢伟冰考察摩洛哥的小米之家店里,手机收入占比 60%,非手机收入占比 40%,而在非手机产品里,电视和滑板车最受欢迎。
在雷军的计划里,他还想趁势向非洲推出小米汽车与小米之家 " 人车家全生态 " 模式。他的原话是," 计划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与非洲企业深化合作。"
但在上述行业人士看来," 小米应该单刀直入,冲入对手核心区,拿下战役。这个单刀就是小米手机,而不是拼生态。" 例如,传音的收入结构中,手机业务占了近 92%。
早在 2015 年,小米就进入了非洲市场,当时小米的战略是用较低的价格、更好的售后保障,把一款配置还算不错的大屏智能手机引进市场。
在渠道上,小米选择与当地科技经销商 Mobile in Africa Group(以下简称 MIA)合作,负责小米手机的销售、营销和售后支持服务,当时主要售卖红米 2 和小米 4 两款手机机型。这是小米第一次进入非洲市场。
但没做出业绩。上述行业人士分析,当时中国手机发展正猛,小米忙着跟友商竞争国内市场份额,且小米当时刚进入印度市场一年,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做非洲," 那次只是试水。"
2019 年,小米专门成立了新部门,又大力调整团队,不少行业人士都确定 " 小米要在非洲发力了。"
那次小米采取 " 贴地战略 ",基本上只推子品牌的低价系列—— Redmi 数字系列和 A 系列。当年 7 月,小米在肯尼亚的首家小米之家开业,发力线下渠道。小米的几款手机也曾上线非洲电商平台 Jumia,通过电商渠道给品牌铺路。
据市场研究公司 Counterpoint 的数据,2019~2020 年间,小米在非洲的市场份额从 2% 提升至 4%,在缓慢提升。去年 9 月的中非企业家大会上,雷军透露小米已经在埃及、南非、尼日利亚、摩洛哥、肯尼亚等 16 个非洲国家开展业务。
" 下一步将加大在非洲大陆的投入。" 雷军在大会明确提到。
为什么是非洲
2015 年年底,刚上任一年半的负责国际业务的小米副总裁 Hugo Barra,在一次外媒的公开采访中 10 次提到非洲,并确定小米接下来会重点进攻非洲市场的计划。
Hugo Barra 当时分析的非洲市场机会在今天依旧适用。他认为,非洲的手机市场处于从功能机转向智能机的进程中,两极分化严重,要么是绝大多数人买不起的 " 奢侈品 ",要么是只能打电话。在这两极之间,小米还有巨大的机会。
当年小米进非洲时,传音的渗透率才只有百分之十几,又过五年超过 50%。非洲的市场红利依旧在,15 亿的人口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渗透,这其中的机会是超过 80% 的年轻人口结构和城市化的进程,能释放的消费需求很大。
Hugo Barra 的话,传音创始人竺兆江最近又说了一次。去年传音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竺兆江提到," 目前非洲仍处于‘功能机向智能机切换’的发展当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增长因素。"
性价比会是最大的竞争力。新出海研究者黄渊普分享过一个信息," 尼日利亚依然处在‘卖方市场’,只要有货都不愁卖;但当地平均工资低,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很高,低价商品更有市场。"
站在小米的角度,这是公司的战略。国内增速放缓,小米需要找到新的增量。今年二季度,从整体营收和毛利率来看,小米智能手机同比去年有所下跌,其中毛利下跌是因为境外市场竞争加剧。
" 从目前来看,全年全球手机市场大盘几乎不会有增长,或者说只会有微乎其微的增长,可能仅为零点几个百分点,这种增长幅度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卢伟冰在业绩会上说。
小米境外营收主要来自欧洲和印度,境外收入占比从 2020 年的 50%,掉到了 2025 年前六个月的 33%。竞争力还在,最新数据显示,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在 60 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
海豚社创始人李成东去年带队去非洲考察了两次,他在当地比较大的商场内看到了中国品牌,有小米、海尔、名创优品,他的感觉是,中国品牌在当地的存在感是非常强的。
但他也提到,非洲市场虽然有增量,但这里的每一个国家增量总数不大,一些大型企业如果要来非洲,要做好增长空间有限的思想准备。
今年,全球化上升为小米的大战略,按照规划,今年是小米新零售出海元年,2027 年小米汽车计划出海,雷军想在海外也打造一个小米生态。
从长期价值端来看,非洲可能会是全球最后一个大规模功能机向智能机转换的主要市场,也是小米要找的新增量市场。今年 3 月,卢伟冰提到未来 5 年海外将建 1 万家小米之家,随即去了摩洛哥考察市场。
这次再去非洲,小米也是下定了决心,比以往的动作都大。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editor@cyzone.cn。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